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势分析

时间:2022-10-18 05:44:54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势分析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2014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令人期待。从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新政火热出炉,到19个大城市“一城一策”应对择校;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呼之欲出,到以“管评办分离”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从坚持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平,改革新政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密集出台,深入实施。

当下教育领域最热的词无疑是“综合改革”。那么,怎样认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义,它的亮点是什么?回顾教育改革的历程,本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哪些任务与课题?

一、认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义

(一)改革是一切有意义的变化

改革是一切有意义的变化,是带来正能量的变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改掉“存在明确问题的、不合理的、落后的、严重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它具有历史性进步意义。

我们认为改革至少应包含三个要素,即决策的正当性、程序的预定性以及目标的可取性。对现行政策的任何改变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才可以被称为改革,因而也具备了道德和法治的正当性。

(二)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绘制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综合改革”。在《纲要》制定过程中,最初名称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一些教育部门的人认为,教育已经完成改革的启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比如增加经费、人力,加强课程。然而,时任国家总理同志却提出――教育改革才开头,教育有三个问题没解决好,投入不够,水平不高,改革不到位。最后《纲要》定名时加入“改革”,并把“改革”两个字放在“发展”前面。

可见,教育发展不能完全替代改革,做大蛋糕不等于分好蛋糕。教育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最大红利,以此调动相关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革已经启动,但是过去改革重在推动外延发展,扩大规模,强调普及。现在,深化改革旨在推动内涵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最初依靠规模发展可能有一定效果,但达到一定程度后规模发展的促进效果就变得微弱,就需要由外延向内涵发展变革。教育的内涵发展需要克服体制机制,需要改革结构,需要新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综合改革要充分激发创造力

教育改革深化需要攻坚克难,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困难。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经验不足,我们要不断探索,关键要通过改革激发创造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与动力。《大学》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不断革新。教育更需要创新。教育有两极性,既有传统性也有创新性。教育在两端之间要取得平衡,既要传播传统优秀的文化,又要创新面向未来的文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教育综合改革的诉求。

中国教育走的是一条发展中大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公平、质量、普及、提高、标准、个性,全都要顾及和反映。

所以,教育改革是继承,是发展,是创新。通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动力、调整利益、推动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升效益。改革解放生产关系,最后迸发出积极性、创造性。

二、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的教育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它是全面深化的教育改革,要求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一)教育改革的系统性

每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般都要经历五个学段,其间的教育还存在跨校、跨区、跨国流动。

五个学段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其中的教育衔接有:家教和幼教衔接,幼小衔接,小学和中学衔接,高中和大学衔接,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衔接。每一段都存在衔接问题,但是大家如果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意识,衔接就很容易出问题。

比如幼小衔接问题,在学前和小学阶段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小学通常说零起点,但幼儿园却长期存在小学化教学的问题。学前是游戏化教学,小学开始进入知识化教学和分科学习。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学低段要教的知识,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但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却停留在幼儿园时期。

又如,高中和大学衔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高考状元一般化”现象值得思考。高考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但是考出来的人才还存在“深加工”需要。这就源于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问题。高中学习很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应试的训练中去了,猜出题者的心思,题海战术练就正确、准确、精确。高考尖子生进入大学不适应,不适应从应试到研究性学习的转化。大学不只是学知识,还要搞研究。过去都是老师教,学习有标准答案;现在搞研究更多需要创造。比如我们研究“全国性教育满意度调查”,国内没有做过,国外只做过一个学校的调查,没有全国性的调查。怎么调查,设立哪些标准,采用什么方法,如何统计分析,这都需要创新。

到了继续教育阶段,很多在校学习优秀的人就不知如何自主学习了。信息社会给予每一个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越是发达的行业继续教育越重要。面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每个人都要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时间、内容。比如同样上网,有的人收获很大,收集到有效材料;有的人就只找到无用材料。

另外,除学段间衔接,还有学科间衔接、学校间衔接、地区间衔接、国家间衔接。

现代人的培养是复合的,在长达20多年的系统教育中,可以说,成就一个人哪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成长。所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有一种系统思维。

(二)教育改革的整体性

我国教育的管理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五级政府分担的结构。各级政府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哪级政府不给力,教育都会出现问题。但是五级政府教育的责任存在交叉。中央全面统筹规划,现在还有省级统筹,但是这也不足应对各地教育改革的复杂性。

中国有约68万个行政村,一些省的人口近亿,也有不少上千万人口的大县,这么庞大的教育,仅依靠中央、省级、县级三级管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况且各级政府还存在职责不分明的情况。就以进教师为例,通常采用的是“国标、省考、县管、校用”。也就是说,一所学校进一名教师,标准是国家定的,省里面进行考试考察,县里统一人事管理。县管还不一定是教育部门,通常是县政府管理,而怎么用其实是落实在学校中的事。这样的管理方式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有哪些好处,又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面临的就是一个一个这样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当然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但无论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整体考虑,肯定是处理不好的。

所以改革必须要整体推进,必须发挥五级政府的作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改革教育管理缺位、职责不清的现状。

(三)教育改革的协同性

教育事业需要多部门协作,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

粗略计算,与教育相关的部门有40多个。推进一项教育改革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助才能实现,这其中就体现教育改革的协同性。

举个事例。2010年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家领导人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就包括除教育部外的19个成员单位。每年开会协调教育要解决的重大事件,都需要国家领导出面,各部委领导共同讨论来协商。

再举一个事例。与教育最密切相关的部门是财政部,教育离不开钱。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教育改革是财政部在改革,财政部兼会计、出纳、总管。”过去教育很多是专项拨款。中国这么大,中央财政无法知道各个地方具体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尴尬:比如学校现急需师资培训的经费,但中央的专项拨款却是校安工程。要还是不要?要了,又怎么用?《纲要》明确规定到2012年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现在一些地方教育经费支出已达到4%,地方就可以对教育经费的支出协商后在4%这个盘子里来分配,避免了上面的尴尬。

教育和各个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和各个行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协同无法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三、回顾教育改革的历程

从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启动教育改革算起,至今已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每次教育工作会都可以看做那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集中反映了那个阶段的改革历程。每次改革都有关键词、关键文件。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在1985年召开,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大会有两个关键词,即简政放权、结构改革。

简政放权就是把中央权力下放地方,建立国务院领导下的地方分级负责制,调动了地方参与办教育的积极性。

谈及结构改革,我想举下面的例子。当时普通学校占全国学校总数的80%多,职业学校很少。当时有一个怪现象:农村高中生考不上大学,就是干活不如老子,理财不如嫂子。所以当时普职教育的结构均衡化就成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在调研了十多个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后,改革提出了按普职11增设职业学校数量的决定。

1994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本阶段改革关键词是办学自、吸纳社会力量。

办学自,即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吸纳社会力量,即吸收民间的力量办学。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调动社会力量,开放社会资源成为社会当时的风向。公办学校也进行改革,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是这次改革的亮点。

1999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阶段改革的关键词是校内改革和课程改革。

搞素质教育,不光是社会的事,教育内部的事,还是要学校动起来才能有效果的事,所以倡导校内改革。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0年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会议要求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本阶段改革关键词是综合改革和质量提升。

四、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上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也提及综合,但那是小综合。农村做农村的改革,城市做城市的改革。农村着重于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城市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快车道。十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深化以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研究,改革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点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热点是课程教学。

《决定》通过三段700多字的篇幅,系统阐释了今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政策导向是瞄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朝着“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的目标前进。其深层次战略意图,应是正确划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公共教育服务三者属性,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从管理和办学体制,到学校教育教学环节,进一步激发各方面参与教育改革积极性,让孩子拥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学习发展的机会,让亿万家庭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进实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现在的教育综合改革是一种大综合,它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打通了区域和部门的界限。要准确把握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特性;一是教育事业的全局性要求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二是教育事业的复杂性反映教育改革的协同性;三是教育工作的艰巨性折射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四是教育成效的长期性反映教育改革的系统性;五是教育发展的先导性要求教育改革的前瞻性;六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反映教育改革的周期性;七是教育发展的多变性要求教育改革的创新性;八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教育改革的风险性。

那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哪些课题与任务。本文进行了以下梳理:

1.立德树人(进行学生品德素养调查,素质教育调查);2.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体质监测、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美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心理健康研究);3.促进教育公平(比如中国教科院正在探索教育公平整体方案设计);4.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情调查、课业负担调查监测、学困生调查与干预);5.考试评价(师生考试反映调查、学业成就调查、学生综合评价);6.管办评分离(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教育决策模拟系统、教育满意度测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信息公开);7.职业教育体系建设;8.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分互认制度建设;9.高校分类评估(高校绩效评估);10.研究生教育;11.信息化缩小教育差距(教育信息化普及状况调查);12.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竞争力、未来学校(教室)实验)。

2014年教育工作重点是:把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调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抓改革,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转职能,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

五、结语

正确理解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势,需要教育人具有以下意识:

教育改革的正确性: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改起,从影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改起、从凝聚最大共识的地方改起。教育改革的准确性:改革要切中要害,牵一发而动全局。要害就是考试评价。从考试评价改革倒逼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教育改革的有序性: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分清轻重缓急。教育改革的协调性:人财物事都要和改革相配合。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且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进而使每个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本文系作者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所作报告整理而成,经作者审定

上一篇:仁者·智者·勇者:我心中的优秀教师 下一篇:点亮心烛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