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德课堂教学“被参与”现象的思考

时间:2022-10-18 03:19:17

对品德课堂教学“被参与”现象的思考

时下,“被”现象走红网络,“被小康”、“被自愿”、“被慈善”、“被开心”、“被富裕”等术语如雨后春笋,在网络时空中应运而生。种种“被现象”折射出了公众的无奈和调侃。反观当前的品德课堂,学生“被参与”现象也屡见不鲜。许多课堂表面热闹非凡,而真正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课堂却寥若星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惜滥用各种课程资源的结果。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只要其有点新颖,有些趣味,就会被不分时间、场域地“拿来”就用,更不管其是否切合教学目标。如此这般的滥用课堂资源,反而会弄巧成拙,让学生的参与变成了“被参与”,“以生为本”的理念实难体现。

“被参与”现象透视之一:

课程资源时间上的距离感

[案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酗酒吗?

生:就是喝醉酒了。

生:我在课前查了一下资料,酗酒是一个人过度使用酒精而无法自我节制,导致认知上、行为上、身体上、社会功能或人际关系上的障碍或损伤。

师:这样无节制的喝酒有好处吗?

生:没有好处,对身体不好。

生:酒后驾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

(师播放课件: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所生四子,都无半点诗才。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56岁即逝世。因他酷爱饮酒,他的5个儿子均愚昧无能。)

师:看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酗酒对自己的身体太不好了。

生:是的,酒喝得太多以后就生不了聪明的孩子了。(众笑!)

……

[分析]

本教学案例表面上看似达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了酗酒有很多危害,且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特别是教师举例大诗人李白与陶渊明的故事,使学生明白酗酒有害于身体的道理。

然而,李白与陶渊明的故事这一课程资源的实效性问题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李白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而陶渊明是更早的南朝诗人,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人人皆知。在他们心中,李白与陶渊明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毕竟他们离我们的时代已太遥远了,或许在学生的心目中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尽管这些所谓的史实也让学生有一定的感触,也确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不过,看看案例中学生的回答,不免让人产生一种为了应付老师的感觉。这种参与的状态只能说是一种“被参与”的状态。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找到一个离学生的生活更近的事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来感受酗酒的危害呢?关注一下近期由于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国家出台政策严查酒后驾车的社会现实。当前,这一严查行动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搞得轰轰烈烈,全民响应,深入人心,我们的孩子也必然深有体会。那么,此课何不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谈谈对此的所见所闻所感,了解酒后驾车的危害,了解酗酒的危害呢?这或许会比教师凭空讲述李白与陶渊明的故事要生动和深刻得多,而且学生对于这一社会现实存在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将会大大增强。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尽可能利用离学生时间距离最近的现实资源去吸引学生,给学生以最深刻、最真切的感受,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大化。

“被参与现象透视之二:

课程资源空间上的距离感

[案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的教学片断:

师: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人们都争着做这些职业。可以说,这些职业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的生活绝离不开这些职业,我们应该尊敬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但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离开那些没有被你们选择的那些职业了。

……

师:一起看看,2007年11月法国铁路工人大罢工后的景象。课件1――你看到了什么?这里面可能会有哪些职业的人?铁路工人罢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生:……

师:我们还离不开哪些职业的人?

生:……

师:我们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分析]

案例中,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场面通过课件出示,场面极为震撼,数百万民众滞留火车站,由此导致全国公路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全班学生纷纷表示,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铁路工人。然后,当教师问及我们还离不开哪些职业的时候,学生们便道出了许多,如演员、节目主持人、法官等等。

课堂上热热闹闹,看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似乎课堂达成了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若再冷静分析以上案例便会发现,学生的参与只不过是一种假参与,是一种“被参与”。因为法国铁路工人大罢工离学生的实际太远了,这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眼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故事罢了。这种和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的故事如何能激起学生的同感?教师“兜圈子”,学生揣摩老师意图,投其所好“钻圈子”。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被削弱,回答问题就被当成了应付老师、帮助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善意之举。这样的品德课堂其意义与价值究竟何在?说得严重些,这简直是一种“不道德的道德教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教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了班级中每一个儿童的具体实际,并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才更能受到学生欢迎,才更能发挥教学实效性。

“被参与”现象透视之三:

课程资源指向性不明

[案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上虞,包括我们学校、我们班在内,也许有很多同学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来到我们身边读书,人们称他们为农民工子女,让我们听听农民工子女的心里话。(课件出示春节联欢晚会上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心里话》)

师:欣赏了他们的诗朗诵,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感觉农民工子女真苦,读书连像样的课桌椅都没有。

生:我感觉他们的精神很可贵,虽然穷但都很坚强、很乐观。

生:他们还很孝顺,因为他们说他们爱他们的爸爸和妈妈。

……

[分析]

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心里话》确实很感人,看得学生热泪盈眶,学生们感动了,而老师内心窃喜,似乎认为学生感动的泪水已经证明了本课的成功。可真的是这样吗?阅读教学参考书,了解到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尊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尊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感受他们工作的艰辛与幸福。

诗朗诵《心里话》看似和普通劳动者有关系,不过却在悄然之中把话题的焦点由普通劳动者引向了他们的子女,从前半节课对普通劳动者的了解到此时关于农民工子女的资料出示,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话题跳跃之大,也不免让学生的学习有一种被动感。这种学习,依然只是被老师 “牵着鼻子”而进行的被动学习,这种参与也充其量只是一种“被参与”。

教学目标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点。开发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的根本旨趣就在于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选的教学资源应该是紧扣教学目标的,而不能为追求形式而过分求新、求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第10条指出:“教学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少一些“被参与”,多一些“我要参与”、“我在生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R].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9.

[2]严立飞.对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性思考[J].小学德育,2008(5).

(作者单位:上虞市小越镇小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策略 下一篇:利用绘本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