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适应历史课改需要

时间:2022-10-18 03:10:22

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适应历史课改需要

分析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至关重要。高中历史分析思维方法,就是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考试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一目中指出,历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更新观念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的前提

课程改革前,不少教师与学生基本形成了一个“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只有数理化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历史不需要动脑筋。一部分教师把历史当做“副课”,不认真备课教学,同时教师的这些作法也使不少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多学生将历史视为休息、听故事的课堂,降低了历史课能力培养的功能。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是教师要更新观念,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

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在高一开学的时候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着重强调历史课的能力功能,特别是要和其他学科作一比较,让学生懂得:“读史使人明智”,使学生知道历史学科有它自身的价值,能培养个人思考能力。另外,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陋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提问、多讨论、多启发,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马列主义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的钥匙

历史教学涉及的知识纷繁复杂、浩如烟海,学生在学习中要驾驭好历史知识就必须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思维的理论依据,指导历史学习。把原理与历史分析相结合,不仅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正确的方向,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有内外因相结合、矛盾分析法、现象与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等。这些原理是驾驭历史知识的法宝,常常被用于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在讲授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件。教材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的表述共同点是:“各国的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但却都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就必须扫除发展的障碍,旧势力,建立新制度。所以必然爆发革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简单读一下教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会真正明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如果教师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与教材结合起来分析,指出任何革命和改革的爆发都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导致,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就必然要对其进行调整或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就必然会爆发革命或改革。通过这种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其他国家的改革与革命的方法,就能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马克思主义原理不仅可以分析历史现象,而且可以运用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教师要让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如课堂教学中,对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的评价就很复杂。一方面,李鸿章确实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另一方面,不应忽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李鸿章作为清政府全面战败签订协议的代表,身处满清政府衰败弱小与帝国列强枪炮威胁的夹缝里,他个人没有能力改变国家战败受辱的地位。实际上,李鸿章毕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帮助中国建立了第一批民族工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的功过,就能站在较为公正的角度,得出合理、客观的答案。

三、角色扮演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书本场景,再现历史场景,体验历史生活,对于活化历史课堂,锻炼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都有成效。如在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中,教材介绍了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后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等史实。在这节知识教学结束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一名商人,你会选择在什么地点开创什么样的事业?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在创业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以此为基本线索,写一篇短文。不难看出,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必须把自己置身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必须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到的历史知识,同时查找相关资料,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学会利用史料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的历史高考题大都大量引用材料,以便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能力。这种培养不应仅仅体现在对试卷的解读和分析上,更应贯彻于平时的教学中。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正文部分外,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新栏目,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还配有图片、地图、示意图及其说明,增强了历史对象的直观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材料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一些作法。

材料:《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教师是这样分析的,“市”的发展一目中讲到唐朝时说了两个方面:唐朝的商品经济发达体现在“草市”与“夜市”的繁荣;虽然市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但是依然非常严格。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表明当时五品以上的官员大量入市,皇帝为什么要禁止官员入市呢?经过笔者的提示,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很快得出了结论:官员入市说明当时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经商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所以政府官员都想依仗手中的权力从事商业获利。皇帝禁止五品以上官员入市,说明唐太宗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很严。接着,笔者对此进一步阐释:这段材料实际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个问题,管理者应该正确把握权和钱的关系,对某些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为了避免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必须采取必要的限制手段,强制规定他们不能通过权力赚取个人利益。否则,不仅人民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政府的威信也会严重受挫。通过笔者的深入讲解,许多学生对现实中部分官员腐败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明白了国家为何长期强调“廉政建设”。

总之,分析能力是历史思维活动的开端,是进入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和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四十中学

上一篇:构建生态校园 关注生命成长 下一篇:有效教学应是每位教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