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校园 关注生命成长

时间:2022-09-25 03:05:56

构建生态校园 关注生命成长

生态校园(本文指中小学生态校园)即“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在校园特定环境中以生命成长为中心。对生命的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特定的环境系统。其具体指生态环境、生态课堂、生态管理、生态德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适合学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笔者承担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策略研究》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中就生态校园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为什么要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首先,构建生态校园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建设生态校园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的具体实践。

其次,构建生态校园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尽管以关注人的发展为灵魂的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教育领域却仍存在着“重应试、轻素质”的功利化现象。生态教育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相处,倡导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事物之间良性循环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新课改的具体行动。

最后,构建生态校园是区域教育现状的现实需求。复兴区位于邯郸市主城区西部的城乡结合部,由于历史原因,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受社会及教师惯性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依然根深蒂固。如何提升区内学校的办学水平,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纠正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生态校园构建策略研究的重要内容。

构建生态校园的基本理念是,学校作为生态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到生态社会系统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生态社会系统,只有构建生态校园,学校才能融入生态社会系统。生态校园环境是生态人才成长的土壤,师生既是生态校园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校园的受益者。

二、构建生态文明校园的策略

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的具体要求是: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态管理、生态环境、生态课堂和生态德育四个方面人手,建立师生共享、和谐相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现代教育新生活。

首先,生态环境是生态校园构建的基础。优美的的校园环境对师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广大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生态环境,又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区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生态环境构建方面经历了“三化一上墙”、教育功能园与节能环保设施建设、特色人文环境构建的几个阶段。“三化一上墙”(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学生作品上墙),旨在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初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教育功能园,强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利用校园的某个角落,在建设优美景观的同时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气息,使师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与感染。这标志着校园文化开始向内涵方向发展,体现了由外在向内涵的推进。接着,提出“社团”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路。我区共组建4大类38种近300个社团,并且每年开展优秀社团和精品社团的评比,学生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构建,我区每一所实验学校都提炼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核心文化和思想,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文生态环境。

其次,生态管理是生态校园的保障。生态管理是根据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我区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实施教研员和教师同备课、同上课的教研机制。该机制提高了教研管理的效益,拉近了教研员和师生的距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了动态管理、和谐管理、高效管理的目的。我区各实验学校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系。如百花小学的“三级交叉式扁平化管理”。即校长、副校长为决策层,下设教学督导组和教育督导组。教学督导组下设学科主任,负责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备课、听评课等工作;教育督导组下设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组教师上课、常规管理等工作:课堂效益“验评小组”对教师课堂的评价以其达到的“满意度”为主要标准,每天晨会反馈,及时解决课堂问题。这样的管理机制让每一个人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把制度约束变成自觉的行动。

我区各实验学校都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同时,各学校还创新各种评优、评先方法,如先锋学校开展“双十佳评先”。即班级、学生各十个荣誉名称,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优点、特长参加以上评先活动。特殊情况还可以自已命名荣誉名称,最后经学校审批,期末进行表彰。这些评价都坚持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

生态管理具有人本性、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形成了一种人人想干事业、个个争做贡献、处处团结和谐、事事心情愉快的良好育人环境,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生态课堂是生态校园的核心。生态课堂是以生为本、和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它追求自然、活跃、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充满智慧地教和学生自主探究地学,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生态课堂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模式,解放了教师的手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课堂气氛。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这一年更爱说话了,回家说课堂上的事情,说自己在学校表现的事情多了。”这正是生态课堂的效果。

最后,生态德育是生态校园的灵魂。生态德育倡导“德育来源于生活,德育为了生活”的思想,以生活化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有效地开展系列生活化德育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为了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寻找德育的突破口,我区开展了“阳光大课间”活动。“阳光大课间”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要求而开展的,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三十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努力构建“体育与艺术相结合,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阳光体育大课间生态教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的体魄,也陶冶了师生的性情,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师生的品格,锤炼了师生的意志,激扬起生命成长的活力与激情,让生命在生态的教育环境中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另外,各学校的特色德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交流途径,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如岭南路小学的“美德银行”,将美德作为储蓄资本,将品德教育化无形为有形,使学生看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感受成长的快乐。人民小学的“跳蚤市场”以“分享你的快乐,献出我的爱心”为口号,本着“您的多余,我的需要”的理念,使学生在模拟市场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以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幸福。前进小学的“红领巾电视台”,主编、主播、主导均由学生担任,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搭建了平台。一系列贴近生活的生态德育活动在各实验学校蔚然成风,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成为生态校园的灵魂。

两年来,我们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生态校园进行了探索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各实验学校得到长足的发展。

构建生态校园是生态社会系统对校园子系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对建设生态社会积极作用的体现。随着生态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如何在教育领域,在中小学内构建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育人系统,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将继续对生态校园的标准以及构建生态校园的策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上一篇:关于韩国高中开设国际文凭课程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适应历史课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