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品导向,赛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17 10:39:06

高职院校“产品导向,赛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能竞赛为载体,以《电子技能竞赛》课程为平台,落实职业综合技能为目的,根据技能竞赛操作规范,结合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联系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认真探索,目前的教学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接近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能推进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品导向 赛教结合 技能竞赛 应用电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06-03

一、引言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基层,为企业提供实用性人才,高职的学生必须懂得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我们课程需要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组织安排教学,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最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1]

目前电子专业每门专业课程都是以项目为导向开展教学的,但这些项目都只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孤立,学生不能综合各个课程的知识。实际生产过程是一个知识点高度复合的过程,每个产品的生产都涉及多个课程。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开设一门较为综合的课程让学生体验到实际产品的开发流程,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在电子行业工作中,学生需要有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目前电子专业课堂教学多以验证性的项目为主,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难以完成电子行业所需几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提出新的教学方式来弥补目前教学的缺失。

技能大赛是教学的方向标,它技术含量高,技能要求复合度也高,突出了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要求。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具有高技能、新技术的特点。赛题内容既符合国家最新职业技能标准,又贴近生产实际;既涵盖新知识、新工艺等关键环节,又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2]

我们可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相结合,把多年竞赛的赛题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做到知识点的融合,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让课程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使“教学改革—技术应用与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双丰收的效果。

二、开展“产品导向,赛教结合”模式教学的意义

所谓“产品导向,赛教结合”教学模式,即将学校教学环节、技能竞赛的评价环节和生产岗位的具体需求有效对接,根据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合理设置教学体系,将与生产岗位联系紧密的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成对应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并针对这些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使岗位需求、技能竞赛与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实现“产品导向,赛教结合”。在“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与竞赛、岗位是融合统一的,技能竞赛不仅仅是一次竞赛,而应该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学成果的检验方式、教学活动的延伸。将以产品导向的技能竞赛项目融入教学环节,使之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辅相成,能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应用电子专业特点。应用电子专业坚持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以培养电子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恰好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无疑与应用电子专业的特点是相符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最主要是能够结合大赛的参赛要求和经验,做到及时完善教学计划,制定出具有发展前瞻性、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4]通过“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一)“产品导向,赛教结合”可拓展实践教学平台

技能竞赛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整合各类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构建以市场、岗位、产品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关注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竞赛。参与技能竞赛,在很大程度上能丰富、扩展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课题的形式,把实践引入课堂,培养实践性的教学氛围,提供开放的教学模式。“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创意、设计、制作工艺等多门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使高职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产品向导,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

建立“产品向导,赛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层面上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学思想。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可更好地选取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有效地提高院校的竞赛成绩。现在电子专业主流的技能竞赛以设计为主,赛题往往来自国内相关企业的实际产品,能够反映真实环境下企业的商业需求,属于“实战型”赛事。学生围绕这样的商业需求去完成整个产品过程,比课堂上虚拟项目实践目标更为有效,参赛过程也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通过参赛,学生也能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是在课堂上虚拟的项目无法实现的。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加上学校与教师的动员引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调动学生参赛学习的积极性,并最终取得良好的赛教结合的教学效果。

(三)“产品向导,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院校专业水平建设及影响力

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技能竞赛,能极大地提升参赛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水平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学生广泛地参与专业技能竞赛,可以获得与省内、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同台竞技的机会,也能获得向业内工程师学习的机会。技能竞赛的良性竞争积累,能极大地、有效地提升参赛学生群体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能让参赛院校的实践教学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进而推动参赛院校专业建设水平,迅速提高院校的专业发展。[5]

三、开展“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途径

(一)对学生状况和岗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

通过对目前电子专业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对学生目前的基础做充分调查,对行业内部产品流程做充分调研,对历年的竞赛赛题进行研究,首先选取提高学生兴趣的小制作2个,然后选取合适学生制作的赛题作为本课程的必做项目。另列举多个简化后的赛题供学生选一个制作,这些赛题均有多种解决方案。每个赛题将涉及《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综合性较高。

(二)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整个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遵守行业操作流程及规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具体设计方案

课程的设计方案可用图1来进行说明。

图 1 课程设计方案

我们的课程内容按照企业中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安排,首先讲授仪器仪表的使用,让学生学习操作规范。然后指导学生做2个小制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让学生挑选简化后的赛题并开题,促使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和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应用,培养调试能力。这些题目均给学生留有发挥余地,学生可以在基础要求上增加自己的特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最后每组学生都要做一个总结报告并制作PPT进行答辩,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该课程结束后,优秀的学生可参加相关技能竞赛,普通学生可继续到企业当中学习。

考虑到其他课程的进度,我们的课程开设在大一的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题目既可以用基础电路制作也可以用高级电路制作,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能力需要,并有适当提高,让学生用“跳跳就摸着”的指导思想制作,充分给学生创新机会。

(四)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

每个题目按照难度均有一个基础分,小组完成即可得到基础分,再根据小组创新程度,给定一个创新成绩。每个小组内部对每个人有一个自评分,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有一个平时成绩,最终答辩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定一个成绩,这些成绩综合即为每个学生的期末成绩。

四、开展“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初步成效

(一)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构建了“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三段式”模式的教学安排,即将大学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阶段。虽然“三段式”教学安排能够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由于脱离实际生产过程,不能直接反映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学生最终不能将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效的关联。“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行业岗位技能需求构建“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已经将技能竞赛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项目、实际产品和专业技能要求,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可以参与技能竞赛,竞赛的内容都符合这个学年的教学内容,且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认同度或者行业认同度比较高的技能竞赛。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技能竞赛的模式和要求,并将经典的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和赛题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穿插到专业教学课题中,做到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的目的,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改革完美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三)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

“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突破实践课程为理论课程服务的传统模式,增加开放式课外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将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变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室,打破了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教、训、学、赛为一体的实训室。学校已经加大对实训室的投入,构建了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调整了先期的实训条件建设思路,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的真实项目与仿真项目相结合,建设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中心。在实训室管理上,延长实训室的开放时间,使学生除了在上课期间可以使用外,课余时间也可以按需使用,做到随到随练。同时,学校也加强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完成了“把企业引入校园,把课堂搬到一线”的统一,通过更加真实的企业环境,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岗位锻炼机会,并且引入企业技能和生产管理文化,长期组织企业员工与职业院校师生同台竞赛,实现学校的技能教学与企业实际技能水平的有效对接。

(四)加强了师资建设和校企合作

教师是课程的灵魂,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是达到教学实施良好效果的根本保障。“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掌握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与实践能力,积极关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和电子行业的前沿动态,不断深入行业企业,注重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对教材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岗位需求和目前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打破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实践性和专业性,以具体产品为导向重新安排教材的结构和教学内容。

(五)建立健全了技能竞赛实施机制

技能竞赛主要依靠积累,学校需要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对技能竞赛需加以规范化,最终形成普遍性和经常性的竞赛制度,激励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相应的技能竞赛。

五、结语

我校从2010年起在电子和自动化专业开设了《电子技能竞赛》课程。在电子和自动化2010级、2011级、2012级做了试点,培养目标主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课程的内容涉及经典的竞赛项目,课程最后给出一个设计音频功放的开放性课题让学生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学生都能完成开放课题的制作。学生的这些能力也反映到其他课堂上面,其他教师也表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实施该教学模式以来,我校已取得了省三等奖10项,省二等奖4项,省一等奖1项的优秀成绩,教学效果良好。

[ 参 考 文 献 ]

[1] 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2] 马传琦.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 黄亚静,孟泽云.“赛教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J].职业与教育,2012(32).

[4] 贾萍.“以赛促学 以学促赛 赛教结合”——电子通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电脑与电信,2012(6).

[5] 高海军.以“时报金犊奖”为例,浅谈艺术设计专业赛教结合的意义和方式[J]艺术设计研究,2012(s1).

上一篇:独立学院中基于项目驱动的手机游戏课程教学改... 下一篇:对《医用化学导学案》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