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论贵在“大气”

时间:2022-10-17 09:53:29

国际评论贵在“大气”

国际评论不能为写而写,率性而写,应是着眼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服务外交工作大局。为写而写,是一个职业要求;率性而写,则很难把写作与国家和民族利益联系起来。

国际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国家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从政治的角度观察问题,用政治的眼光分析问题,是国际评论的要义。国际政治的特殊性也在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国家和国家的关系,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历史的恩怨和现实的纠葛,扭结在一起;民族、宗教、政治、经济等等问题,缠绕在一起。对手需要对话,朋友难免有分歧,合作常常有摩擦。今天的国际政治远比古代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等等政治谋略微妙得多。一个国际评论作者对于国际形势发展趋势要有深刻的了解,对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要有敏锐的观察,对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要有较全面的认识,这样他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才会高出一筹。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向纵深推进,各国的经济和科技竞争更为激烈。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怎样确立自己的位置,实现国家振兴,始终是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而评论者的抨击、同情和声援,往往有着鲜明中国立场和文明进步的指向。对外国读者来说,是解读中国对外政策的一把钥匙;对国内读者来说,是了解国际风云变幻的一个窗口;对于外交工作者来说,是可资参酌的一种重要的意见。

国际评论写作者要对写作对象或事件有较为充分的把握,对某个国际问题、某个事件或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的情况比较清楚,最好是“了然于胸”。换句话说,国际评论“涉及基本事实的了解和把握”。评论是一种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评论家对任何事情都有发言权。影评家至少要常看电影,书评家至少要常遛书店,球评家至少是个准球迷,股评家起码应有过操盘的经历。否则,就可能无知妄言,甚至会犯常识性错误。

研究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研究成果的体现。对报纸来说,学究式的研究过于艰深,读者没兴趣;没有多少研究乱说,不得要领。由浅入深,已属不易;深入浅出,尤为困难。好的国际评论既为国际政治这一学科增添了不少新鲜材料,更使国际政治走近了大众。

一个中国人,要深入了解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极其困难。有历史文化的隔膜、民族心理的差异、语言文字的障碍等,而要克服这些隔膜、差异和障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和思考。好的国际评论作者既要有专家的缜密和深邃,又要有记者的敏感和快捷,然而,这样的国际评论家实在是凤毛麟角。

地球正在变小。大型喷气飞机使环球旅行“坐地日行八万里”,手持电话使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障碍通话变为现实,而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更使得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对话,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相关度和依存度前所未有地加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自外于世界。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中国也更加关注世界,中国需要知道世界的信息,世界也需要倾听中国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报道应该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我们的媒体也应该造就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国际评论专家。

(作者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上一篇:“鉴宝”的成功之道 下一篇:区域全覆盖与平面媒体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