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8:29:31

国际商务的论文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1篇

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手段。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应从培养研究或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通过补充校内实践、拓宽校外实习、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加强社会实践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加入WTO后,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面对目前国际贸易保护新形式,我国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党的十后,中央支持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使我国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猛增。我国现有65所高校招收国际商务本科,但作为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的一个新专业,其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很薄弱。笔者对目前部分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相关措施。

1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L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国际商务本科学生,但其“认知实践”和“课程综合实践”基本上就是带学生参观一、二家并没有涉外业务的企业,再由学生自己从网上找点资料,写一份实践报告就算结束了,这与理论教学之间有脱节现象。

1.2 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落后

大部分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没有单独的实验室,专业实践软件也是使用传统的“国际贸易操作实务”,对于在国际商务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国际商法、商务函电、跨国公司管理等相关的软件基本上都没有。例如,L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了脱产的半个月时间,而该校实验室负责人说,学生被实践指导老师“关”在实验室,要求学生每天签到,但是在实验里根本没有国际商务软件。

1.3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甚少

对于新成立的国际商务专业,在很多校领导心中还没有概念。部分本科院校对此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并不重视,根本没有深入社会,没有和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全是闭门造车。

1.4 缺少专业实践技能比赛,学生学习专业激情偏低

笔者调研的几所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在四年本科培养中几乎都没有进行任何专业知识竞赛。现在的本科生培养应该定位在普通劳动者,而很多院校还是重理论轻实践,甚至认为进行专业技能比武活动只适合于针对专科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1.5 毕业论文的质量偏低

由于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没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因此,毕业论文的内容大部分是从网上抄的,论文质量比较差。

2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措施

2.1 加大校内实践投入,建立国际商务专业专用实验室

让学生在结束相关理论课程时,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新专业,相关学校应该投入大量的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来强化校内实践环境。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IT技术,提供较真实的场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完成相关业务,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真实感受,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校内实践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研发或购买相关模拟软件,让每个参与实验室国际商务活动模拟实践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学生通过模拟实践中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关系,从而熟悉国际商务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等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2.2 突出角色模拟和综合能力训练

国际商务活动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分组和详细分工的安排,要求其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各司其职,使其能够较专业地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角色模拟中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判断需要谈判的价格、付款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2.3 定期举行国际商务技能比赛激励学生

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技能的比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每年举行一次商务谈判比赛,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举办商务谈判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2.4 扩大社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等校外基地

学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应该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尽可能建设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职工培育,充实企业人才队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校企双赢。在扩大社会联系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型国际商品交易会,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外贸企业,要求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人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 加强论文指导,提升毕业质量

毕业论文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四年本科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其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商务基本知识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严把开题关。安排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有可能的实习单位进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前撰写开题报告。二是严把写作关。开题后,要防止学生将论文束之高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说明写作的进度和征收指导老师意见。三是严把答辩关。由学生自己运用口头陈述和PP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报告。对答辩老师提出的论文问题,应该重写的部分就必须重写。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论文评价体系,让论文答辩不再流于形式。对于优秀论文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鼓励学生将其公开发表。同时,对于论文写作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重写和第二次答辩,真正提高毕业质量。

2.6 改革实践形式,重视社会实践

一提到实践,很多人只想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实训。其实,社会实践对提高各类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在帮助的。社会实践应该纳入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四年教育教学方案体系,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还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在国际商务养育方案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给予学生压力。在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安排在学生的暑期。具体步骤:首先,由学生通过组建团队提出申请,说明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方案等内容,报请学校审核。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可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实践课题,也可以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是一些意志训练的课题。例如,2012年湖南某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两个学生骑单车从长沙出发到拉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突发事件,他们最后战胜一切,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开学后,要求学生提高社会实践报告,并对其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对于实践成果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甚至也鼓励其发表。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发展初期,更需要学校在管理体制和财力方面大力支持。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9).

[2]李龙,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11(24).

[3]林涛,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启示,出国与就业,2009(12).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2篇

让学生在结束相关理论课程时,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新专业,相关学校应该投入大量的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来强化校内实践环境。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IT技术,提供较真实的场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完成相关业务,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真实感受,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校内实践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研发或购买相关模拟软件,让每个参与实验室国际商务活动模拟实践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

学生通过模拟实践中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关系,从而熟悉国际商务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等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二、突出角色模拟和综合能力训练

国际商务活动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分组和详细分工的安排,要求其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各司其职,使其能够较专业地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角色模拟中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判断需要谈判的价格、付款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定期举行国际商务技能比赛激励学生

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技能的比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每年举行一次商务谈判比赛,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举办商务谈判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四、扩大社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等校外基地

学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应该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尽可能建设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职工培育,充实企业人才队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校企双赢。在扩大社会联系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型国际商品交易会,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外贸企业,要求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人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论文指导,提升毕业质量

毕业论文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四年本科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其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商务基本知识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严把开题关。安排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有可能的实习单位进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前撰写开题报告。

二是严把写作关。开题后,要防止学生将论文束之高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说明写作的进度和征收指导老师意见。

三是严把答辩关。由学生自己运用口头陈述和PP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报告。对答辩老师提出的论文问题,应该重写的部分就必须重写。

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论文评价体系,让论文答辩不再流于形式。对于优秀论文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鼓励学生将其公开发表。同时,对于论文写作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重写和第二次答辩,真正提高毕业质量。

六、改革实践形式,重视社会实践

一提到实践,很多人只想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实训。其实,社会实践对提高各类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在帮助的。社会实践应该纳入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四年教育教学方案体系,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还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在国际商务养育方案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给予学生压力。在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安排在学生的暑期。

具体步骤:首先,由学生通过组建团队提出申请,说明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方案等内容,报请学校审核。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可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实践课题,也可以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是一些意志训练的课题。例如,2012年湖南某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两个学生骑单车从长沙出发到拉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突发事件,他们最后战胜一切,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开学后,要求学生提高社会实践报告,并对其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对于实践成果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甚至也鼓励其发表。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与其他硕士专业学位一样,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相较于校内导师在研究生指导方面的丰富经验,校外导师往往对如何有效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影响了校外导师作用的真正发挥,也使学生感到校外导师形同虚设。本文从提高校外导师指导频率、在实践环节制定具体计划并进行过程监督、全程参与学生论文写作指导工作等几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务硕士;双导师制;校外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18-02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意见》对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做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了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对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能够了解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范围、业务流程、具体业务内容,能够参与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执行,甚至能够亲历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困境及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对学生未来从事国际商务实践意义重大。因此,双导师制是MIB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校外导师在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常来讲,校外导师在接受学校的聘任成为导师后,会愿意承担相应的工作,但由于许多学校并未对校外导师的指导给予具体明确的职责说明,校外导师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同时,由于受时间、精力所限,也由于缺少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程度差异很大。若想充分地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沟通互动,提高校外导师指导频率

对于校内导师,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上课、开会等途径和老师进行接触,相互了解,但对于校外导师,学生接触有限,也没有更多的途径跟老师沟通互动,因此相互缺乏了解,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有在进入校外导师所在企业进行实习时才与校外导师取得联系,但由于学校聘请的MIB校外导师往往都是具有一定职务的企业高管和领导,他们往往工作职责大、自身事务繁杂,因此对学生的指导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不主动请教,双方的互动沟通会非常有限,不利于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为提高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有必要在确定导师之后建立一定的见面制度,保障学生和校外导师一定频次的沟通。同时,还可以通过请校外导师来校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导师及其所在企业的了解,这样也便于未来学生在进入校外导师所在企业或机构进行专业实践时,更好地制定实践目标和计划。而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后,也要积极主动请教,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各种方式,保证校外导师与学生的见面沟通次数,是校外导师更好地进行学生指导工作的基础。

二、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并制定具体实践计划

专业实践是MIB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充分的专业实践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国际商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既需要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环境,还需要了解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不同形式、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国际化经营战略及国际企业运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进入企业实习是使学生直面国际市场、直面国际化经营涉及的具体问题的最佳途径,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在这方面,校外导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企业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保证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生和校外导师均应对实践期间要达到的目标有总体规划,并分别制定详尽的学习和指导计划。例如,学生应首先结合目标实践企业提出自身的学习目标和构想,校外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划,安排学生在相应的岗位进行实习。这样,就可以避免W生在进入实践企业后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能学什么,觉得什么都插不上手的局面。

三、实践期间进行过程监督和最终评价

MIB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对商务活动的认识,在具体的岗位上锻炼提升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真正有事可做、有人指导,过程中有监督管理、结束时有效果评价。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大多抱着学习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有良好的态度,但未必每个学生都能尽快适应工作的环境、节奏和人际关系,也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岗位上或对待每一任务时能很快进入角色,出色完成工作,因此,校外导师要多关注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感到获益匪浅。尤其是,在实习期间,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减少,与校内导师的联系沟通减少,此时需要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实践环节给予更多关注,对实践期间的阶段性进展进行跟踪交流,同时在实习期结束时对实践目标达成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给予学校反馈。将校外导师对学生实习期的评价纳入对学生的考核,一方面能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和校外导师进行沟通,使实习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在学生实践期间进行过程监督和最终评价,可以确保校外导师真正参与到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帮助,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提高。

四、全程参与学位论文指导

根据“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论文选题一般应理论联系实际,从具体的国际商务实践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围绕国际商务及其相关领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须与国际商务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国际商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国际商务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允许多样化,可以是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形式”。“要求”同时指出,“学位论文必须由申请人在双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MIB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鼓励结合企业实践,能够达到真题真做,且具有实际意义。而案例分析、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等不同形式的论文,若想达到较高的质量,都必须以充实的资料作为支撑。在这一点上,相较于校内导师多擅长于给予理论上的指导,校外导师更了解行业、企业和市场的研究需求,并能够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给予好的建议和意见。因此,从论文选题(包括论文形式的选择)到资料的查阅,到研究方案的形成,到论文的写作及定稿,校外导师都应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尤其是在选题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方面,校外导师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和行业知识经验,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对学生完成一篇具有实际意义的高质量论文具有重要作用。反之,如果校外导师没有能够对学生的论文撰写提供帮助,实际上是对其知识和经验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学生的巨大损失。

五、结论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与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对于这样的培养要求,仅凭在学校中进行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导师的指导,很难实现目标。校内导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虽然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也具备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企业实践毕竟接触有限,在具体商务实践活动上难以给学生有效的指导。而校外导师则可以弥补校内导师的不足,可以结合具体行业、具体项目、具体岗位和职责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MIB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说,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实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参与,才能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真正实现培养目标。而校外导师要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具有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热忱,有责任心,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成长;其次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对校外导师参与学生指导提出具体要求,让校外导师知道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再次要通过一些具体安排促进校外导师和学生的沟通互动,让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师生关系,使校外导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Z].2009.

[2]陈淳,张争胜.全日制教育硕士校外导师指导质量问题分析与提升途径[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34),4:89-92.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4篇

《国际贸易论坛》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本刊刊发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商务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评论、研究报告、研究综述和一定量的译文。杂志注重学术的深度和广度,以发表创新性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为宗旨,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学科的繁荣和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国际贸易经济学研究专业期刊之一。

《国际贸易论坛》杂志主要关注于国际贸易、经济合作、国际商务、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杂志刊发的内容包括学术论文、专著评论、研究报告、综述与译文等。杂志旨在推动国际贸易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国国际商务和经济发展的进步。

该杂志的主要刊载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经济合作、国际商务、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专著评论、研究报告、研究综述以及部分译文。该杂志旨在推动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促进中国国际商务和经济的进步。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5篇

(一)按照本条件评审合格并获得技术资格证书者,表明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其职务聘任与工资待遇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二)高级国际商务师技术资格适合于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运营工作的人员。

二、申报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并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学历、资历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资格:

1、获博士学位,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并从事国际商务工作两年以上;

2、获硕士学位,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四年以上或取得外经贸类经济师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其它类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六年以上;

3、获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本科毕业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五年以上或取得外经贸类经济师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六年以上,取得其它类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七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考试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后受聘担任国际商务师五年以上或考试取得外经贸类经济师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七年以上,考试取得其它类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八年以上;

5、其它专业人员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后受聘担任国际商务师五年以上或取得外经贸类经济师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其它类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八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获国务院外经贸业务主管部门业务嘉奖者,或获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业务嘉奖者(以文件或证书为准)。(2)进出口总额两次(含)以上超过全国年度排名500家,全年合同额、完成营业额两次(含)以上超过全国年度排名50家外经公司的企业法人代表及主要业务负责人。

(三)信息交流与处理能力

1、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参加全国晋升高级职称外语A级统考合格,或符合闽人发]184号文规定的免试条件。

2、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国际商务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或交换,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合格证书或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

三、评审条件

(一)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1、系统地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营销学原理、财务管理。

2、各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备以下专业理论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国际商品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商品学、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运输、国际贸易地理、跨国公司、商检、海关业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投资学、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招标、商品学、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运输、国际贸易地理、商检、海关业务。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原理、国际经济关系概论、国际金融实务、国际投资学、国际租赁、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国际经济援助、国际税收、国际贸易运输、国际贸易地理、跨国公司。国际商务运营: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实务)、跨国公司、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

3、能跟踪本专业技术发展前沿,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国民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课题。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丰富的国际商务工作实践经验,解决过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劳务输出入、国际租赁、国际商务调研与咨询、国际贸易仓储与运输、援外项目、受援项目、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国际投资、国际贷款、国际商务运营等某一专业工作中关键性问题。

2、透彻了解涉及本专业岗位的国内外法律、政策、规定、规章、标准、惯例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工作正确熟练运用。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参与组织重大项目实施或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妥善协调本单位、本部门及合作方等方面的关系。

4、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与决策能力,为外经贸行业或本单位、本部门国际商务方面的业务改革、业务发展提供过决策依据。

5、具有指导国际商务师工作或研究生学习的水平,指导或审定过国际商务师的工作成果报告或研究生的论文。

6、在担任国际商务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劳务输出入、国际租赁、国际商务咨询、国际贸易仓储与运输、援外项目、受援项目、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国际投资、国际贷款等)谈判,或为主参与重大项目谈判;(2)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或为主参与重大项目实施;(3)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参加过地市级以上政府代表团进行国际商务活动;(4)主持或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参与制定、编写过有关国际商务工作的地区、国别政策或国家法令、法规、规章等;(5)部级、省部级研究项目的主要参加者;(6)承担过省部级研究项目,在其中一项中担任某一子课题的负责人,或二项以上主要参加者;(7)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制定、编写外经贸行业或本单位中长期的发展计划、战略、规划;(8)三年以上完成所在单位外经贸任务的组织者或主要参加者;(9)负责(或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参与)组建过境外子公司;(10)主持或为主参与办理过反倾销案件,大宗或疑难索赔案件;(11)担任经济贸易仲裁员,主持并实际办理过十个以上的案件;(12)主持(或作为主要业务骨干参与)过大批量进出口货物仓储与运输项目管理;(13)为上述十二类国际商务活动提供准确、及时、系统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一次以上。

(三)业绩与成果

1、在担任国际商务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撰写出版过较高专业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著述(3万中文字以上),或翻译出版过具有参考价值的译著(5万中文字以上);(2)在CN刊号的刊物或国际学术刊物(不含摘要)上发表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二篇以上;(3)在省部级认定的内部发行刊物上发表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三篇以上;(4)在国际商务工作中独立完成的分析、预测、开发、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报告或论文不少于三篇,其中至少有二篇经专家评审、论证具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

2、在担任国际商务师工作期间,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和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技术成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其业务成果(主要贡献者)获部级或省部级奖励一次以上;或本人获地市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2)对国际市场(商品、运输、租赁、工程承包、劳务、技术、资金等市场)走势作出过较准确的预测,或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从而使创汇或创利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有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证明,或由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业务鉴定);(3)对援外项目、受援项目、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作出过详细、准确的可行性分析,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证明,或由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业务鉴定);(4)对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劳务输出入、国际租赁、国际贸易仓储与运输、国际工程承包、国际投资、国际贷款等专业工作中的一个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有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证明,或由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业务鉴定);(5)对援外、受援、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等专业工作中的一个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有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证明,或由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业务鉴定);(6)国际商务运营工作成绩突出,为本单位三次以上超额完成任务作出主要贡献;(7)提出对国际商务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或实用价值的分析报告、研究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认可采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8)承担或主要参与办理反倾销案件、大宗或疑难索赔案件,并为国家挽回损失。

3、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两年均为称职以上。

四、附则

1、本评审条件所规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由高级国际商务师评审委员会进行的论文答辩考察认定。

2、本条件中所规定的申报条件、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3、完成外经贸任务是指完成进出口、工程承包、经济合作、商品或劳务市场开拓等本单位专业工作。

4、部级研究项目系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并下达的研究项目,或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委托有关单位确定并下达的研究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系指省部级单位确定并下达的研究项目。

5、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是指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或在研究过程中直接参与对关键或疑难问题的解决,并作出重要贡献;或直接参与实施、应用和推广,并解决重要技术难点。

6参与的研究项目及提供的论文、专著、报告、译著等均应属国际商务专业范畴;撰写的论文、专著、报告或翻译著作等系指执笔人。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必要性;建议

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检验毕业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工作能力的一种手段。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由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依照我院的教学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原实行的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在院系两级的支持下,国际商务教研室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从2009年开始,对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毕业设计代替撰写毕业论文。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日趋完善。

一、实施毕业设计代替撰写毕业论文的必要性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是面向外经贸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较强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意识、诚信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从事外贸业务、单证、跟单、报检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我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各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整合,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够用、适度”成为基本原则。在高职学生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完成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就有点勉为其难。综合考察国际商务专业历届毕业论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选题不能结合实际,题目大而空,一些论文选题完全脱离了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二是学生论文抄袭、拼凑痕迹比较严重;三是写作水平低,主要表现是不会选择材料、缺乏思辨能力以及文字功底差。

由此可见,采用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如果继续沿用旧有的模式,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的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改革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势在必行。

二、国际商务专业实施毕业设计的做法

1、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

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要切合实际,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因此,教研室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访谈,剖析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作为发展要求,突出毕业设计课题的专业性,技能性,实用性。经过不断完善,现已有数十个方向的选题,如专题市场调研、专门产品的进出口方案、具体的贸易壁垒调查等等。

2、学生分组,确定选题

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毕业设计均采用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生自由组合,3-4人为一组。组合之后根据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挑选确定本组的课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一般要求每组的选题尽量不要雷同。

3、指导学生设计

教研室指定具体教师担任不同小组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后,具体指导学生分析课题,确定设计思路。在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及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设计完成后小组撰写毕业设计报告,阐明设计的方案,并需制作成PowerPoint,对本组的设计过程作全面的总结。

4、组织答辩

毕业设计完成后,由系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筛查确定参与答辩的组别,答辩组数控制在总数的5%。答辩工作由答辩小组负责进行,答辩小组由3~5个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答辩工作开始前,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报告进行评阅,并写出书面评阅意见;答辩小组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及要求,针对相关的概念、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内容,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时进行提问。进行答辩的小组同学将本组的设计方案及设计过程,向答辩小组成员阐述并回答答辩小组教师的提问。答辩时间控制在每组20~30分钟,学生介绍设计过程5~10分钟,答辩小组提问15~20分钟。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和答辩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5、评定成绩

评定成绩的根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二是答辩的表现。最后成绩由设计指导教师的评分与答辩小组的评分综合而成。不参加答辩的小组,指导教师的评分为最后设计成绩。

三、国际商务专业实施毕业设计取得的成效

1、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由于设定的毕业设计选题不仅突出了专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还兼顾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因而大多选题都比较具体,比如桂林永福罗汉果的出口方案设计、越南咖啡的进口方案设计、××产品××市场开拓方案设计等。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就不能仅凭网上搜集、堆砌资料完成,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这样的课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经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也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

相对于毕业论文由个人完成,毕业设计的课题是采用分组的方式完成。指导教师在评分时要分别评出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最后再综合评出个人成绩,每个人的总评成绩都与小组得分息息相关。答辩的小组也需要全体成员一起上到讲台面对评委,阐述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这样的安排,要求全体组员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设计的建议

1、更改时间安排,以利于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这两年,由于我院将全部专业的学制由2.5+0.5改为2+1,因此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也做了调整。

原来实行2.5+0.5学制时,毕业设计从第四学期末开始至第五学期末结束。分为七个阶段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在第四学期末,学生选择并确定毕业设计方向,指导教师对所负责的小组进行第一次指导;第三阶段安排在暑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搜集信息、查阅资料;第四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的9、10两个月份,学生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并制作PowerPoint;第五阶段,11月-12月中旬,提交毕业设计报告及PPT成果;第六阶段,12月下旬,各指导教师评定学生毕业设计个人评分;第七阶段,第五学期末,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展示。

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时间较长(总共7个月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暑假进行实地调研,开学后一边进行其他功课的学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和指导教师交流和沟通,获得教师的当面指导。学期完成即同时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最后一学期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找工作和实习中去。

实行2+1学制改革后,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到了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以上七个阶段依次往前推。但是,这种安排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首先,第三阶段(实地调研,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安排在寒假,因为时间短且要过春节,很多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尤其是实地调研少有做到的。其次,第五到第七阶段要求在第四学期完成,而这学期教学课程安排仍然较多,学生们除上课之外还要进行考证的复习(英语四级、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考试等),很难保证有充足的精力来完成毕业设计。因此,毕业设计总体质量不高,甚至有一些同学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

因此,本人建议毕业设计仍然安排在第五学期。虽然这样的安排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因离校实习不能与老师当面交流和沟通。但是这些问题还是能够克服的。另外这样的时间安排也有其好处:第一,避开了与课程学习同时进行的情况,学生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设计;第二,所有课堂教学课程全部学完,能开拓完成的选题更多;第三,同学们还可以将参与实习、见习中的实际问题作为选题,在实际实习工作中完成设计,将设计做成真题。

2、改进学生的分组工作

小组是毕业设计的基本单位,分组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效果。现组建毕业设计小组都是按照学生的意愿自愿组合。这样,差生组成的小组开展工作比较困难,有时甚至难以完成毕业设计。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进行指定分组。

3、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管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指导老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要求。目前应抓好两点,一是制定对指导老师指导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检查落实制度;对学生方面则应将按时完成设计添加到小组评分项目中,延迟完成应进行相应的扣分。这样,指导教师和学生更能明确任务和要求,严格按照进度、目标操作,确保毕业设计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 赵湘艳 郭萍.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23).

[2] 赵霞. 浅析高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下).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7篇

各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运营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含国有、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的条件(附件1)

三、转换高级国际商务师的条件

具有其他系列高级职称的人员,在国际商务岗位上工作满一年,可以申报转换高级国际商务师。

四、实行人事人员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资格的有关事项

在人才流动中心实行人事的人员,其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定,由个人向省人才流动中心提出申请,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交省人才流动中心进行资格审查,报省职称部门审定后,由国际商务高评会评审。

五、评审材料的报送要求

(一)送评材料

1、《专业技术资格审查表》(一式1份)

2、《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

3、《专业技术资格送审表》(一式15份)

4、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资料(装订成册)

5、《个人业务自传》(一式15份)(破格、挂编人员提供)申报人员申报时可按照《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从江西省人事厅门口网站相关下载的“专业职称”栏目下载)的内容,报送申报人员信息。

(二)材料要求

1、业绩材料必须提供原件,复印件不作为评审依据;提供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有国家统一标准刊号和增刊许可证号(“CN”或“ISSN”)的杂志上,以书号(“ISBN”)代刊号的论文集上登载的文章仅作参考。

2、申报评审的专业必须填写准确。

3、《专业技术资格审查表》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上的设区市(主管部门)一栏,必须填写设区市(主管部门)全称,并标明设区市(主管部门)代码。

4、《专业技术资格审查表》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不可复制,《专业技术资格送审表》可复制,但不得改变表格式样与大小。

六、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的程序

(一)省属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本单位进行资格审查,送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办审定,由国际商务高评会评审。

(二)各市县所属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从业人员,按照属地原则,将申报材料送所在地的设区市政府人事(职称)部门审核后,报省职称办审定,由国际商务高评会评审。无主管部门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如须主管部门履行审查负责的,由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代为履行。

七、高级国际商务师职称外语水平的具体要求,按江西省人事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水平要求的通知》(赣人发]12号)规定执行。

八、关于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工作的要求

在本年度职称申报工作开展前,各单位必须对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的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评估,申报者评估必须为合格以上。凡未完成评估的单位不得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

九、2010年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资历(聘任年限)终算截止时间:2010年12月31日;业绩和论文的终算时间为2010年7月31日。

十、省职称工作办公室受理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8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见《2010年全省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日程安排表》(附件2)。

联系人:联系电话:

附件:

1、江西省国际商务专业高级国际商务师资格条件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组织合作,将行业专业人士请进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培养方式。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有助于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24-02

北京服装学院自2015年起招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国内服装领域知名高校,北服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与服装行业协会和知名服装企业专业人士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聘任校外兼职导师的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要求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1.注重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聘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行业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服装行业,提高行业素养。

2.注重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依托北服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聘请国内知名服装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如北京爱慕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湖南华升集团公司、溢达集团等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结合企业国际化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择,使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研究结果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TPP的签署和英国退欧等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校聘请国内国际贸易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导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WTO问题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国际贸易前沿问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术能力。

二、“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为了提高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水平,增强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国际服装贸易前沿问题的了解,培养具有一定服装行业专业基础,胜任服装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品牌国际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北服组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使校外导师参与到国际商务专题讲座、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中。

1.依托兼职导师组建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专家团队。按照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每学期要为研究生举办四次讲座,每学年至少8次。因此,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主要依托校外兼职导师,组建讲座专家团队,例如,邀请服装行业协会专家、服装企业高管和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服装行业和企业发展问题等,还有利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外兼职导师直接面对面沟通,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获得实习机会。

2.借力兼职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活动。《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内容包括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环节,两门课程通过邀请商务谈判专家、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讲授环节,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运用兼职导师Y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发挥北服面向服装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行业优势,运用兼职导师行业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实习后可以直接就业,实现校企之间、学校与行业组织之间人才培养的对接。

4.兼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为了使人才培养符合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邀请服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构建分工分明、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

三、“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1.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阻碍了部分行业专业人士受聘。根据学校遴选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规定要求,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基本条件主要包括:(1)必须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必须有硕士学位。(2)应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发表过一定水平的论文,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有通过部、市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3)应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与我校有合作项目,或对我校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等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或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实习基地。

其中,副高级职称、硕士学位和几个硬指标,部分服装行业组织和企业专业人士由于未能达标,无法受聘为校外兼职导师,给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失去了上述行业资源。建议完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的相关管理条例。

2.因经费问题兼职导师长期无偿支持。鉴于学校经费问题,聘请的校外兼职导师大都是无偿支持,没有固定的报酬,不利于学校与兼职导师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议学校设专项经费用于兼职导师酬金,使其劳动得到肯定和补偿。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9篇

一、申报条件

(一)凡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并从事国际商务师工作二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并从事国际商务师工作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并从事国际商务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国际商务师资格考试合格,从事国际商务师工作五年以上;

5.国际商务师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国务院商务业务主管部门嘉奖者,或获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业务嘉奖者(以文件或证书为准);

(2) 获得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或劳动模范称号者(以文件或证书为准);

(3)任职期间其公司进出口总额两次以上列入全国年度排名前500家、全省年度排名前15家外贸公司的企业法人代表及主要业务负责人;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全年合同额、完成营业额两次以上列入全国年度排名前80家、全省年度排名前8家外经公司的企业法人代表及主要业务负责人;

(4)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市场预测、应变能力,能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情况,及时提出对经营决策有重要价值的建议、对策,被部门、单位或主管部门采纳,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一次达100万元以上者;

(5)本人独立或为主撰写过3万字以上的国际商务专业及经济类相关专业专著并公开出版;

(6)本人独立撰写或为主撰写过2篇以上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际商务专业及经济类相关专业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或省级以上的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

(7)在省级以上内部刊物(有内刊准印证号)上发表3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国际商务专业及经济类相关专业论文或具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或获得省级以上学术成果奖励一次以上者。

(三)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1.熟练运用一门外语。按人发)54号文件规定参加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其考试成绩符合省人事(职改)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2.能运用计算机进行国际商务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或交换。按川职改() 9号文件规定参加全省计算机B类以上(含B类)考试,其考试成绩符合省人事(职改)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二、申报材料

(一)有关表格。“评审材料目录清单”(附件1)、“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基本情况表”(附件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信息表”各1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四川省人事厅制)一式2份。

(二)业绩材料。“单位综合推荐材料”(限1000字)一式5份,主要内容包括担任国际商务师以来被推荐者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学识水平、专业能力、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与贡献,由单位负责人审查签名并加盖公章;任现职以来的业务自传( 3000字左右 ) 一式5份;在全国和省内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2-4篇(须附上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及统一刊号);

(三)其他资料。最高学历(必备)、学位证书、国际商务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必备)、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合格证书、职称计算机B类考试合格证书、各种获奖证书、成果、业绩鉴定材料等复印件(必备)各2份:“近3年”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复印件(必备)各1份;以上材料需须经单位人事、职改部门人员审核经办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材料装订要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报信息表、单位综合推荐材料、业绩材料、年度考核表、各种证书复印件等材料各1份,需整理装订成1册。省级各单位报送的申报材料,经单位领导审核盖公章后,送主管部门转送;各市、州报送的申报材料,经当地商务局会同当地人事局的职改部门联合审核签章后,连同“推荐人员名册”统一报送;中央在川单位需委托评审的应报委托函。

三、材料要求

评审材料是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主要依据, 必须真实可靠、无误。申报高级职务人员任职年限, 学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应符合规定。推荐单位在推荐呈报时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和申报程序办理。各单位对评审材料负责审查, 并在有关栏目签署明确意见。如学历、外语、计算机、国际商务师中级资格证书、获奖证书以及其他主要业绩证明材料如系复印件, 须加盖单位公章。已达到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属于审定范围。

四、答辩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必须参加答辩:

1.不具备规定学历;

2.评委会认为需要答辩的人员。答辩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本人提供的论文、总结和材料,结合从事的工作,回答评委提出的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有关问题。答辩时间、地点, 另行通知。

五、申报时间、地点和收费

(一)申报时间:2010年 5月 1日 — 8 月30日, 逾期不再受理。

(二)申报地点:四川省商务厅人事处601室(成都市成华街4号 ),电话:,联系人:李晓红。

国际商务的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与学位硕士培养并行的研究生培养形式。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应用和行业特色,强调实践。本文主要阐述了MIB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和我院特色,并基于葫芦岛跨境电子商务实习基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院MIB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MIB;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56-02

专业硕士的培养是学位硕士培养的有益补充。我国从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硕士教育,主要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IB)于2010年开始设置和招生,旨在应对国际全球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MIB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培养目标、方式的不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各有特色,培养规格、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教育主要强调科研,重在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偏重技术、理论和研究,学术性较强。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学徒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研究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能力;二是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多元化,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是协作型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应用型研究人员和管理人才,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培养;四是教学式培养模式,以哈佛MBA为代表,以实际工作者为培养对象,强调案例教学,主要服务于应用管理人才岗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偏重于应用和行业特色。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实践性,同时还要拥有跨国企业管理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掌握现代国际商务理论与技能,具备国际商务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第三种,协作型的双导师制培养,培养目标多元化。学院主要负责教学和科研,企业负责社会实践与实习,在学校集中学习一年,在企业集中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撰写一年。在MIB的研究方向上行业特色比较明显,服装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主要研究服装企业跨境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贸易方式,包括:海外网购买家的购买行为分析、跨境外贸在线营销推广、电商网站运营管理、跨境支付、物流管理等内容。专业硕士的培养强调应用和实践,因此,我院的MIB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双导师制上强调实践应用之外,还依托葫芦岛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电子商务的实践与科研平台。

二、葫芦岛跨境电商泳装实习基地发展现状

中国(葫芦岛・兴城)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是海关总署批准的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单位,也是全国第一家产业集群模式的泳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葫芦岛是全国泳装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国际泳装生产基地、中国泳装名城的兴城产业集群特色明显。2015年葫芦岛年产量达2亿件(套),年销售额近2亿元,拥有泳装生产企业超过600户,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产品远销海外美、欧、俄、东南亚、非等地区,出口贸易额达1亿美元。葫芦岛品牌产品占国内销售市场近30%,出口占海外总市场40%,注册商标近百个,一些品牌已经在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注册,比如“蝶姿”、“凯迪龙”、“波尼士”。中国葫芦岛兴城产业优势主要有:

1.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泳装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目前葫芦岛拥有从事电子商务的泳装网店4000家,年销售额达30亿元,产业迅猛发展,国际竞争优势较强。区域内的泳装企业和电商互为依托。

2.政策扶持力度大,系统和网络建设优化。为了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引导、鼓励葫芦u产业基地建设,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经海关总署获批运行;首批总署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统一版系统联网试运行。电商WMS系统、ERP系统、电子通关口岸等正在进一步完善。

3.商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扩大了境外市场。葫芦岛・兴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海关总署对接,上线运行,销售增长迅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打破了原有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的传统销售方式,全面实现了单件商品跨境销售点击报关、点击结汇、点击退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方便、快捷。

“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跨境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于2015年依托葫芦岛泳装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彰显了我院服装产业的特色,也契合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求,旨在建立研究生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导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强化了研究生实践历练和研究潜能,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专业、师资力量、教学实训建设和校企合作。

三、MIB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及建议

1.依托跨境电商泳装实习基地实践平善课程体系。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强调应用和实践特色,我校的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的一年中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强化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典型案例教学、模拟电商平台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转变课程考核方式,着重考察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与实习基地开展合作。企业走访、调研、论文撰写都应该计入考核,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第二年的实践环节,部分学时依托葫芦岛跨境电商平台实践,部分学时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走访企业,真题真做,解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2.双导师制凸显商务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加强师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建立有产业特色的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体系,在同类专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探索导师组制。关于双导师制中的“外导”选择上,依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专家及国外专家,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国际商务硕士的“外导”需有经济管理类的行业背景,凸显国际商务特色。加强教师培训,依托跨境电商校外实习基地,选派青年教师到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北京服装学院――葫芦岛泳装跨境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了产学研平台建设,突出了校企合作,突出了产业特色,旨在培养实践型研究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课堂教学可以灵活多样,融入实践教学体系,走进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调研中进行现场教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商务实务操作课程和数量分析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量分析能力。

4.学位论文突出应用和纺织服装业的行业特色。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践,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解决纺织服装业的实际问题,凸显行业应用价值。强调真题真做,针对服装企业国际化战略、海外投资、服装品牌推广、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跨文化管理问题开展调研与研究。学位论文形式主要为专题研究、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服装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服装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方案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林吉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6).

[2]杨慧瀛.基于创业导向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

上一篇:研究生英语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英语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