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4:23:00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医学部等5个学部,共53个直属院系,120个学士专业,242个硕士专业,212个博士专业。全校专任教师6441人,其中教授1701人,副教授203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3人,工程院院士8人。学校每年邀请大批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目前,北京大学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所附属医院。

根据2013年10月的统计,北京大学共有来自116个国家的长期外国留学生3574人,其中攻读学位的有2540人。尽管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北大学习,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毕业后都选择回国。回国后他们和北大的联系并没有结束,相反,他们在本国成立了北大校友会,推动了北大和留学毕业生的交流。北京大学在国外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韩国北京大学校友成立于2005年,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的约200名韩国留学生出席了成立仪式。韩国北大校友会是首个海外成立的北大校友会。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从北大毕业和正在就读的韩国留学生已近5000人,他们是北大留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北大韩国留学生校友会对于整合北大毕业生的海外人力资源、加强北大与韩国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及提高北大的国际声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自1993年第一名韩国留学生进入北大学习以来,每年到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的数量正在成倍增长。

抢眼专业

北大悠久的历史对外国留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本科生按院系志愿招生,入学时不分专业,一般在三年级开始选择专业,分流培养,报名时只填学院,不填专业。留学生在北大可报名的本科专业包括文理共21个学院,共计近百个专业。在理工科专业中,数学学院和物理学院的专业很受欢迎。文科专业中,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历史学系外国留学生较多。医学部的有关专业也是来华留学生报名较多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方面,留学生可以择中文授课项目和英文授课项目。中文授课项目包括:光华金融学、经济学院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硕士项目。英文授课项目包括:北京大学――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硕士项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国际关系方向)以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等10多个专业硕士项目。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任选课;科研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259-02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任选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切实的收获,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大学本科教学中对于学生科研意识培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选题和论文写作方法训练等培养目的,本文尝试在外交学专业任选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贯穿科研意识培养的各种途径,以期建立一种能提高学生科研意识的切实可行的专业任选课教学模式和培养策略。

一、培养科研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在外交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任选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专业任选课?专业任选课程是根据学分制培养目标要求,为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课程中的选择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智能结构。专业任选课一般是在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开设,区别于公共课和必修课。以笔者所在的专业为例,目前外交学专业本科生所学课程类别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个方面。其中,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三个部分。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高等教育的课程类型。按照目前通行的分类,大概包括以下八种:Survey course,service course,introductory course,capstone course,general educational course,principles course,majors & non-majors course,seminar course。结合笔者所在的外交学专业具体情况,笔者认为专业任选课程一定程度上兼具探索型课程(Survey course)和研讨型课程(seminar course)的性质。

那么,在任选课中贯穿科研意识的培养有什么样的益处呢?是不是所有的专业任选课都适合进行科研意识培养的训练?这样的意识培养的训练能否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进步,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众多专业选修课中,既有一定实践性,又有一定理论性的那部分课程,是比较适合对学生进行科研意识培养的,因为纯学术训练,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培养任务,在本科阶段比较难操作。正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学生才有一定兴趣去涉入。在实践部分的带动下,开始进入理论研究的领域,让学生既不会太感枯燥,同时也能开始得到学术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整个课程总量中并不占多数的专业任选课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有计划的训练和尝试。

以本专业正在讲授的《媒体与国际关系》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课程,同时涉及新闻学和政治学的部分领域。该课程主要讲授西方媒体和国际关系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对西方媒体的运作状况有所了解。同时,对于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媒体相关控制和有效利用,也要把握相关规律性的知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媒体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的政治功能,了解影响媒体政治报道包括国际新闻报道的诸因素,了解政府和媒体的关系,了解国际新闻报道和流动的现状,深入讨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传播等问题。

二、教师应积极主动,大胆革新

任课教师应树立培养科学研究精神的教学理念,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介绍本学科发展历史、灵活选择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等课堂教学改革,使专业任选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平台。

在相关任选课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分析和评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方法论的普遍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探索过程本身的特性应用到其他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担负更积极的作用,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去帮助学生提炼他们在探索、研究过程中的观点和方法,使他们不自觉地将探索行为升华为探索问题的经验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探索能力。

这里涉及到对于课堂教学怎么认识的问题。在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年级的层次,教学不能简单停留在灌输知识的阶段,同时,专业任选课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课,更应该视具体课程的特点展开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总的目标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形成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能让学生的研究潜质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如果在这个阶段错过了研究潜质的发掘,就要等到研究生阶段再进行。对于并不准备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这种意识的缺乏不吝是一种损失。因为,研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潜质的开发,对于毕业之后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任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在课堂上领悟到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多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种学术性和公益性的活动。同时,能对学生在毕业阶段撰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的积累和促进。现如今经常听到本科生的论文指导教师对于学生论文质量的抱怨,追溯原因,不外是态度不端正,专业基础不扎实,研究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几个学期做一些关于科研意识培养的工作,相信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整体上一定会大有提升。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接纳新观念,大胆革新,以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从教学中发现可研究性的课题,是提高教学绩效、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发现,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具有研讨性质的专业任选课中,除了课堂上正常的就教学内容的交流外,建议任课教师留出十分钟左右的问答时间,这是能够让师生双方都能有所进一步交流并相互促进的重要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阶段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地以指导者、协调者的身份出现(程红玉,2006)。师生间应该确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与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革新教学方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而渐进的研究训练,让学生养成平等、诚实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以及相应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习惯。这些特点,都是需要普通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并具备的。

三、师生应转变观念,科学认识研究性学习

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个性解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和中立点(张典兵,2011)。在专业任选课中探寻科研意识培养策略也是基于这样的初衷。

如何认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类型,属于探究型课程,就是前文中提到的survey course。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有效地把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结合进去。这一点的有效进行,对研究学生的研究意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在学生中采取自愿的方式,成立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运作不能流于形式,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研究工作,包括通过脑力激荡互相商讨、选题的分析、论文写作进展的交流等等工作。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还应强调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是建立在共同研究兴趣的基础之上,适当的探讨和相互激励更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样,以本专业正在讲授的《媒体与国际关系》课程为例,在一学期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坚持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资料收集和选题探讨中最终形成选题,学生之间就具体研究兴趣也自觉形成具体选题的研究小组,在一个学期中有序并高效地完成了全部工作,到期末课程结束时,各研究小组的论文也已基本完成,少数小组的论文甚至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张建伟、陈琦,1996)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参与到小型的团队协作中,这样也能让学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到团队协作的精髓,同时,对参加工作后的协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奠基。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等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探索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学会发现问题和学会研究方法是相对比较重要的部分。研究性学习,既要在不断的阅读和讨论中领会研究方法,同时,也要学会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本身也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合格的科学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最后,对于专业任选课中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从学校的角度,还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首先,在硬件建设方面,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在资金方面的倾斜投入力度,具体表现在帮助学生学习和利用网络资源的网络平台建设、数据库引进与建设、各种网络资源的整合等。其次,对于像拥有含有外交学专业一类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的高校,应多举办一些大型研讨会、定期邀请著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在师生间举行一些科研竞赛等活动,以在整个校园内营造学术研究的氛围。最后,就是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这项工作的完成肯定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结合整体教育目标和各校实际,具体而务实地开展。包括如何看待师生科研之风,如何看待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如何考量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的工作中的付出等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程红玉.后现代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006,(3).

[2] 张典兵.高校研究性学习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教育,2011,(4).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直奔中年,总得为母校做些事情。有一次给新入学的国关研究生们做开学教育演讲,获得学校赠送的两件T-shirt,印着国关“精品硕士”的标记。由此,开启带研究生之旅。截至目前,已毕业三批。

第一批学生只有一个,陈生。他在电话里说,“老师,我只比你小一岁”。一听就知道他经历丰富。我一向佩服从中专一路考上来的研究生。他们与应届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吃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涯。陈生的勤奋和自觉,弥补了我经验的不足。做论文时,我鼓励他做点与家乡福建有关的研究,尤其是国际视野中的海西建设。他做成了,我希望他能学以致用。

第二批学生迅速膨胀,算是3+2+1。国关的三个,曹生、王生、田生;中国传媒大学的两个,陈生和张生;以及北大的一个胡生。胡生为我的“好为人师”做了两大贡献。首先,她是北大潘教授的弟子,她对缅甸问题兴趣很大,潘老师推荐我指导。胡生戏称在北大的师门是“潘家园”,我说咱们就叫“大宅门”吧。其次,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亲自到缅北实地调研,这在研究生中极少见。国关和传媒的五位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集中做澳大利亚方向的毕业论文。期间,我们下了不少力气。我也动用了自己多年经营的学术网络,让他们有机会与澳大利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外交官等接触并请教。

曹生研究了澳大利亚参加地区合作的认同问题,几乎是一遍写成,显示了很好的学术功底。他现在在一家部级媒体的报社做国际评论,有声有色。王生是国内最早全面回顾陆克文在总理任内对华关系的人。田生创造性地运用苏珊·斯特兰奇的理论研究了中澳关系中的资源瓶颈问题。陈生选择了澳大利亚的战略思想家休·怀特对华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得到休·怀特本人及其弟子的帮助。张生则非常现实地研究了中澳自贸谈判的困境和出路。这是我的一次尝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由于我国澳大利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毕业答辩时想凑齐五个答辩委员都不太容易。感谢他们为澳大利亚研究所做的贡献——五篇实实在在、具有开创性的硕士论文。

第三批学生是4+1。4是周生、苏生、王生和刘生(女),1是刘生(男)。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他山之石,我们继续摸索集体学习和因人而异的培养模式。这个学习小组异常勇敢精进,选择研究当前中国参与东亚合作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政策困境和理论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得答辩委员会和校方的肯定。周生剖析了中国与东盟的政经互动关系问题,尝试破解“以经促政”之惑。苏生创制了一个综合评估体系,用以解决中国参与亚太范围内不同地区合作机制的次序问题。王生用系统科学总结出中国与东盟交往的“以一对多”和“以多对一”的模型。刘生(女)另辟蹊径,剖析了各方对东亚合作主导权的认知差异问题,她还是大宅门第一个考上博士的。刘生(男)的导师出国在外,我接手指导他完成论文通过答辩。总的来看,他们的思维和学术训练,时间安排和运用,论文的把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初步总结带研究生的心得,与初为人师的朋友分享:第一,无贵贱。学生不论是来自知名学府,还是一般大学,素质都很好。只要师生配合好,假以时日,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带研究生应该是有系统、成体系地把他们最基本的“做人做事做研究”的意识激发出来,方法训练出来,效果打磨出来。第二,巧规划。多数研究生是两年学制,期间要完成学业、论文、实习、考公务员、找工作、考博士等,就怕诸事混杂,理不清头绪,啥事都干不好。如果能提前把论好是不错的选择。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好在,2012年大宅门毕业的研究生有两人,可以观察得细致些。一名本科学商科的男生Ocean。一名本科学行政的女生Gold。他们的共同点是跨校跨专业,出于对国际关系专业的热情和兴趣考入国关,实属不易。

一般来讲,两年的研究生学制很短,他们要完成学业、找工作、写毕业论文,有的还要考博士,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两年四学期,细说从头。

第一学期热情期。一般来讲,第一学期大家都有志于学,热情高涨,刻苦攻读,还没注意到研二的师兄师姐刚刚进入焦头烂额阶段。因此,这学期特别珍贵,师生不抓紧在道德、思维、方法、理论、专业方面下些系统的功夫训练,就可惜了。在较为密切的接触中,也可发现学生的志趣,协助他们认识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职业取向。有一个问题很奏效,“你打算考博士吗”?有的异常坚定,也能坚持到最后,如愿以偿。Ocean和Gold都不属于这一类。Gold尽管已表现出不错的研究素质和能力,也想试试,但犹豫,择业优先。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Ocean明确不考博,他做人做事的能力更胜一筹,励志从商,这在我的研究生中还很少见。

第二学期进入焦虑期。一般而言,研究生生活多元化,学习热情相对下降,看到师兄师姐既找工作又写论文,开始焦虑恐慌。爱情在哪里,选择什么样的实习,该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了吧,职业选择的方向,等等等等,似远来的巨浪。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争取在第一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尽快完成硕士论文的选题和框架,如果能利用假期把论文大致写完,那就更好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帮助Ocean确定了有关国家“走出去”的论文选题,可以将商业和国际关系结合起来。帮助Gold确定了有关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权的论文选题,可以帮助她继续在我熟悉的领域钻深爬高。

第三学期陷入疯狂期。一般而言,找工作是惟一的选择,具有绝对至上的优先性。得花一到两个月准备公务员考试。投简历、就业辅导、参加面试,不亦乐乎。Ocean和Gold都不是能拼爹的人,也非俊男美女,只有通过较长时间交流才能体会到他们很好的能力和美德。找工作于他们,如同舟行大洋,沙里淘金。Ocean和Gold也都晋级为师兄师姐,传帮带,得做榜样啊。但是,想让他们集中精力写论文,基本上没戏,也有点不近人情。毕竟,他们还欠缺同时打两场硬仗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任何人都一样。所以,让Ocean和Gold充分通过找工作接受社会的初次洗礼。在经历了憧憬和很多挫折后,我对Ocean说“可能还没到谷底呢,否极泰来”;对Gold说“总会有着落的,好人有好报”。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四学期又到收尾期。一般而言,工作定下来,再花点时间完成论文,参加答辩,毕业典礼,各奔东西。青春到此算是完成一章。相信Ocean和Gold都看赵薇导演的《致青春》了。往年,研究生工作定下来之后还能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把论文最后完成,争取做篇令自己满意的硕士论文。但今年不同,Ocean和Gold的工作确定得很晚,与论文的深化和完成直接撞车,他们在极度的痛苦中,急匆匆地到达研究生生活的终点:一方面,Ocean终于找到一家不错的公司,Gold则有望进入咨询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他们的论文也得到答辩委员会的赞誉。Ocean探析了以国家为主体管理“走出去”风险的模式,Gold发现了东盟维护东亚合作主导权的现实与逻辑。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收成不错,我很满意。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性 国际化 国际政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16-03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规定和规范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符合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这两个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属性。

红河学院是我国西南部离边境线最近的高校,一直坚持“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在学校办学方针的引导下,红河学院于2009年组织申报了国际政治专业,并于201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在进行专业申报之前,学校组织教师围绕着“在中国崛起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面向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怎样进行专业设置”“如何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三个主题,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同时组织教师进行调研,学习国内外高校的专业设置特色,并结合红河学院的特点,本着“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前瞻”的建设思路,对国际政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找准定位,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红河学院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离东南亚、南亚非常近。此外,红河学院坚持“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国际政治专业的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化”。这里的区域性是指在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和科学研究更多的是“面向”东南亚、南亚。所谓的国际化是指在立足特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相应的技能。

为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国际法和国际经济、外交学和涉外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有外事调研、宣传和国际交往能力以及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应用能力,能胜任党政机关、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国际组织机构、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科研单位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外事工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相应地确立了培养规格,即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要求: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国际政治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通晓与国际政治专业密切相关的世界经济、国际法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前沿发展动态;熟悉中国的对外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基本的法律法规;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外事调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具有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文化宣传、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涉外工作、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遵循红河学院“三个模块”①设置之外,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紧扣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做了以下两个尝试。其一,注重学生的外语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体系的衔接。由于国际政治专业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外语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实际运用”。而红河学院是一所地处地州的二本院校,所招生源的外语底子非常薄弱,这就使得专业培养要求与学生现实情况之间形成了差距。故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参照外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要求设置了近一半的基础英语课程,如综合英语I-III,英语阅读I-II,英语听力I-II和英语听口语I-II等。其二,强调实践能力的同时,突出专业“面向”。涉外公共事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处理涉外公共事务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有国际公共关系学、外事实务、外事交际英语、涉外礼仪、外事法律法规等。区域国际关系是指在立足学校现有师资以及科研机构,强调对区域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有东南亚概况、中国与东盟关系、美国对外政策、越南研究专题、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等。

二、积极探索,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所谓“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指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保障培养出来的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这里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主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建设问题。

红河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三年来,基本上形成了以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为组织教学活动核心的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应对复杂的教学环节。

(一)严格执行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在学院的统一要求和安排下,本专业教师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青年教师指导工作的有关规定、听课制度、考试管理工作规程、考试监考规则、督导工作职责、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制度。

(二)构建了完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学院在确保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形成了教学例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员制度、期中检查制度、院领导听课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教学检查与评估制度化

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深入课堂听课或巡查;平时,学生信息员还会向教务处反馈教学秩序和教学状况;第10至12周,进行期中教学检查;18周,开始期末考试或者毕业考试。

(四)规范毕业论文的管理

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制订了《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一方面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及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选题、开题、实施、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也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质量标准,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五)探索实施导师制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绩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根据《红河学院导师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特制定了《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导师的聘任、导师的权责等作了规定。要求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指导,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优势,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学业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进行指导。对低年级学生,重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打牢专业基础;对高年级学生,重在培养专业素质与专业精神,为学生考研、就业、创业等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实践课程的相关指导。

三、效果跟踪,为未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脉

人才培养效果的跟踪其本质上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义所在,但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可以在效果跟踪的基础上适时修正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乃至错误,为一段时间之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乃至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支撑。

红河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设立至今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第一届(即2010级)学生现在也只是大三,即将进入大四。在这三年的探索过程中,有了些初步的体验。一是尝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师一人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单一方向的知识传输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始终将发展学生专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学生大学前的培养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有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针对实践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会通过课堂强化与课后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对2010级国际政治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全班33人获得了46人次个人荣誉,其中各项奖学金6人次,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员3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技能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秘书职格证书、舞蹈古筝考级证书等等共计52人次。

此外,经过将近三年的时间,本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本科教学工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未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乃至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需注意几个问题。其一,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如何处理“宽口径”和“厚基础”的问题。当前,很多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唱响“要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人才”的口号时,培养目标和方案却依然沿袭着过去的培养方式。如知识结构重基础宽厚、轻专业精深等。这显然是人才培养的假革新,且会严重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前进与发展。红河学院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从学校各专业全程教学计划来看,160个总学分中,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基本上是:占最高的是60学分,最低的是38学分。这种设置更多地体现宽口径的要求,这在实施过程中与厚基础的要求可能就会有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应是专业精深基础上的应用。其次,未来如何处理英语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现在所招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和专业培养目标不符,故而设置大量英语课去提高其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一定比例的专业课学分。未来如果招收的学生英语基础好,那么英语课程该如何开设?是继续开设纯英语课程,还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设更多的双语课或是全英语专业课?抑或是取消英语课程的设置,全部专业课程设置成双语课或是全英语专业课?这些问题现在应该进行思考。最后,要积极再造教师队伍。“要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绝对是重中之重。”但是,红河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职称普遍较低。教师队伍总体上年龄较年轻(40-50岁1人,30-40岁4人)、学历均为硕士毕业(有3人在攻读博士学位),结构现状不尽如人意。考虑到专业发展,在保证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今后需要通过培养现有教师和引进具有较高科研能力、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等措施,逐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

[注]①即红河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均设置为“通识模块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模块课程”三个模块,强调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重运用、强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 王钰.国际经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4] 范逢春.行政管理专业“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3,(1).

[5] 于彬.试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6).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湖北某高校2010届266名英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发现,25%的论文选题是语言学和关于语言学方向。该结果又一次证实了近些年对“英语语言学”教学效果不佳现状的描述。本文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撰写语言学方面毕业论文的角度讨论了改善该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1998版)和(2003版),“英语语言学”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下英专本科高年级主要课程之一。但自1980年高校英专陆续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30余年,却仍存在教与学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如潘之欣(2002)选取部分南开大学和上海交大在读英专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该课程依然停留在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普遍体会不到学习该课程所带来的乐趣,主要原因有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当等。吴格奇(2005)反思该课程时也提到,“教师不满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目的很茫然”是主要问题。本文则从英专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缓解“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状况。

2 调查研究

266位2010届英专本科毕业论文是从湖北某高校外院教学科的电子数据库中拷贝的。该调查属于二手资料研究。笔者根据论文题目、摘要、提纲、主要内容按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进行归类,其中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如“The Feminist Power of Discourse in The Scarlet Letter”,分析文学文体语言特色,如“Textu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An Analysis of Vagueness in EnglishAdvertisement”等都被归纳为语言学方向。结论是:58%的论文属于英语文学方向,25%为语言学方向,17%为翻译方向。

究其因,首先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语言学”未能引起学生太多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未能引起师生足够地注意;再次,教师在课程内容处理和安排中未能很好地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总之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描述。这与教学、引导不无关系。

3 对策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试图在前人创造的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认识与发现,并将这种认识与发现以一种可易时易地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因而撰写论文是学用结合的大好时机,从英专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说服力。

3.1课程定位

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其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正如王宗炎(1988:151形象地比喻:过去的语言学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百货公司。对于林林总总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流派,结合教学大纲和英专学生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形成,对该课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认为语言学目标是宽泛的而非具体的,即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对语言的热爱。而本文则认为既应有宽泛目标,也应有具体目标。“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的人文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理论的和应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3个对立方面,其任务是描述语言事实,寻找并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发掘语言学理论,总结语言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杨自俭,2002)。”因此宽泛目标是培养理性思维,即对理论的理解、背景、历史贡献与发展不足及实践运用。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并能提升语言技能。杨教授定义也明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学习理论知识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尤其是微观方面的理论成果,对英专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检验作用;在跨学科或横向方面,将语言学相关理论用到英美文学和英汉翻译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英汉对译技巧,形成论文即为具体目标。诚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写论文乃一种尝试。故在介绍理论时,必要补充对理论的应用与研究,适当抛砖引玉,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故,具体目标使学生看到学习成效,宽泛目标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既调动心灵又提高素质,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

3.2教学内容

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

但笔者认为,各高校层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统一规定教学内容不足取。近5年教学实践告知以微观语言学为主,即语言学内部分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如在处理词形学时,适当介绍词的研究现状,对象我校这种以师范专业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专学生而言,无论是提高职业技能还是英语水平都相当重要。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添加西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如方言特点、语言迁移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也应在绪论部分增加语言学史和语言哲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语言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此外适当介绍结构、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这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也有必要。总之,就像百货商场的陈列员,教师将所有商品分门别类、有条有理地展示,学生自然会依据具体情况取舍。教师侍机提供论文命题,使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而深化。著名学者赵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级生》就曾列出了20个作为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话题,且认为是“震撼灵魂”,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命题。

3.3教学方法

该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关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进该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建构语言及语言学知识。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动典型例子,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理论要点和难点;王扬(2004)主张采用传授型和讨论型相结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张研究型教学模式,“设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总之,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努力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和发现式方法讲解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难点;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务(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大课堂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步骤;小课堂任务分配型方法,使教学达到“鱼”、“渔”兼授效果。如语言学绪论之后,成立“Study&Research Group”,提供6个topics:11LanguageChanges;2)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PragmaticFailure,2周时间准备15分钟ppt陈述,5分钟小组同学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并建立QQ群,随时联系。教师仅为任务的布置者、监督者、帮助者和评定者,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推荐给学术期刊,或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如一组学生在讲“语用失误”时,列举了电影、小说、校园、网络等许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够透彻,教师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提示和参加讨论,既融洽了气氛和师生关系,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

让学生随时记录和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事情,并联系到语言学理论,如,“山寨”、“x客”、“剩女”、“宅男”等新词新语收集,以讨论词的构词理据。虽在探索中有难度,可介绍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也可大胆与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电邮寻找答案。为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语言学课程的终极目的不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意识到语言现象的存在,能对之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一定的见解,使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语言研究的大环境中去。

4 结束语

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适当有效地联系到学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能改善单一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又能真正做到研究型或探究型学习,也达到了教学大纲能力培养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是提供一次培养创新意识、实践“做学问”的机会。将课程教学与论文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找到了毕业论文的素材,这也是学习思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实践,相对于借助他人的文章获得二手资料而完成的毕业论文来讲,学生的获益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更能体现学生真正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外,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更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诚信做人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郁,英语本科语言学教学的重新定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70—73

2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8):36

3 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4 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14-24

5 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6 吴格奇,“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知识体系的反思[J],国外外语教学,2005,(2):32—36

7 杨自俭,谈谈语言和语言学[J],外国语,2002,(1):53—61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我们有许多优势专业可供考生选择,比如:国际政治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点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教师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际关系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政府采购方向。为部级特色专业;传播学专业是部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专业被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分别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有部级重点实验室.井与北京大学共建“北京大学一国际关系学院”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有完善、先进的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物理等实验室教学环境。

胡凤玲: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应综合考虑本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高考分数和学校在当地的录取成绩,在分析将采升学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处理好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慎重填报。我校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专业级差,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报考专业的顺序。兼顾各专业对单科成绩的要求.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而且学生如希望调整专业.可在入学一年后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经过拟转入专业考核,符合该专业要求的.可办理转专业手续。

胡风玲:我校为提前批次录取院校.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将志愿填写在“提前录取院校”拦内。凡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将不能进入下一个院校志愿的录取;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考生其他批次的录取。

报考提前批次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增加录取机会.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会造成遗憾。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注意:一是对提前批次录取院校有一个全面了解,是否是自己理想中的院校。其次。个人要求是否与想报考的院校要求一致,如果不符合院校要求,报了只能是浪费机会。第三,提前批次院校一般有面试、政审、体检等要求,报考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按规定时间参加院校组织的考核。

如果不认真研究,不了解提前批次院校的情况,随便报考,如果被录取了.那就失去了进入下一批次的机会.就有可能失去最想被录取的院校录取的机会。

胡风玲:报考国关的考生除总分符合要求外,各专业对单科成绩也有要求。同肘.围关对考生的其它条件要求也高.比如我校只招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周岁以下),政治面貌要求必须是中共党员或团员,品德优良、作风正派,综合素质良好.身心健康。对考生身高、视力、体重及其它身体条件也有要求。我校在学生入学之后会进行身体复检。对于弄虚作假者。将严肃处理。

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报考专业时,一定要熟悉和掌握各校录取规则和报考条件,这些在各校的招生章程中都有体现,只有熟悉各校招生章程才能按要求报考。避免盲目性。

胡风玲:是的,2011年我校在部分地区组织面试。2011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在北京市、天津市、海南省、云南省和辽亍省五省市组织学校与当地省招办划定的面试资格线上考生面试,面试资格线、时间及地点关注学校网站或注意当地省招办通知。其他省份考生2011年不组织面试。

我校在今年组织的5个省市面试工作是在考生知分知线后组织的上线考生面试,考生笔试成绩已达到我校要求.面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质的考察。因此考生在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放松心态,充分展现个人的个性品质.注意表达内容准确、清晰.逻辑性强。面试时考生一定要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胡风玲: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体制.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均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方可毕业。我校各专业修学的总学分在170―180分之间.其中包括通识素质课学分、专业基础课学分、专业方向课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四大部分。除实践教学学分全部为必修外.其余三类课程均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约在7:3。

本校本科生的基本学制为四年.经过申请,可以提前一年修完学分毕业.或最长推迟两年毕业。

学校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部分课程。

胡风玲: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学生在完成了第一年学习后.成绩良好者。均有资格自愿参加辅修学习。目前开设辅修课程的有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按照学校规定修满一定学分、辅修成绩达到一定水平者。可以提出撰写毕业论文的申请。论文答辩通过后.可以取得学校颁发的辅修学位。未能获得辅修学位的学生.也可获得辅修课程成绩单和学习证明。

辅修课程主要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授谋。由于辅修属于本科正常学制以外内容.因此需要根据选课数量另行收取费用。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完成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困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通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人“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问。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以及潜在的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预;中国学者;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25-02

目前,国际上对人道主义干预的概念没有一致的看法,存在各种各样的界定。中国学者普遍接受新版《奥本海国际法》所表述的人道主义干预概念:“当一国国内存在着有组织的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的行为,而该国政府无力制止这类行为或干脆就是这类行为的采取者、主使者或纵容者时,或者一国政府无力或不愿承担在保障国内广大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方面的其他应有责任时,国际社会未经该国同意所采取的针对该国政治权力机构(即该国政府或国内其他政治权力组织)、旨在制止这类大规模践踏人权行为和满足该国人民最基本生存需要的强制性干预行动。根据这一概念,人道主义干预不仅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武力干涉行动,还应该包括非军事性干涉行动和非武力性(即不实际使用武力的)军事干涉行动。”[1]

一、人道主义干预理论分析

1.理论渊源。人道主义干预不是冷战后的新现象,而是有着深远的理论渊源。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西方人道主义干预和“正义战争理论”、“自然法”和“政治自由主义”有着深刻的联系。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奉行干涉主义的国家一般用“道德标准”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国际法或者标准,出于这种考虑,它们自然会想到“正义战争”观点。自然法的思想不仅是西方人权思想的最初来源,也是最先阐述人道主义干涉的法理基础,格劳休斯就是在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道主义干预的一些见解。自由主义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主张人权具有正当的道德理由,具有普遍性,为了保护人权进行干涉是正当的。

2.冷战后人道主义干预理论。目前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主要有:“人权高于论”、不干涉原则例外论、人道主义干预“合法论”、“新干涉主义”、“国家失败论”、新帝国主义论以及人道主义干预理论的最新发展――“保护的责任”等,它们正是以此为借口对他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

二、西方国家推行人道主义干预的原因

1.政治原因。西方人道主义干涉之所以盛行“有着深刻的政治及经济根源,从本质上说,是冷战后国际战略力量发展不平衡的必然反映。一方面,社会主义及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遇到重大挫折,国际战略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另一方面,美国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凸显,谋求单极世界的野心膨涨。” [2]还有就是世界某些不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种族、政治或宗教意义上的苛政或暴政,有时发展到大规模地践踏基本人权的地步,许多国家远未形成足够的国内凝聚力,其中某些国家甚至陷于大乱乃至急剧崩溃,成为“失能国家”(failed states)。” [1]

2.经济原因。“全球化的高速发展给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了现实可行性”。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的那样“我们处在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经济日益相互依存、全球化及地缘政治巨变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发展、安全和人权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 “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使得干涉的成本降低”。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干涉国可以通过媒体对涉国施加影响。“网络传播的发展还推动了民众广泛的参政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人道主义干涉。” [3]

3.国际伦理和法理背景。“20世纪、尤其二战以后国际伦理与法理的正义趋势,或者说是它们向普遍和绝对的根本伦理的某种历史回归趋势是人道主义干涉频繁出现的部分深层原因,也是当代人道主义干涉概念本身的伦理和法理依据。” 国际伦理和法理的正义化趋势,加上由此而来人权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干预权利的产生和发展,给作为一个范畴的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依据,而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不少具体的人道主义干涉往往被许多国家认可的一大原因。“支持人道主义干涉的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涉是基于自然法和习惯法的。”[4]

三、人道主义干预手段

1.外交手段。外交手段是在实践中运用得最为普遍和频繁的一种手段。普遍存在两种外交干预手段,“一类是国际法上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同时也包括国际共同代表的公开讲话、评论等方式;另一类属于共同体内的外交制裁,这种制裁一般以组织制度为基础。”[5]

2.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手段,对外实施“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人道主义干预的重要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它愈来愈经常地被美国当做最重要的干预武器。” [6]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手段显得越加的重要。

3.军事手段。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对手的衰落和自身实力的增强,美国日益倾向于草率而频繁地使用武力,借口‘人道主义干预’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付弱小的国家。”[7] 特别近几年来“新干涉主义盛行”,“强调军事干涉”已成为美国对外干涉的主要手段。

4.利用国际组织当合法外衣。在外交实践中美国虽然奉行单边主义,但是不忘运用国际组织和联盟关系当做合法外衣。例如,美国利用联合国维和行动性质的变化,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自己对外干涉披上“合法”的外衣。除此之外,美国利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盟关系,对他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北约和美洲国家组织就成为美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的工具。

四、西方人道主义干预面临的困境

1.合法性遭到质疑。中国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指出“人道主义干涉从未成为国际法所确立的概念”,“人道主义干涉往往是强国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对弱国的单方面强迫行为,显属人道主义的滥用。” [8]。因为“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原则背离、人道主义干涉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矛盾、人道主义干涉与禁止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原则相冲突、人道主义干涉是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歪曲 。” [9] 总之,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人道主义干预不具有合法性,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

2.公正性面临挑战。西方国家在考虑问题时其基本出发点是本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国家为达成某种政治利益,往往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对他国进行干涉。即人道主义干预并非为“人道主义”,而是为某些大国的私利。即西方国家实施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往往想借“人道主义”之名对他国进行改造和组织,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秩序,这严重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发展。

五、人道主义干预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践踏国际法准则。人道主义干预者对他国进行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不仅违反了“”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也是对国际法的严重蔑视。例如,作为人道主义干预之一的新干涉主义,不仅对国际法的实体和程序构成极大威胁,而且践踏了联合国。

2.世界和平的大敌。“人道主义干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范围的民族问题或人权问题”,“反而使一些国家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国际化,将助长世界各地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气焰,容易造成一些国家内部分裂、恐怖主义盛行,干扰、破坏了一些地区和平进程和一些国家内部的和解进程,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11]使预国陷入“安全困境”。

3.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人道主义干预过程中,经济制裁、军事干涉往往成为人道主义干预的主要方式,这就严重破坏了涉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遭到破坏,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4.阻碍了多极化进程。人道主义干预为一些大国借口“人权”、“人道”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乃至发动侵略战争,推行极权主义打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使世界局势中战争和不稳定的因素上升,不仅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的大好趋势,也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六、人道主义干预需要一定的国际规制

1.干预理由正当。干预要有正当的理由,即一国国内确实存在着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的行为,而该国政府要么是这类行为的采取者,或者对这一行为不进行制止或无力进行制止。“动机的正义性才能体现干预的善意性”[1]。

2.干预主体应具合法性。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联合国才是人道主义干预的合法主体,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这种权利。 “联合国(以及充分尊重联合国权威的全区域性政府间政治组织)是唯一合法的干涉权威” [10]。

3.避免手段武力化。“军事手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在国际干预问题上,外交努力、经济制裁等非军事化手段往往比军事手段更能奏效。” [14] 因此,“武力的使用只能当做不得已的最后手段。”而且“武力的使用必须适当,亦即使使用武力的数量、种类、烈度、对象类别、地理范围和持续时间要有分寸。” [1]

4.干预效果利大于弊。“人道主义干涉的预期利弊,必须要求前者大于后者。” [10] 也就是说“从干预结果上考虑,应努力体现有效性,即实现正义的干预动机。” [10]避免给预国带来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参考文献:

[1]时殷宏,沈志雄.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严格限制―― 一种侧重于伦理和法理的阐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1,(8).

[2]范跃江.新干涉主义与中国安全[J].太平洋学报,2000,(3).

[3]罗观,刘波.试析人道主义干涉的两难困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6)

[4]罗观.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道主义干涉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姚文.人道主义干涉的困境[J].法制与社会,2006,(11).

[6]叶三梅.论冷战后美国的人道主义干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马建勋.谈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及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4).

[8]王铁崖.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卷[K].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 482-483.

[9]崔健.论人道主义干涉的非法性[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上一篇:项目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热点分析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