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的教学障碍及其突破路径

时间:2022-10-17 09:32:45

探究小学数学的教学障碍及其突破路径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是开发智力、形成系统有效学习模式的开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十分重要。小学教学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要从娃娃抓起、从源头突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应。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探寻时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助力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障碍;突破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改革接踵而至,教学改革也跟随改革的步伐不断拓展与深化。时至今日,教学改革已不断延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成绩,解决了不少陈旧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病与问题。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给教学改革带来很大阻力,改革之路漫长而又艰难。

一、时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障碍

1.教学目标模糊,课堂利用不充分

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是教学课程得以顺利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引导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之一,如果其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那无异于大海捞针、浑水摸鱼,课堂知识无重点、教学内容不系统,从而会导致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应该掌握哪部分知识,学一点丢一点,对学生学习有害无益。

2.教学内容单一无创新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首要工具。课本知识是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是掌握更深知识的跳台。因此,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但如果仅仅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带领学生学习课本,更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课堂知识与见识的角色。而现下数学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这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3.课堂氛围不高,学习兴趣低下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指引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灯塔,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兴趣,才能对课堂知识产生好感,才能更愿意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课程成绩。现在大多数的数学课堂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任务、学生做任务,学习氛围如死水一般。不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大敌人,但如何改善现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障碍的方法与路径

1.明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时间

教学目标是教师用以实施课堂教学的手段,是重要的教学工

具,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加以明确的内容。教学目标既有固定性又有灵活性,需要根据课堂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框架明晰、内容丰富、重点简洁等特点,较易制订明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之初,安排较容易的教学内容,使其易于接受;在教学中途安排难度较高的内容,丰富锻炼其学习与思考能力;在学习期末,安排综合巩固知识点的课堂内容,巩固学生所学,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成绩。这样分阶段安排教学目标,有助于利用小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接受能力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丰富教学内容,适当补充教学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需要改观。针对这一弊病,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一定难度与数量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对于一般学生,教授正常课程即可,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再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授课情况适当增加一部分数学知识,比如试卷、奥数题等,来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

3.提高课堂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与幸福感,从而会使其爱上课堂,爱上学习。小学生都充满了无限的朝气与活力,因此他们需要在充满活力与乐趣的环境中成长。由此可见,课堂氛围对于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具有很大作用。提高课堂氛围不仅需要教师的带领与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配合。教师应当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将一字一句讲述与板书教学知识点转变为形象可见的事物,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动头脑”。

参考文献:

李生菊.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26).

上一篇:高职院校校企对接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支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