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生活化的链接与交互——数学活动课

时间:2022-10-17 08:27:39

数学课堂生活化的链接与交互——数学活动课

摘要 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开设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改的新课题,其功能和旺盛的生命力已在教学实践中显示出来。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活动课开展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学科活动课程的设置是一个重大改革,是对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一个新突破,是正确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一个新方法。我们应该做开展数学活动课程的有心人,认真开设好数学活动课。

一、正确对待数学活动课,加深认识

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重知识的学习、探究过程,而数学活动课重如何应用已有知识结构。课堂教学以室内授课为主,形式较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活动课所受局限少,形式多样。活动课的优势显而易见,选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用学生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拓展数学活动课形式,深入实施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开设不同特点的活动课。

故事活动课。可以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学习数学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故事,蕴含数学知识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等。由老师学生共同收集,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自己讲。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祖国、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品质。

游戏活动课。这种活动方式比较适合低中年级学生。用游戏的活动方式可以很好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同步增长的教学目标。它融学科性、娱乐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好的数学游戏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设计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低中年级学生思维具体形象化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设计数学游戏的环节,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活动过程。成功的游戏设计应该把学生引入求知的活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

在执教完一年级课程《元、角、分》一单元后,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班级内上了一节“我当小小售货员”的活动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分成几个小柜台,货架上出售的是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小文具,每人手中发一些元角分的“纸”币。全班同学分成几组,轮流做售货员,其余组员扮演顾客用纸币买文具。通过整整一节课的游戏,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及三者间的换算,学会如何计算简单的元角分加减法。

三、遵循数学活动课规律,正确评估

要认真抓好活动课的开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教研部门应对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活动课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正确评估。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活动课教学目标之一。活动课中,教师要创设情景,激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发展学生个性。

2.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课中,教师应组织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展个性特长,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合作,在研究教学问题中受到启迪,潜在智能得到开发。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有趣的数学材料,在学生的自主参与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4.指导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培养学生进行有趣、自主、积极思维的同时,应使数学知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和在探索中发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自主活动中,应使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形成、巩固和发展,逐步增强民主、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向往美好、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6.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应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与能力都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要使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数学活动课是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课题的引进要有趣,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乐、有所得。活动中要创设欢乐的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由活动而生动,由生动而灵动,使数学活动课动起来。在这种愉快的情境中求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理想的课堂。

上一篇:要注重语文的词语教学 下一篇:小场地体育课的开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