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起来,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2-10-07 11:15:00

教学活起来,课堂更精彩

摘要 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学生需要新的教育。新时代的教师应以新课程为指导,注重结合实际,将数学课上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效率提高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摆在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打造一片生动、活泼的学习园地,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乐学、善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共识。下面,我结合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趣设悬,让课堂导入活起来

对小学生而言,传统的讲授法已很难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和认知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在情境中玩着学,而且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提示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通过情境设置中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出示制作工具,然后直接让学生讨论:准备做什么?选择什么工具?怎么做?如何分工?经过讨论,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这时再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个轴对称图形,于是各种方法相应而出。有的学生将纸对折用剪刀剪出了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在钉字板上用皮筋拉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然后将纸对折的方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数学问题得到了创造性地解决,既引发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添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情境创设来引入新课,通过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带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二、置疑引论,让知识探究活起来

当学生有了疑问,自然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而如果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得到的只是一时的豁然开朗,而没有形成知识的构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如此,当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以“长方形面积”教学为例,教师首先以幻灯片形式呈现学校操场图像,然后提出问题“要求操场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帮助不同小组解决讨论中遇到的困难。其中会发现,学生对求长方形的周长很熟悉,但是对于求面积较为生疏。此时教师以周长作为引导,学生很快明白了可以通过求周长来求得长方形的面积,由此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其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最近发展区,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想要知道而不知道时给予引导,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三、以用促练,让巩固练习活起来

就小学数学而言,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加之小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后以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而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但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也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利息和利率”教学为例,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银行利息的相关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来编辑数学应用题。很多教师都认为这种做法是浪费时间,学生也没有能力去自己编应用题,还不如直接出题给他们做。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小学生还小,但他们已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只要教师善于指导,学生是能够完成相应任务的。上述的案例中,虽然很多学生教学后按教师要求收集了数据,但却不知怎么利用这些数据来编辑应用题。课堂上,教师先问学生银行利息的收支情况,通过问答形式的组织一个应用题,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学习效率也自然得到了提升。

四、求异创新,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师在数学课中要让学生多一点求异思维。鼓励求异,学会创新,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坚守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发问,以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一道例题:15-9=?我很注意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先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索。有的学生用破十法,先算10-9,再算1+5;有的拆减数,把9拆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还有的利用学具小棒,一根一根去数来减,做到方法多样,人人参与。这时老师再安排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最终选择出较简便的方法。

上一篇:捕捉生活点滴体验设置课堂有效留白 下一篇:要注重语文的词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