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需求论文:农业发展回顾与需求透析

时间:2022-10-16 10:57:36

农业需求论文:农业发展回顾与需求透析

作者:陈永杰 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向国内外市场、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发展需求,使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需求模式呈现多元化分布,摆脱了仅仅依靠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的单一生物技术改造模式,逐步形成多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农业格局。随之产生的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形成逐步规模化、专业化等等,对现代农业技术形成强势需求。但遗憾的是,科技的研发不能很好地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甚至严重脱离实际现状。特别是辽宁部分欠发达地区,出现实用技术尚存而供给短缺局面。这些均给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区域布局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要点

由于区划不同、地域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等主客观因素,致使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因素不同而形成的主要农业区域对农业技术需求差异的特点。1、第一类是大中城市郊区、沿海沿交通要道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需求。这类区域的技术需求特点是对劳动和土地的高度替代,逐步向资本密集型过渡,比较典型的是设施农业、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农村新能源产业、休闲农业产业等农业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如辽河平原现代农业优势区、沈大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沿海大道高效农业经济带等“一河两带”区域中的产业技术。2、第二类是辽宁中北部粮食产区和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地区的技术需求。这一类地区土地生产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将会造成边际收益下降及环境资源恶化的结果;此外非农就业比率相对较低,过剩的劳动力拥挤在日益减少的土地上,因此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所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低耗高效和资本节约型技术成为这一区域的主要技术需求目标。如在中部的粮油主产区对高产粮油生产技术的需求等。3、第三类是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技术需求。这类区域由于土地生产率低下,因而劳动生产率亦较低,所以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土地生产率是主要技术需求方向。如西部地区加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中秸秆生物反应堆、节水灌溉、无纺布育苗等的实用技术需求等。

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需求特点

以高度资本替代和劳动替代型技术模式为主;欧洲、日本的家庭农场农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但比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大得多,资本高度密集,技术选择也趋向于劳动节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的保护。发达国家的农业与辽宁农业相比较,前者以劳动替代型技术为主,后者以土地替代型为主。因此,在具体技术指标衡量上,不能像以前那样,以化肥、农药单位面积投入量已超过世界平均值,且已成为现实问题,而机械投入量又远远不足,而这一较大差距,又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农业科技发展上,不能趋附于发达国家的模式和经验,而应着眼于辽宁实际现状,确定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辽宁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88亩,农业劳动力人均不足10亩,粮食作物及主要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出量均大于全国平均值。农村劳动力过剩是显而易见的,而城镇吸纳能力较长时期很难承受,且耕地数量的逐渐减少又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农业技术需求重点应该是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的,同时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应用要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同步,不宜超越,免得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科技需求建议

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已上升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层面上来,因此更有必要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市场化、组织化、机械化的农业工程建设,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更要以此为根本,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提升农业科技含量。1、构建起一支精干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是科技支农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基础保障。单就目前来看,国家、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基本健全,但还应在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投入保障水平、加快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的人员更新和知识更新、加快建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能做到“在其岗、谋其职、尽其责”,使这支队伍能高效推广、实效推广,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基础要求。2、深入研发有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种养技术、生物技术、农机技术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从行政角度,应构建农业科研立项,评价和激励新机制,扩大农业科研自,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调;从技术角度,研发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进入农业生物质循环系统技术,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加速研制新型控(缓)释肥、生物肥、专用肥,提高养分(有机和无机肥)利用率。这些都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本质要求,以保障新时期全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强基础设施建设,多头并举提高效能生产。采取发掘与引进相结合、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提高品种生产潜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创新适应国情的设施、养殖、园艺、绿色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技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土地生产率;积极研发轻型、简化、低耗、高效等资本节约型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搭建平台,以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整体水平。应推动科技创新相关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做好科技成果标准化立项工作,推动新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核心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提升国际竞争优势。5、调整结构模式,用标准化建设来创新技术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应用于科技创新是一项新的诠释,标准的不断更新,能够引导和促进科技力量加快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加速产品换代;标准推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刺激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推动科技进步。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对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进行管理和评价的科学性,提高科技资源的管理和运用的有效性,提高科研、生产、消费等方面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从而,有助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科研动态、了解生产需求、优化科研管理。以此来积极研发适宜农户应用和种植业与养殖业兼营型技术体系,以利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和土地生产率,从而加大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力量。

上一篇:科技发展论文: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简述 下一篇:农业服务论文:国内农业服务模式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