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时间:2022-10-16 11:20:57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摘要]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范跑跑”等流行语不断涌现,被人们反复套用、化用,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其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关键词]网络 流行语 解析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

一、网络流行语的外在特点

1、简洁明了,易记易传

一般讲,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语的切中要害又简洁明了的语言特征不无关系。根据语言交流的经济性原则,网络流行语一般只有3―6个字,句式简短,很少运用长句子和复杂句式,易记易传。在海量信息潮涌和注意力经济主导的网络语言环境下,语言经济性原则被发挥到极致。

“做噩梦”、“躲猫猫”和“俯卧撑”仅3个字就简洁凝练地完成了对新闻事件的命名,直指这三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官方解释中的蹊跷之处,并且将轻松平常的做梦、游戏、运动与沉重的死亡联系起来,形成极大的语言冲击力;“周老虎”将陕西华南虎照事件简略为3个字,轻松涵盖了其中繁琐的事件过程、复杂的人物及其行为,俨然成为含义丰富的新谚语。以“范跑跑”为汶川地震中落跑老师范美忠命名,“跑跑”二字极其简单,幼齿化的叠字形式还带有几分嘲笑和恶搞的味道。借用简约凝炼的流行语,网民参与相关新闻事件的讨论时,不需多余的解释说明,就可简单指称,提高了交流速度,符合网络追求高效的交流习惯。

2、标新立异,但俗奇巧

新异性是网络流行语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旧有词语的变异新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如“打酱油”在网友的追捧下竟然被赋予了“漠不关心、冷跟旁观”等全新含义,并衍生出“酱油党”、“酱油男”等一系列词汇;一是突破常规语法限制,活用词性和句式等,造成奇崛的陌生化效果,比如网络中很流行的“副词+名词”句式,“太CNN”、“很老虎(虚假)”、“史上最牛……”等。网络提供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空间,网络流行语松脱了传统书面语言的束缚,往往构思奇巧,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同时又具有坊间俗语的亲切感,朗朗上口,雅俗共赏。

3、反讽隐喻,富于张力

“躲猫猫”、“做噩梦”、“周老虎”等流行语经过网友机智的加工发酵,已经变成了意味深长的反讽和隐喻,富于语言张力。人们使用这些流行语,既在谈论相关事件,又脱离相关背景,泛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谈笑戏谑间充满了讽刺的意味。隐含着网友对某一现状的不满和批评。如呼唤真实诚信时说:“不做周老虎。真相拒绝躲猫猫”等。

4、复制简便,类推性强

网络流行语往往结构灵活。词意泛化,预留了很大的互动空间。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上任意复制、戏仿,灵活套用,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和互动积极性。如在“很黄很暴力”和“很傻很天真”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很×很××”句式,这一韵律跳动的开放句式被广泛化用于各领域,如“条款很黑很霸王”等。而“躲猫猫”、“俯卧撑”等固定的词语也被活用于很多场合,如“涨价方案还在躲猫猫”、“俯卧撑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等。类推使流行语的所指一再变幻、延迟,如此使用语言符号不单是为了表达意义,更是一种借由能指与所指的语言玩耍,说者和读者共同分享再创造的乐趣。网友乐此不疲地将流行语辐射到各个领域,游戏式的互动中无形扩大了事件影响,也延续了流行语的生命力。

二、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内在动因

美国学者布赖特(J.B.Pride)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程度不可谓不激烈。截至2009年4月18日,工信部最新中国网民人数为:3.16亿,占中国总人口的24%,仍然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情权、话语权、注意力等重要的社会资源正在被重新分配。在中国大陆传统媒体监管较严的情况下。网络被当作相对最自由最草根的平台。越来越多地主导了舆论的方向。网络流行语爆发就是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语言系统共变的产物,其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动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观照现实的热情。

近年来,通过网络传播引起关注的社会事件激增,而且几乎每一个热点新闻事件都会催生出一个或多个网络流行语,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重要方式,流行语的风靡本质上是一种无法阻遏的对公共空间和民利的社会性集体呼唤。因此流行语现在几乎成为网络民意的风向标。

2、年轻人的参与热情。

网络流行语的频发也与中国网民结构有关,流行语的语言特征迎合了网民主体的心理需求。根据CNNIC历次网络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十多年来,中国的网民群体急速增长。但35岁以下的网民一直占网民总数的80%以上,35岁以下中青年网民是网络流行语最重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年轻群体处于生命的活跃期。对社会变化感知敏锐,想象力创造力强,并且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叛逆性,网络流行语的新异简洁、讽喻戏谑、互动空间大等特点契合了他们创新求变、颠覆传统、主体参与和游戏的心理需求。

当下中国社会。青年人处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挣扎中。生存焦虑感和角色归属感并存,心理上既要追求真我个性又渴望得到认同。因此他们主动创造新奇反叛的流行语。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期望凸显自我;另一方面又常常将流行语作为群体标签,从众跟风使用,标示自己“网络达人”或“愤青”的身份,以获得一种“彼此同在、心领神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他们出于“使用与满足”的动机做出使用或不使用某个新词语的个人选择,这些选择不断累积汇合,就决定了哪些词汇在网络上流行或消失,也决定了它们的生命周期。可以说流行语是反映网民社会心理需求的集体作品。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了一种叛逆、浮夸、去中心和玩世不恭的社会心态,反映了这个时代大众化、娱乐化的审美情趣,从传统内敛文化到这种社会心态的转变,在中青年网民群体中最强烈地表现出来。

3、草根文化的网络基础。

网络的去中心化、匿名性和互动性为流行语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和技术条件,加速了新词产生和扩散的生命周期。通过简便的点击、回复等操作,网民就可以迅速而广

泛地制造热点、传播流行。网络使流行语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态势。从前口口相传的流行语,其孕育和扩散过程可能需要几年。但网络强大的复制能力和传播潜能,使流行词朝夕成熟、转瞬远播。

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观照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就像狂欢中向百姓开放的“广场”。匿名性使权威界限消融,中心和边缘变化。草根网民获得空前的表达自由。在网络这个“熄灭了灯光的舞台”上,各种被压抑的语言行为呼啸而出。网络流行语,某种程度上就是巴赫金所谓的“杂语”:高下混杂、专事骚扰、擅长破坏。这种草根群体热衷的网络杂语狂欢,不单单抵制官方话语的大一统纯化努力,而且造成了语言自由转义的欢闹场景。网友在玩游戏一样地随意转义、拼贴、戏仿中,体会到了藐视、突破和颠覆既有语言权威带来的快意,呈现了一种推崇个性、平等和自由的现代草根文化。

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意义和社会价值

网络流行语引起一些语言学家的担心,认为这些语言近似“网络黑话”,粗鄙而缺乏规范,“会否冲击传统语言秩序”,要求规范网络语言,净化汉语环境。而大多数网友则对流行语肯定有加。将流行语的风行看做“庶民的胜利”。究竟我们该怎样看待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意义和社会价值呢?

确实,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思考本质上就是使用语言,当人们习惯于这种戏谑的语言及游戏心态,可能会逐渐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流行语大杂烩”近于后现论家伊布尔・哈桑所谓的后现代“中断反讽”。即泯灭了基本原则和范式后多重性、散漫性、荒诞性的游戏表达,长此以往,也许会累积并塑造一种娱乐至死、政治冷漠、反理性的社会心理。在“躲猫猫”、“”(嘲弄网络反低俗化的变体脏话)、“河蟹”(和谐)等后现代语言游戏中,任何神圣的东西都可以被戏弄和篡改,政治热情和对公共领域的追求有可能被游戏化的、娱乐化的文化体验所遮蔽,所以针对某一社会事件的网络讨论铺天盖地,流行语异常火爆,但是实际情况也许是“宽度达1英里,但深度仅1英寸”。照目前的情况,网络流行语虽诞生于对现实社会的观照,然而大多数网民已经不再持有精英式重建精神家园的使命感。一些学者承认互联网不是预想中的乌托邦式的公共领域。在狂欢的造语运动中,比言辞准确纯正更重要的是网络上人们自由言说、解构权威的话语权利。但是笔者认为上述理由不足以让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抱持简单的“道德恐慌”态度,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情境中,网络民意的政治作为尽管偏离精英们的期待,但考虑到传统媒体的舆论一律,网络流行语即便缺乏深度和严肃性,但作为松动舆论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也是值得肯定的社会前进动力。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汉语言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它的产生和传播符合现代社会现实,其存在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在世界各地都有网络流行语、网络俚语现象,它已经成为精神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宣泄情绪、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大陆的网络流行语和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事件高发,负面情绪累积,因此在政治领域的流行语喷吐量最大,多是“准公共参与”的语言游戏,这种语言游戏客观上促进民主的公共空间的拓宽,另一方面充当了“社会情绪泄压阀”。无意中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再者,网络流行语是社会集体意志约定俗成的产物,蕴含了大众普遍的爱憎情绪和价值判断,甚至成为一种大家彼此心领神会的认同标签。因此,流行语现象很难以个体意志或政党意志为转移,虽然存在网络敏感字词屏蔽等规范技术。但事实证明,网民不但发展出字母缩写(如zf指代政府,xz指称)等反语言规范的策略,而且会激起更猛烈的心理反感和语言抵抗。

实际上,网络流行语大多生命短暂,网络技术加速了新词语的诞生和传播,同时也缩短了词语生命的周期。一哄而上的跟风以后,新鲜感消失,网友注意力转向更新鲜的事件,一些词汇无须规范,自会因使用减少而慢慢消亡。而有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并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功能和生命力的。可能会变成集体记忆的一部分,经过沉淀,词意和用法逐步明确下来。成为汉语言系统中固定的常用词汇。

总之,伴随新闻事件诞生的网络流行语现象,是一种无法回避和规范的既成语言事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遵循网络传播和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漠视其存在或试图强制规范,都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上一篇: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下一篇:QQ群传播中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