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要深研文本举隅

时间:2022-10-16 05:49:09

语文备课要深研文本举隅

摘 要:语文教材文本因其散发的广泛的人文性、可以借鉴的文学性也是多角度的,因此只基于《教师用书》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做到课上导引的生动、灵动,丰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多角度的汲取来自文本的滋养,作为教师深挖教材十分必要。

关键词:角色转换;精到研究;举隅;妙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09-01

当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自觉的进行了角色的转换。教师作为主导 ,学生作为主体固然十分重要 ,但二者如果缺少了教材这个“凭借” ,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语文教学的三维结构体系就会散了架。因此说 ,对教材的精到研究 ,对这一“凭借”的深层把握 ,对“凭借”的巧妙导引也至关重要。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长期稳步开展,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语文学科。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研究得不深入。下面结合课例谈一谈研读文本比照搬教参更重要。

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本真含义,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不深入研读,不广泛的查阅资料,拓展对教材的理解,就不能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人教版旧教材的《谈骨气》一文,都认为是典型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用三个事实论据证明了这一论点。但你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说不通的。三个事实论据是紧扣孟子的话解释怎样做才是有“骨气”,它们若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我举出三十、三百甚至更多诸如等卖国贼的例子, 是不是可以更有力地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没有骨气的?这是典型的教材理解错误。

再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一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教师用书的分析并不准确。我们不妨回到文本体会,这里幸运的人指的是我,不幸的是老王。那作者为什么愧怍呢?这是全文的主旨。 首先我们想老王因为什么要感谢杨绛呢?文章并没有说出,老王和杨绛都明白,就是读者不明白。试想,既然感谢,一定是杨绛帮助了老王,而且这个帮助让老王感动得临死之前,不当面感谢都不会瞑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研读文本:“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大家想想,杨绛给老王钱不是一次了,自然不是香油鸡蛋的钱,那是什么钱呢?我们再往前看,“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里我们看出老王病了好几个月。那么生病的这几个月,又要生活,又要花钱吃药,那老王哪里来的钱呢?我们再往前看,生病前老王的生活很艰苦,尤其是载客三轮被取缔了之后,他仅凭着我们一个主顾,勉强维持生活;他孤苦无依,“没什么亲人”,周围的人不可能会周济他,那么他的钱哪里来的?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显然,老王生病其间,杨绛一直在周济他,为他治病,维持他的生活。再回过头来看老王拿着香油和鸡蛋来表示感谢就顺畅了。作者给他的是一直托人给他捎的治病的钱,“你既然今天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杨绛领受了老王的谢意,老王接受了杨绛的帮助。但作者并没有在文章说这些内容?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就是杨绛,她不想炫耀自己对老王的帮助。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杨绛真心的帮助了老王,为什么还觉得“愧怍”呢?体会下面“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这一段,作者为什么把老王描写得如此恐怖,甚至有些残忍,比如:“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作者真实的描写了老王当时的状况,是表明当时自己被老王给吓坏了,所以连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这个基本礼节都给忘了,而且给完他钱,“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就这样给老王下了逐客令。作者为什么会被老王吓坏了呢?联系我们生活实际,比如家里有老人要去世的时候,守候在身旁的亲人,肯定不会害怕。那么作者为什么害怕呢?作者对老王的感情只停留在对老王不幸的同情的高度,并没有把老王当成亲人。而即将离世的老王到作者家里来,除了表示对作者一家的感谢之外,更多的是想临死前得到一种家的温暖,而他觉得能给他临终关怀和温暖的只有杨绛一家人,但老王并没有如愿以偿。可见作者愧怍的原因是自己只给了老王物质上的帮助,但没有给他精神上的温暖。分析到这里,句子理解了,全篇文章也自然理解了。备课时教师若只看教参,不深入研读文本,无论如何都不会真实准确把握本文主旨的。

举隅并不是对《教师用书》的吹毛求疵,要想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只听任《教师用书》的做法就是对工作的怠惰。作为一名教师,多对教材以外的精彩文本进行“素读”,即在不借用任何参考资料的状态下阅读,从文本的人文情怀和文学性多方面进行独立而有见解的思考,再借助于相关资料丰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就能够逐步练就“打铁尚需本身硬”的功力。最终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教材文本中去,才能让教材文本这一“凭借”得到生花般的妙用。

上一篇: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下一篇:新时期初中语文优质课堂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