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2:10:47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李想小朋友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

a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下面我还是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们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我又创设了情境:老师成了“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同学,今天却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齐。接着就请三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还是以《三只白鹤》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再如我在教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班骆吉祥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道路中,教师要适当地为学生的阅读提供独立的空间,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也要学会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不要硬性地要求学生一定去阅读名著。由于不同的人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阅读兴趣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说,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益的阅读素材,都可以鼓励他们去读。例如,大部分的学生对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不咋感兴趣,他们热衷于惊异、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等的作品,比如说《奥秘》、《小小说》以及一些《科幻世界》等杂志,这些都以其新奇的内容吸引了大部分的高中生。此外,《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也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清新隽逸的风格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也有很多学生比较喜欢看漫画,这也就提醒教师或者是家长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禁止,只要是对他们身心健康的都可以放心让他们去看、去读。要在“开卷有益”的大背景下,让学生都能够自主去选择,愉快地读,尽情地享受自由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则。对一些新课文,就可以鼓励或者是积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比如说默读、速读,也可以边自读边旁批,或者是以小组的形式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运用一些参考书、网上资料进行合作探究阅读等。例如,在学习《黄山记》这一篇文章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篇颇具挑战性的作业:《探寻旅游景点———黄山》让学生去完成,要求学生们要“运筹帷幄”(呆在学校),却能畅游黄山。有些学生借助上网查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资料、下载图片,有些学生甚至打电话向自己去过的黄山的亲朋询问,学生一群一伙地讨论开来,气氛也非常的活跃、融洽。学生们也都能够在这种相对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收获良多,学习效率提升了,他们也就会开始享受知识的乐趣了。

三、在品诵积累中培养学生自我理解能力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经过自学的方式可以把文中一些自己较为喜欢的词句用笔画下来,或者是做摘录,牢记文章的一些较为精彩的部分,并且说出自己喜欢这些词句的理由或是对这些词句的感受,也可以对文章中的重点或者是精彩的词句的意思进一步做出自己的解释,加深自己的印象。此外,学生也可以把阅读中积攒的语言信息、语言材料储存积累起来,为是写作积累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累素材。例如,在探究《再别康桥》这一文时,这是一篇体现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的传世佳作,比方说第一节中就用了三个“轻轻的”为本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第二节中则借用岸边柳树的倒影倾吐对感情的眷恋。第三节中则借用了康河的水草表达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诗中的第四节则描写了榆树下的青潭以融情入景等等,诗中的最后一节则和开头相呼应。很多学生都能够在反复诵读中做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并且还能够说出自己喜欢这首诗的理由。诗中的很多语句都能够独立地构成一幅幅画面,而且都是一幅幅富有流动的画面,给人一种较强的立体感。这首诗也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诗人徐志摩诗歌的特有风格,尤其是淡淡的忧愁的离情别绪,更受学生们的喜欢与欢迎。学生在朗读欣赏中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技校生语文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整体的阅读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阅读教学时,需要语文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意识,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学完《春》之后,引入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写景名作《绿》,清新、优美的语言立即吸引了学生,大家边读边做批注,感情投入。在讨论、发言时,气氛热烈,时时有精彩的分析出现,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真的成为了一种享受。

其次,重构教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问题上做到两个“学会”:一是学会重构教材,二是学会用批判的精神对课程进行改造。而类文拓展阅读,正好践行了这两点要求。类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大量的优秀类文———名家作品、经典作品、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等,对课内教材进行补充。这些优秀作品,会大大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给语文教材注入许多新鲜而富有活力的元素。而传统的语文课堂,都是一个学期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来转,讲的、学的就是这一本书的内容。而这一本书,学生可能三星期、一个月就看完了,课堂上再翻来覆去地读、讲,学生往往会觉得很没劲,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语文、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这种情况下,优秀的类文,新鲜的补充教材,无疑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读下去,读下去,而阅读的兴趣也许就会日益深厚。如我在领着学生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绿》之后,又推荐阅读他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后来发现有的学生开始阅读《朱自清散文选》《朱自清传》等,不能不说,类文拓展阅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第三,探索类文阅读方法,改革传统教学形式类文拓展阅读的教学需将课外优秀作品纳入课内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阅读量。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课内教材的学习,又要拓展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探索新的类文阅读教学方法,合理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语文科目教学过程中切实可行的做法是:1.提前备课,做好计划,合理安排课内文章及所选类文的授课时间,避免出现时松时紧、时断时续的现象。2.上好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学生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大胆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3.阅读形式要适时创新、变化,有的作品可作为精读篇目,如《绿》;有的可作为拓展略读,如《济南的冬天》学完后,《一些印象》中,关于“济南的秋天”的一部分描写也很精彩,可作为比较阅读;有时也可利用一两节课,进行类文集中阅读,如写人的文章《我的母亲》(胡适)、《母亲的河》(尧山壁)、《写给母亲》(贾平凹)等。4.课内阅读牵头,课外阅读补充,如学完《长城谣》后,推荐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七里香》等诗歌。布置课外阅读篇目时,要任务明确,做好监管,避免放任自流。5.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活动促阅读。如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学生做经典诗文专题讲座,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从教者善于从实际出发,善于更新观念,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

当然,类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止这些,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更需要为师者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精讲多读,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还原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果类文拓展阅读能够成为一种常态教学形式,那么,达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量也许就不再遥远。

作者:徐水仙单位:保定市乐凯中学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四川德阳市进行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法的探索,推出了“群文略读记录表”、“五步教学法”和“画知识树”的教学策略。“五步教学法”的操作模式,即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从提出至今不过十年左右,而且使用者和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实践研究尚显不足。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

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精选文本,按题材、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作者合理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厘清概念,发展技能,获得阅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交流中提高。我们的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而且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于阅读能力而言,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阅读反思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短时间内提取信息的信度和速度,利用、加工信息的效度。真正使语文学科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得力工具。

正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在发言中所说,“群文阅读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儿童阅读的希望之光,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思想来打造阅读课堂,将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理念,进入课堂教学,必将掀起了一场语文教学的变革。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纲”就是指文章中能总领全文或对全文内容有概括和暗示作用的语句或词语,“领”就是指能统领一段或数段并对段落内容有概括作用的语句或词语。提纲挈领就是抓住或概括出最重要、最关键的语句或词语,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法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抓主旨句段,提全文之纲。对全文内容具有提示或暗示作用的主旨句段一般在文首或文尾,当然也有在文章中间的。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辨识。二是抓过渡句段,摘提示、概括之句。通过对这些句子内容的分析理解,取各句之要领,概各句之精髓。三是归结要点,确立中心。将从文章中摘录的要点聚合在一起,归结出文章内容大意,从而确立自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把握。

二、优化方法,概括要点

概括是指用简约、明白的语言把众多的人事景物的共同特点或众多的事件材料之要意归结起来。要点就是指文章具体的内容精要,即文章中或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总结出的概括要点的实效方法有五种。一是摘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文章中或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往往镶嵌在主要语句之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尾或中间。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加以适当梳理即可。二是合取法。一篇文章,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通过简略的修改再把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三是舍取法。每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的。有时需要我们根据要求分清主次,加以辨别与筛选,概括出多个方面中主要的一面的内容。四是提取法。有些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中并不是明显显露在那里,而是需要我们去阅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才能准确概括出来。这就是提取概括法,简称提取法。五是复取法。所谓复取法就是复取概括法,是指在概括过程中用各种概括方法或概括时要借助于辨别、筛选、参照、分析、归纳等多种思维方法。这种概括的过程和步骤比较复杂,要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反复提取,不断提炼,才能达到要求。

三、快捷检索,提取信息

提取信息就是指在阅读分析文章的过程中,筛选和整理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材料。检索提取是运用求同法和求异法等思维方法从阅读材料中不断排除其它材料的干扰,准确而迅速地将所需要的信息材料检索出来的能力。其方法如下:一是抓关键词。关键词是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时必须重点突出的地方,突破口选准了,语句含义的揣摩与理解就事半功倍。二是探查语境。对语句的理解不能脱开具体语言环境的话题。语言环境有时是相邻语句或段落,有时却是很广的,可以扩展到全文或标题、注解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这些内部语境,也可以扩展到文章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外部语境。即我们常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三是体味语言。

精心体悟文学语言的准确、鲜明和生动的特色,不脱离语言而去架空分析作品的主题。从不同表达主题、表达方式作揣测领悟,深入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四是分析作品内容。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有准确而完整的把握,可以理清其结构,可以揣摩其意境,可以领会其形象,从而对作品主要的思想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艺术成就及价值有一个基本甚至是深入的掌握。要从作品的结构层次入手,理清各层次的内容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注意作者为了衬托主体部分而怎样安排开头和结尾,段落之间是如何起承转合,全文是如何并列、或递进、或总分的,点题的地方何在。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关键词模糊理论阅读教学模糊性恩格斯当年曾预言,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数学的介入。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其科学化的实现应当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有机统一。美国学者B·S·布洛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运用统计数学的测试方法,将教育目标分为认识、情感与技能三大领域,并将每个领域又具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无疑为把握阅读教学的精确性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照系。然而,教育目标分类学又并非绝对规范化,它也就给阅读教学的模糊性留下了一片空白,这片空白有待于模糊学理论来填补。近三十年来,模糊数学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的统计数学的不足。它认为,对待“集合”运算,凡是在普通集合、一般函数中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都可以另辟蹊径从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中寻求新的出路。普通集合只解决是与非的矛盾,模糊集合却解决是与非这种属于程度的高低深浅的矛盾,而隶属函数则是描述是与非这个对象隶属于一个集合的变化状态。因而,模糊理论超越了简单的是非二值逻辑,它运用的是深刻复杂的多值逻辑。阅读教学所具有强烈鲜明的综合性,类似于数学中的“集合”。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该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一样,更多的采用隶属函数的“描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认识与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模糊识别方式,不断丰富阅读教学实践。

作为言语作品的文章,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将意转换为言之后的作品。然而,只有纳入到教学程序中,文章才成为课文,具有教学的意义。所以,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由言求意的言意转换的行为,即将作者的文章还原为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在将言还原为意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某些言语作品的非精确认知与理解。例如读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为什么会是老水车?为什么纺着疲惫的歌?歌怎么会是疲惫的?“我”为什么会是刚挣脱蛛网的理想?神话的蛛网又是怎样一幅具体的图景?这里边难以穷尽,大有文章可做,做得越多越细,则越难以刨根究底,证明读者仍未最后感觉到它究竟表达了什么,仍未真正捕捉住隐藏在言语幕后的内蕴。教师提供一个或几个答案让学生对这些诗句所蕴含的真正的意进行“是”或“非”的简单判断,总是难免给人一种雾里看花、隔山观火之感。但阅读教学终究是引导学生由言求意,怎么办?只有借助于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的方法,求取近似值,将这些诗句视为从历史、现实角度对“我”与祖国割舍不断的血肉的整体,让人去感悟、去意会其深长悠远的韵味,不必将它的完整画面与深邃意境肢解为具体的思想与清晰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依照言语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广泛、完美与高效的特征,使学生与课文迅速沟通起来,节约了信息传递,并且更自由灵活地诱发学生大脑中表象的聚集,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语作品整体寓意以获得更充分的审美享受。

阅读教学的模糊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基本形式是由模糊到模糊,一种基本形式是由模糊趋向精确。

第一种基本形式是阅读主体(学生)在认识言语作品的类属与形态时缺乏明晰的划分而产生的模糊识别,始于对言语作品的模糊感知,终于对言语作品整体的模糊评判。有的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大部分读懂了,有点似懂非懂的味道,觉得作为言语作品的课文是非常美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但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解分析课文,则味同嚼蜡,原先获得的难以名状的美感至此已涣然冰释。这是因为学生在课前获得了对课文的模糊感知,而教师却以抽象干瘪的条分缕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的模糊评判,使得学生的模糊识别在中途嘎然断裂。高明的教师总是既尊重、保护学生在初始阅读课文所获得的模糊感知,又尽力地去完善学生对课文的最后的模糊评判。如在《药》的总结课上问大家:“夏四奶奶与华大妈在坟场上相遇,是偶然的呢?还是必然的呢?”经过紧张的思索与暂时沉默之后,学生兴奋地举起手说:“我想起来了”,但回答时又支吾其词,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教师肯定了回答偶然者,因为偶然相遇使得课文中明、暗两条线索在此交汇;同时,教师又肯定了回答必然者,因为必然相遇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结果,明、暗两条线索的必然汇合要通过夏四奶奶与华大妈在坟场偶然相遇体现出来。感受言语作品的美,往往受个人的阅历、心理、修养、情趣等制约而显得灵活多样,很难划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正如康德所言:“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唯其如此,所以,“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都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的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儿童留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儿童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

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另一种基本形式——由模糊趋向精确,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模糊处理再压缩、抽象出相对明晰的界限,以便达到对课文较为明确的认识。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鲁迅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如何度过少年生活的,然后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对于该课文的内容理解,可以处理为界限相对明晰的三种认识:A、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束缚和残害;B、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恋与追求;C、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实际上,认识C更切合课文,而认识A与B也不无道理,社会上也有类似看法。明确的认识、精确的评判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只是模糊程度较浅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由模糊趋向精确只不过是程度较深的模糊向程度较浅的模糊的过渡。

当然,阅读教学的模糊性并非将学生带入一个糊涂、迷惘的境地而不可自拔,而是强调、重视学生对课文由言求意的理解应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单向线型思维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压抑与桎梏

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并非东施效颦,机械地照搬模糊数学的现成结论,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依据的。我们可以从言与意之间的非一致性、学生认识过程本身、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揭示其内在原因。

阅读教学的模糊性是否符合科学的道理,必然牵涉到言与意(语言与思维)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一般来说,语言的结构单位如词与词组、单句、复句分别对应着思维的结构单位如概念、判断与推理,这就使得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产物——思想成为可能。强调语言与思想的一致性,言能尽意,则是将“意”视为“一般人在日常的知性范围内能把握的名物事理。”反映这种“意”的相应的言语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陈述化的文字符号。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言与意之间又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具有不一致性。周建人先生在1979年6月13日《光明日报》的副刊《科学》上发表《思想科学初探》,在建国后首次提出“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其实,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往哲先贤早就看到了言与意之间的内在矛盾。《周易·系辞》对儒家的言意观作了这样的概括:“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正因为言无法穷尽意,所以再设立一个“象”来穷尽意,这个意中之象后来衍化、发展为言语作品中的意象。读者只能寻言观象,再寻象观意,由言求意必须经过“象”这个中间环节。《庄子·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扬雄《法言》里也说:“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言,难矣。”无论是庄子还是扬雄,他们都认为言是无法直接穷尽意的,更无法穷尽纷繁复杂的客观实在。如果一定要用言去表现永恒的外在客观,那只能是得其粗略而已:“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正是在这种本质意义上,道家创始人老子才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深刻命题,意谓客观的道可以说得出来则不是永恒的道,而概念能用概念来表达就不是永恒的概念。

意是对外在客观的能动反映,言要用来传达意,言则陷入了困境——无法精确地穷尽意。言不尽意,则是因为这个“意”,既是人们穷尽宇宙奥秘、体悟人生真谛时所获得的某种超验、独特的难以名状的心领神会,又是文学家在神与物游的过程中营造出来并具体呈现在言语作品中的“意象”。涵盖了“心领神会”与“意象”的意,朦朦胧胧,模模糊糊,闪烁不定,瞬息万变,它不仅包括了逻辑化的思想,而且包括了情感,更包括了思想与情感的复合体。何谓情感?情感属于感知的心理领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而引起的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的反映或体验。对于思想,我们可以条分缕析地采用精确的逻辑处理;而对于情感,我们则无法科学地加以量化,无法称出它有多重,测出它有多长,算出它有多厚。无独有偶,美国当代语言哲学家莫汉蒂(J·N·Mohnty)也深刻地阐明了这一点:“正是在知觉领域中实在的事物与人·才·完·整地显现出来。是知觉——而不是思想——给予我们关于其对象的实在感”,“但是,知觉领域总是比较模糊的:它有一个不确定的边界和中心”,因而,“语言指称达不到属于实在的所指的绝对确定性和单一性。”内涵丰富的意大于言,言要借助于“象”去传达意,则必然会出现言外之象、象外之意,最终往往出现“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产生言语作品本身的不确指性。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认识活动。阅读活动其实就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对作为客体的言语作品的认识活动过程,是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这就告诉我们,学生进行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模糊认识,“存在着模糊——精确——模糊(主动模糊化认识)的否定之否定的曲线”。从反映功能上看,主体具有概念把握与体验把握两种基本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前者表现为以言传意、言可尽意,后者则表现为“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心理学也认为,主体的认识觉察活动可分为集中觉察与附带觉察两种方式,前者是主体注意到的觉察活动,后者即主体所没有注意到的觉察活动。概念把握与集中觉察是一种有意的意识活动,有助于产生精确清晰的认识。而体验把握与附带觉察是一种无意的潜意识活动,往往产生笼统模糊的认识。概念把握、集中觉察和体验把握、附带觉察这两个方面互为依存,相辅相成,一般是在后者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前者的精确认识,精确认识的发展又总是伴随着模糊认识的潜在活动。譬如:教剧本时,很多教师向学生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语文知识:“剧本有三个特点,首先是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与人物必须高度集中,人物语言必须性格化。”虽然关于剧本三个特点的术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余地,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仍是模糊的。只有学生在大量阅读剧本进行模糊识别与直觉体验后,才有可能真正对剧本特点产生较为精确的认识,而且这种较为精确的认识也总是或隐或显地夹杂着对具体剧本的模糊识别。没有模糊性,就不会产生精确化。在阅读活动中,模糊认识是普遍的、大量的,而精确认识是特殊的、相对的。如果将精确认识绝对化,否定与排斥阅读认知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模糊状态,必然会导致课堂上概念、术语满天飞,教学内容空洞贫乏,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以教师单调的“讲”取代学生匠心独运的读,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住一些以概念术语形式出现的“语文知识”,而根本形成不了灵活运用的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所要培养的阅读能力,是由对书面语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构成的一种呈递级上升的能力序列。认读能力一般要借助于精确认识得以形成,而理解、鉴赏与评价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精确认识,还需要模糊认识的积极参与。对言语作品的理解、鉴赏与评价,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感受、体悟性质的,属于情感陶冶与审美熏陶的范围。“欣赏是感情的操练,可增加感情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这种模糊难辩的感受与扑朔迷离的情感体悟就必须借助学生自己的模糊认识来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正如诗人席勒所言:“当心灵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不再是心灵的语言了。”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1.通过自主阅读感受美

在小学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自内心地去感受文字中的美。教师要对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阅读,陶冶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和领会其中的美。例如:在学习《山行》和《枫桥夜泊》时,由于这两首诗自身的韵律和节奏感较强,加上诗的内容意蕴深厚,在朗读过程中,脑海里会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朗读中,具有音乐的美感,能让学生进行审美构建。通过反复和不断阅读,学生能对诗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掌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诗中的美,并且享受美。此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朗读比赛、小组间竞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不断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2.利用视觉形象发现美

美感主要来源于人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在阅读教学中构建的审美,能陶冶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美感的构建过程是学生认识美、评价美和欣赏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最便捷和最直接的方式,如:用眼睛看和欣赏,去认识和感受美,这不仅带给学生色觉上的震撼,还能让学生感受精神愉悦。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插图的形式,促使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好的理解。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欣赏美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寻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放映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恐龙》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有关恐龙的图片,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恐龙图片进行介绍。通过这种直观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学习相应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片,通过视觉感染,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审美建构。

3.从阅读分析中鉴赏美

小学学生语文课本中的美学形象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充分结合这些美学形象,同时利用语言和意境等进行分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一篇文章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时,要特别重视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时,可以利用以上所阐述的,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仔细揣摩,领略文章中语句的美感。此外,对有些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对人物的内心进行分析和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

二、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要采取多元化措施为学生提供美学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本文从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特点和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新思考两个方面对小学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对汉语这门语言的使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精华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整体上进行认知,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然后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存在的生字词进行字义理解,将字词之间存在的区别以及这些区别对文章的整体影响等进行深刻的体会,进而去发掘汉语学习的趣味。例如,在《题李凝幽居》这一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中的个别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这句诗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度思考,去体会这其中用词的精妙之处。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从字,再到词,然后再到句,最后到作品的整体意境进行深刻的把握。这也是积极响应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应该杜绝以应试为准则的教学思路,只是单方面地追求考试得分技巧。而应该对中华文化精髓从感性层面进行认识,并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重要的目标,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还应该在人文教育视野下,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念,这些情操的培养对社会整体的发展也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对阅读材料大声地朗读,这样能将自身与作者之间情感的共鸣激发出来。而且朗读文章不应该依靠教师来完成,教师需要在学生情感活动较为积极的时候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加深自身的理解,进而产生自主思考以及感悟。学生在面对阅读材料的时候,如果采取默读的方式很有可能产生阅读厌倦感,但是朗读却能使学生身心放松,并将自身情绪释放出来,很快进入角色,对文章中的世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世界,从而享受到语文阅读的博大。比如,在《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讲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傣族文化,以及地区性环境的优美,让学生联想到泼水节上欢乐的气氛;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文字背后的情感内容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到更深刻的人文情感教育。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作者的写作感情,自身也要投入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教师、教材之间得到有效的融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净化自身的心灵。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字的华丽和优美有更深层次的感受,还能对傣族文化、人文精神有更高层次的解读。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通过文章背景熏陶学生人文情操

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容都是非常具有人文教育作用的。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章,它们都具有特定的创作背景,同时也能体现不同的创作风格。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的时候,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文章作者,让学生对作者所处的年代特征以及生平经历等进行了解,然后对文章的具体创作背景进行深入讲解,这样能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引入文章之前,先向学生讲解司马光这一历史人物,先让学生对这一文章主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司马光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等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对这一人物有大致了解之后,会对司马光产生一种崇拜的感情,同时怀着一份对司马光崇高品质的敬意来学习这篇文章。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会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文章学习中,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当前这个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需求。人文教育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能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修养的形成和完善。

作者:张瑞青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民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和青.浅谈人文教育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未来英才,2016(22).

[2]张平云.浅谈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理念培养[J].未来英才,2016(21).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正文:

小学阶段是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词句训练

课文的组成单位是词语和句子,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因此,对于词语和句子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词句训练,让学生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组织句子,再用熟悉的句子组织一段话,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两项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下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词语的运用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的去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为培养阅读能力打下重要的基础。具体来说,词语的训练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二是所有的训练一定要与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紧密结合起来。一些经常使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并让他们习惯性的口头造句,有目的地书面造句子,从而学以致用。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需要稍作比较;学生才能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重点引导学生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祖国丰富的语言。

二、教给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具体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明白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低年段的学生不会预习,教师就要把预习当做一门课带到课堂上,一步步的指导学生上好预习课,第一步要读熟课文,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步要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的说出来;第三步可以进一步借助词典,理解词句。通过这三步比较完整的预习方法的指导,再加上四、五篇课文的重复训练,学生会逐渐归纳出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从而独立完成。随着年段的提高,阅读内容越来越丰富,训练的项目也要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遵循原则,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的预习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月事半功倍。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也为阅读开了一个好头。其次对于精讲课文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阅读教材都是按照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精讲课文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了,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要靠精讲课文来实现。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在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下,可以把文字情绪转化为情感,在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中表达出来。学生或是被吸引,或是有所感悟,为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质疑能力相联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是要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那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起来,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自己处理字音字义,实在不能解决的,老师再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刚开始,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从一句话,一个意思开始,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主动去找出自己的质疑处,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质疑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W习第11课《鸟的天堂》,但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走进文本,去一探究竟吧!”学生在质疑中质疑,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阅读能力的提高一定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仅仅通过课本里几十篇课文有些天方夜谭。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去课外主动寻找读物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无法及时作答,反而是学生间可以把疑问解决。教师在教《蜘蛛的网》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一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但是马上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这就是一个课外阅读的成功示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词准确,旁征博引,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平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的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成为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来完成的,教师主动地培养,一定会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的。

参考文献:

[1]袁同云.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14)

[2]林文兰.试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10)

[3]蒋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才智.2010(06)

[4]樊小妮.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改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