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2:04:49

语文教改论文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1篇

一、论题的提出

建国以来,在中学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教学了。从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语文教学是只重形式主义的课文分析和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其语言素质的培养关涉到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审美情趣等)。这样,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充当“听众”,充其量只会去解答一些语文选择题,而不大可能成为熟练地掌握语文工具的人。

近年来,虽然中学的升学考试命题愈来愈倾向于淡化死硬的知识板块,而代之以生动活泼的智力题,但这种考试改革毕竟只是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能完全公正地考查出学生语文素养的地方,况且,几十年教条主义的影响确实是积重难返,所以,尽管语文界年年喊改革,一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法也层出不穷,但实际效果仍然是少慢差费——多数中学生在长达1500课时语文课堂里居然没有真正学到善读善写的本领。这种严重的教育失误不能不引起我们沉重的忧虑,那么,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在哪里呢?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这个怪圈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彻底扭转语文课“重教轻学”的局面,要着眼于学生本身语言素质的培养。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里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哲理:一方面,作为“人之师”,他必须能引好学生“入门上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虽然能得到教师的指点,但要登堂入室,窥视宏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则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要而言之,要把握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就得从两方面着手:1>、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施教者论

以前,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里都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把教师当作父母一样供奉。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出于这样的理解:父母是肉体的引路人,而教师则是灵魂的引路人。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正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出一般人的德才识学等方面的素质,具备了作“引路人”的资格。

然而,从当前全国语文教师的素质来看,非学者化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社会上有些人甚至认为:数理化是“硬件”,语文是“软件”。教数理化不能凑合,教语文可以凑合。这实在是大谬之见。客观地说,语文课不仅难教,而且收效慢。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想把一个班或几个班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材和一份参考资料,而是至少要熟悉整个初中、高中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必须博览群书,有较渊博的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还要粗通一些边缘学科如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而言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各方面的知识都得涉猎——语文课好比一个超级市场,百货齐全,百十来个学生,古今中外、天上地下都要问老师,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比如说,学生问到古代的注音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反切”;再比如说,学生问到填词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词的平仄和用韵的规定以及应当使用什么工具书等。

在表情达意方面,语文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无论是在书面或者口头,应当能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明白透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准确、自然、感人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

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还不够,语文教师还得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比如,布置学生背的课文,教师也要能背诵如流;再比如,布置学生作文,教师自己也应当“下水”作它几篇,以示规范。言教不如身教。如此,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

有些教师,眼高手低,讲起作文理论来滔滔不绝,可就是从不练笔。这种懒于动笔的习惯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试想,一个“写作门外汉”,一个“空头理论家”,怎么能训练出文场笔苑的高手呢?

最重要最难做好的,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兴趣爱好,以便于因材施教。这里面的工作是很难“量化”出来的,但这种针对学生个人的指点和督促则是非常宝贵的。

总而言之,既当了语文教师,就得学“十八般武艺”(最好能精通一门外语并且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就要有“殉道的”的精神,不可有丝毫懈怠。经常穿街走巷或在家看电视打麻将是无法教好语文的。

三、学习主体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唯一的渠道,完全不顾及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只是一味训练学生怎样去应考。诚然,学生的学习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里,狠抓课堂教学不算错,但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课堂教学并未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听过许许多多的语文观摩课,这些观摩课有些就干脆设在舞台上,几乎都搞得很热闹,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一言堂”的变种。这些教师在观摩课里挖空心思地“变招数”,实际上真正动了脑子练了口才的是教师自己,而学生并未真正提高实用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生前曾把一些搬到舞台上的观摩课斥之为“好象做戏一样表演”。我敢断言,如果中学的每一节课都搞得象这些观摩课一样“热闹好看”,那么,到学生毕业时,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恐怕充其量只是“微乎其微”而已——有的学生也许连一篇简单的消息也写不好。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味地灌输,学生的“主动学”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讲”(或“主演”)所夺走,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束缚了学习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学习主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自己看书读书,不断吸取精神养料,一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上切忌搞形式主义,切忌一套一套“演”得好看,关键是注重实效!其原则是让学习主体动脑动手。一个真正为学生利益着想的教师,应该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从“演员”的位置退居到“教练员”的位置上来。教师的职责不应是滔滔演说(或满堂对话),而是相机指导、点拨。比如说教人打乒乓球,若是教练一味大谈孤圈球的原理,却不让运动员自己练一练,也不让运动员观摩一下孤圈高手的动作,那么,要教会运动员拉出高质量的孤圈球就无异于海市蜃楼了。难怪上海育才中学公开提出要变“讲堂”为“学堂”,这是很有见地的。

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如“快速阅读法”“精读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做卡片、编索引的方法”“快速作文法”等等。

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在四十分钟里,应尽可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开头几分钟,教师可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或预习的学习情况,然后布置作业,规定阅读或写作的要求。接着便进入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自己独立作业,教师巡视答疑——这一环节约需半小时。最后,教师用几分钟归纳和布置预习。当然,课堂结构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处理——比如遇到带有共性的疑难的问题,则可将独立作业这一环改为小组或全班讨论,讨论而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教师则可开怀畅讲,或纠正或补充或阐发。

最后,教师还应十分注意学习主体的非智力结构,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操、信念等。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以唤醒学生的潜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诸般心理品质,滋润其潜在智能,最终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发展。

将课堂还给学习主体,这是个绝不能让步的原则。课堂教学绝不能讲究形式上好看,一忽儿这样一引导,一忽儿那样一分析要求,搞得眼花缭乱,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浪费了时间。还是实在、实惠一点的好。

有些领导和教师生怕讲少了是误人子弟,其实,照搬教参书“满堂讲”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这是极易偷懒的办法,讲完了也就完了,至于学生得到了什么,那鬼才知道呢!如果教师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学生,他就能断定哪些应讲,哪些不应讲。老子说得好,“少则得,多则惑”嘛!一堂课内,应尽可能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自己去读书作文作练习,来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语文课的“本来面目”!(至于有时也需要学生高声朗诵或热烈地讨论,则另当别论。)一个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语文教师,千万不要理睬那些“课上得不饱满啦”“分析不透彻啦”“冷场啦”等套子式的评论。

语文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语文可以无师自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反之,从学习主体方面来说,一个学生,如果他不执著、刻苦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或者他学而不得法,那么,即使他有一个高明的教师,那也是徒然的。决定的因素是内因,决定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去打。因此,一个明智的语文教师不会过份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过份强调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尤其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经常集中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估”)。关键还是在于抓学法,看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看你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写字习惯、读书习惯、写作习惯、听话及听广播的习惯、言语习惯等等)。关于这一点,不迅速转变观念是不行的,忽视抓学法就是变相的误人子弟!

具体说,要把课堂还给“学习主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总体把握,宏观控制。

学生已经了解的就少讲或不讲。以高中语文知识学习为例,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不少内容,在高中只是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的问题,因此,教师大可不必从头讲起,只需指导学生清理出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即可。比如,可以指导学生画出“文体分类图表”“文学常识简表”“文言文知识结构图”等。

2、讲“难懂的重要的新知识”

换句话说,讲的内容应“以新的为主”,“以重要的为主”,“以难学的为主”,统编教材所编写的课后单元知识就是“纲”,抓住了这个“纲”,就抓住了“难懂的重要的新知识”。用课后“单元知识”来统帅本单元的课文,学生就会觉得纲目清楚,抓得住,记得牢。

3、指导学生自己在“阅读分析本”(或配套的“同步练习册”)上做练习。但此项练习不宜过多,不应占去其它几项的时间。

4、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读写结合”如同绘画中的“临摹”,不可小视。或仿写或改写或缩写,如把科学小品改成平实的说明文等。

5、抓好作文前的引导和作文后的讲评。

6、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

四、结语

语文是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语文知识中的部分内容外,一般不具备深奥的理论,不象数理化那样难懂,非得教师一一讲解不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象数理化那样,理解了,就占有了,就可以去解决问题。比如,把握文章的精微之处就并非易事,而写出象样的文章就尤其难。语文素质的提高不大可能立竿见影,主要靠天长日久的熏陶感染。

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都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多写。我的工作主要是“引导、督促、解惑、检查”。我教的每一届学生几乎每年都能在省以上的作文竞赛中获得十项以上的等级奖(含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十篇以上的文章,在高考中拿到语文单科全省前几名。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一要靠好的教师引路,一要靠学习主体自己去探索,这两者又以后者尤为重要。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2篇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发展一直为低下的教学效益所困扰。对此,我校语文教改课题组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以及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反省,发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低下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过多机械训练和过多分析,引起单位内容教学时数浪费;二是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褪去色彩的内容引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流于形式。此两种,尤以后者为根本原因。

对此,课题组决定精减课时总量,“让学生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一方面,实验教师以现时学生生理特征和智力水平为依据,减少单位教学内容的用时。如将汉语拼音教学由通常的8周浓缩至3周完成,以及适量增加识字量为阅读提前作准备等举措,均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将部分时代间隔远、学生较难理解的课文,以泛读、速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经试验调整,我校常规课程精减为原课时总量的50%。“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提供了足够空间。

“课本之外,学生更需要些什么”,这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教师思索的焦点。通过对学生个案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家庭及周边环境、影视等媒体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现有教材的时间滞后和空间狭窄,与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形成鲜明反差,除了“听、说、读、写”之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面开阔、眼界拓宽、对事物认知的形成有效判断等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引不起兴趣的内容,最终成为学习的负担。

为此,课题组教师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学生自选课程,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将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作品推荐到课堂上,再加上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选文章,由课题组汇编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选辅助读本,使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充满情趣的作品跃入学生的视野。

在对现有的教材补充完善之时,我们课题组教师还认识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但有赖于兴趣的引发,还需要在学生自觉的交际活动中得到激发和形成。为此,课题组为学生设计了系列活动课程。从低年级的“自我推荐”、“讲身边小故事”,中年级的“自编故事”和“辩论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型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际与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翱翔,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挖掘培养。

就以“辩论赛”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删选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

随着辩论课的进行,我们还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智能得到了挖掘、拓展和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冷静的头脑、敏锐的捕捉力、应变的智慧、出口成章的口才、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更让人高兴的是:学生们学会了表达感情,学会了交流思想,学会了运用语言,学会了自己学生,学会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想:这些综合能力培养不正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所在吗?

通过辩论课,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兴趣,他们知道:学校、课堂、课程是吸取养分、学会学习的极好途径。一个人只有广泛地吸收知识和信息,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对本学科──语文的学习,学生们更是感到了重要性,因为每个人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辨析能力、听说能力也可在语文学科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因而为了下次或以后能有机会展现自己,学生把认真上好语文课、学好语言,视为自觉行为。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不平凡的20年。从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讲,它同样是不平凡的20年。20年来,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辉煌的乐章。

一、更新了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改革教学的先导。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之后来“”十年的动乱,语文学科的性质被抹煞,致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混乱,教学无所适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不仅给全国的经济吹进了春风,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拨开了云雾。继“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也渐渐地举起了“改革”的旗帜。不过,要改革,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第一要著。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师是怎样更新教学观念的呢?

(一)破“满堂灌”为“启发式”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是扼杀学生活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是不信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教学只是一人唱独角戏,把知识嚼得细细的,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可以不动脑筋,只要能像“容器”一样装进知识就行。不管你消化不消化。是懂了还是没有懂,教师是不多过问的。换句话说,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是以教师讲授文章数量的多少为标准,例如一册《语文》课本内有30篇文章,教师全部“讲”了,那就算这位教师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这是一种只看数量不问质量的衡量标准,是极其片面的。如若不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质量是难以提高的。

当然,我们只是认识到“启发式”教学是冲破“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最佳途径,于是,1982年我们就在全省范围内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的研究课题,通过报告会、示范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实践,提高效率。

现在,湖北省中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仍在深入探讨之中。

(二)破“讲堂”为“学堂”

在启发式教学研究的启发下,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师对“教师中心论”有了进一步认识,一致认为,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它是对“教师中心论”的否定,同时,要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实质,弄清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地位,掌握启发式教学中的技巧性的问题。否则,启发式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满堂问”就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一种翻板。于是,1983年我们又在全省范围内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的研究课题,真正解决教学的方向问题。

从那时起,这一研究课题不仅在我省范围内,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油然兴起,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破“无序”为“有序”

在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渐渐地把目光投向了作文教学的研究。其中,就是要解决作文教学中的“无序”问题。阅读教学教师还有课本,作文教学呢,教师手中无遵循的凭据,一上作文课,教师就摸脑袋,处于盲目性和随意性状态。这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作文教学的调查及作文序列的研究,并编写了《初中作文自能训练序列丛书》。

不仅如此,为了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我们还开展了作文教学全程性的指导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学生的文学社团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学生的作文竞赛,等等。

现在,湖北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面貌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四)破“教书匠”为“教育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解决教师队伍中的“断层”现象,我们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使他们能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教学能手,直至教育专家。我们的措施是:举办各种类型的理论培训班;举办各种类型的研究活动;举办青年教师的优质课竞赛及其论文评比活动;提供实验科研课题,鼓励他们参加课题研究等。

20年来,湖北省已涌现出了一批教坛新秀。有不少教师在全国已赢得了荣誉,被称为教育专家了。

二、结出了丰硕果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年来,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结出了丰硕果实。下面列举几例:

(一)单元教学研究初见成效

1988年至今,湖北省中学语文单元教学课题研究已有11个年头了。课题名称是:三段六步多课型能级递进式单元教学。“三段”,是从学生学习的年段而言的;“六步”,是体现每一单元教学的步骤或环节;“多课型”是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在每一单元内的地位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能级递进”,是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地讲,就是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到鉴赏。这个“递进”是循序渐进的,是滚动式发展的。我们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主要是因为它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体现单元教学整体性原则,以及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即能级递进。这个课题的名称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从实践教学中渐渐明确的。从而也说明了一点,我们在单元教学研究中也走过了一段从蒙胧到逐渐认识的曲折过程。

现在,单元教学课题研究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在全省范围内已广泛开展起来。起初只是在初中开展实验,现在已有不少高中教师也在运用单元教学的原理实施教学。

实施单元教学后,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从教师方面讲,普遍增强了三个意识:目标意识、整体性意识、流程意识。从学生方面讲,普遍增强了三种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迁移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单元教学后,避免了过去教学中机械重复的现象,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教学的容量,而且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正如有的教师说:“传统的一课一教,贪多求全,胡子头发一把抓,轻重不分,主次不明,样样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死记硬背,恶性循环,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单元教学要求围绕单元目标,在一个单元内按规律、有序列地完成一两个重点教学任务,突出单元内相对集中的主要目标,分清主次,重敲轻点,完成单元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强化了重点,增强了教学力度,同时,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这正是我们教改的目的。单元教学能达到这一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证明了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推广的价值。

今年下半年,根据全省单元教学的发展状况,我们将准备邀请专家评估验收,作阶段性的小结,探讨深化问题。

(二)课内外衔接研究粗具规模

在单元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的领域又有所拓展,1993年,湖北省宜昌市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现在,这一课题研究已经历了五个春秋了,遍及宜昌市的城镇和农村,平原和山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1998年,刘国正先生两次到宜昌,第一次是进行实地考察,第二次是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第二次,他带领了人教社及全国中语会的领导、学者、专家一行10人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影响是深远的。

为什么该课题能迅速发展并受到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呢?正如国正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一与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宜昌搞的课内外衔接实验,本质就是语文教学同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他还以《语文教学与生活》、《展开双翼才能腾飞》为题充分肯定了实验课题的方向。

正是因为方向对头,所以实验见效很快。对语文课,现在宜昌市的语文教师普遍乐教,学生普遍乐学。他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他们的校园环境增添了文学氛围,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谈吐明快,举止大方。这就是该项实验所带来的效果。

不过,这项实验虽经历了五年,但毕竟只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不断完善。今后要加强研究的力度,突出课题特点,在“衔接”二字上下苦功夫;加强科学管理,使实验纳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素质教育研究正在深入

实施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十分关注,而且也积极参与了研究活动,特别是鄂西边远的山区——鄂西自治州,那里的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申报了该项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说,该项课题研究在湖北省是全面性的。为什么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今天,教师对素质教育研究还有这么高的热情呢?这与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不无关系。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看到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增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们的基本作法是:

第一,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力度,努力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其创新精神。

第二,突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梳理知识内容,明确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道德情操、民族意识、个性心理等教育内容,使学生早日成为“四有”新人。

第三,占领课堂主渠道,遵循教学原则,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信的精神,积极学习,提高能力。

第四,倡导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不断扩大知识视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第五,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等。

第六,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还要求教师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师表。同时,教师还要懂得教育规律,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否则,就会迫使学生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抓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

现在,素质教育课题研究还只能说刚刚起步,阻力还很大,但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坚持下去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看到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状况,它是有领导、有计划地把改革逐步引向深入的,而且有一条明晰的发展轨迹。其间,我们还大力地鼓励个人的钻研精神,积极开展教改活动,如武汉市六级教师洪镇涛的“本体”课题研究,荆州市沙市区教研室特级教师邓嗣明的“情感目标”课题研究等都在全国颇有影响,为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光彩。

三、看到了美好前景

回顾2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的确令人欣喜。它为我们证明了一条真理: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兴旺;只有改革,才能发展。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20年时间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停留,今后,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面向21世纪,不知有多少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开掘,现有的课题还需要我们去深化,任重而道远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了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美好的明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加倍努力。为此,我们还必须注意:

第一,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改实验已经证明,没有教育理论指导,教改的成效不会大,甚至坚持不下去,依然走回头路。即或有的实验有些成效,但因缺乏理论而失去了指导的意义,因此,掌握理论依据是教改成败的关键。当前,我们引进的国外先进理论不少,国内许多教育专家总结的经验也不少,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的教育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去审视问题,才能大胆地去开拓进取。

固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飞跃,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开始运用,但这只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对大多数教师来讲,“科盲”现象还比较普遍,我们搞改革实验,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小手工劳动状态行吗?起码,当前掌握电脑操作,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迫在眉睫了。否则,你的教改实验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第二,积极参与教改实验,努力实现科学管理。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学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学会会长彭慧敏曾说过:“教学改革实验是语文学科发展的生命。”但是,过去的改革实验还只是停留在经验型上,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有成绩、有成效仅仅举几个例子,而不是用量化的方式去确定实验预期达到的目标,缺乏说服力,也难以推广。因此,改革实验我们一是要积极参与,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尤其是实验过程中的管理。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4篇

1.教师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教育工作

在传统教育的限制下,教师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开阔,仍是以单纯的“教”“学”模式存在于课堂上。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仍是被动学习。

2.学生语文知识认知不够深

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脑海中,却忽略了学生是否从根本上理解这些内容。这些致使学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难度。

二、如何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教改

1.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观念

在实行语文教改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教师当作良师益友。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2.设计生动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仍处于孩童阶段,上课时难以静下心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具有童趣的、生动的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课后寻找资料解决。如此,不仅提升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

每一个小学生的生存环境不同,他们的智力、基础、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故而教师若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合理的,其效率也不高。由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为参考基础,制订适合该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当然,教学方案的不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如此,才能使整个班级的学生语文水平都能获得提高,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所有人的教育。

以上便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想法,虽然不够全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意义,希望对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愿小学语文教改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5篇

必须从两方面着手:1、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论题的提出

建国以来,在中学教育中,恕我直言,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教学了。从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语文教学是只重形式主义的课文分析和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其语言素质的培养关涉到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审美情趣等)。这样,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充当“听众”,充其量只会去解答一些语文选择题,而不大可能成为熟练地掌握语文工具的人。

近年来,虽然中学的升学考试命题愈来愈倾向于淡化死硬的知识板块,而代之以生动活泼的智力题,但这种考试改革毕竟只是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能完全公正地考查出学生语文素养的地方,况且,几十年教条主义的影响确实是积重难返,所以,尽管语文界年年喊改革,一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法也层出不穷,但实际效果仍然是少慢差费——多数中学生在长达1500课时语文课堂里居然没有真正学到善读善写的本领。这种严重的教育失误不能不引起我们沉重的忧虑,那么,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在哪里呢?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这个怪圈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彻底扭转语文课“重教轻学”的局面,要着眼于学生本身语言素质的培养。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里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哲理:一方面,作为“人之师”,他必须能引好学生“入门上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虽然能得到教师的指点,但要登堂入室,窥视宏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则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要而言之,要把握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就得从两方面着手:1、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施教者论

以前,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里都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把教师当作父母一样供奉。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出于这样的理解:父母是肉体的引路人,而教师则是灵魂的引路人。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正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出一般人的德才识学等方面的素质,具备了作“引路人”的资格。

然而,从当前全国语文教师的素质来看,非学者化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社会上有些人甚至认为:数理化是“硬件”,语文是“软件”。教数理化不能凑合,教语文可以凑合。这实在是大谬之见。客观地说,语文课不仅难教,而且收效慢。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想把一个班或几个班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材和一份参考资料,而是至少要熟悉整个初中、高中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必须博览群书,有较渊博的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还要粗通一些边缘学科如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而言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各方面的知识都得涉猎——语文课好比一个超级市场,百货齐全,百十来个学生,古今中外、天上地下都要问老师,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比如说,学生问到古代的注音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反切”;再比如说,学生问到填词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词的平仄和用韵的规定以及应当使用什么工具书等。

在表情达意方面,语文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无论是在书面或者口头,应当能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明白透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准确、自然、感人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

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还不够,语文教师还得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比如,布置学生背的课文,教师也要能背诵如流;再比如,布置学生作文,教师自己也应当“下水”作它几篇,以示规范。言教不如身教。如此,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

有些教师,眼高手低,讲起作文理论来滔滔不绝,可就是从不练笔。这种懒于动笔的习惯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试想,一个“写作门外汉”,一个“空头理论家”,怎么能训练出文场笔苑的高手呢?

最重要最难做好的,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兴趣爱好,以便于因材施教。这里面的工作是很难“量化”出来的,但这种针对学生个人的指点和督促则是非常宝贵的。

总而言之,既当了语文教师,就得学“十八般武艺”(最好能精通一门外语并且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就要有“殉道的”的精神,不可有丝毫懈怠。经常穿街走巷或在家看电视打麻将是无法教好语文的。

三、学习主体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唯一的渠道,完全不顾及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只是一味训练学生怎样去应考。诚然,学生的学习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里,狠抓课堂教学不算错,但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课堂教学并未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听过许许多多的语文观摩课,这些观摩课有些就干脆设在舞台上,几乎都搞得很热闹,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一言堂”的变种。这些教师在观摩课里挖空心思地“变招数”,实际上真正动了脑子练了口才的是教师自己,而学生并未真正提高实用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生前曾把一些搬到舞台上的观摩课斥之为“好象做戏一样表演”。我敢断言,如果中学的每一节课都搞得象这些观摩课一样“热闹好看”,那么,到学生毕业时,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恐怕充其量只是“微乎其微”而已——有的学生也许连一篇简单的消息也写不好。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味地灌输,学生的“主动学”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讲”(或“主演”)所夺走,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束缚了学习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学习主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自己看书读书,不断吸取精神养料,一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上切忌搞形式主义,切忌一套一套“演”得好看,关键是注重实效!其原则是让学习主体动脑动手。一个真正为学生利益着想的教师,应该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从“演员”的位置退居到“教练员”的位置上来。教师的职责不应是滔滔演说(或满堂对话),而是相机指导、点拨。比如说教人打乒乓球,若是教练一味大谈孤圈球的原理,却不让运动员自己练一练,也不让运动员观摩一下孤圈高手的动作,那么,要教会运动员拉出高质量的孤圈球就无异于海市蜃楼了。难怪上海育才中学公开提出要变“讲堂”为“学堂”,这是很有见地的。

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如“快速阅读法”“精读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做卡片、编索引的方法”“快速作文法”等等。

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在四十分钟里,应尽可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开头几分钟,教师可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或预习的学习情况,然后布置作业,规定阅读或写作的要求。接着便进入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自己独立作业,教师巡视答疑——这一环节约需半小时。最后,教师用几分钟归纳和布置预习。当然,课堂结构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处理——比如遇到带有共性的疑难的问题,则可将独立作业这一环改为小组或全班讨论,讨论而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教师则可开怀畅讲,或纠正或补充或阐发。

最后,教师还应十分注意学习主体的非智力结构,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操、信念等。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以唤醒学生的潜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诸般心理品质,滋润其潜在智能,最终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发展。

将课堂还给学习主体,这是个绝不能让步的原则。课堂教学绝不能讲究形式上好看,一忽儿这样一引导,一忽儿那样一分析要求,搞得眼花缭乱,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浪费了时间。还是实在、实惠一点的好。

有些领导和教师生怕讲少了是误人子弟,其实,照搬教参书“满堂讲”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这是极易偷懒的办法,讲完了也就完了,至于学生得到了什么,那鬼才知道呢!如果教师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学生,他就能断定哪些应讲,哪些不应讲。老子说得好,“少则得,多则惑”嘛!一堂课内,应尽可能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自己去读书作文作练习,来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语文课的“本来面目”!(至于有时也需要学生高声朗诵或热烈地讨论,则另当别论。)一个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语文教师,千万不要理睬那些“课上得不饱满啦”“分析不透彻啦”“冷场啦”等套子式的评论。

语文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语文可以无师自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反之,从学习主体方面来说,一个学生,如果他不执著、刻苦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或者他学而不得法,那么,即使他有一个高明的教师,那也是徒然的。决定的因素是内因,决定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去打。因此,一个明智的语文教师不会过份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过份强调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尤其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经常集中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估”)。关键还是在于抓学法,看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看你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写字习惯、读书习惯、写作习惯、听话及听广播的习惯、言语习惯等等)。关于这一点,不迅速转变观念是不行的,忽视抓学法就是变相的误人子弟!

具体说,要把课堂还给“学习主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总体把握,宏观控制。

学生已经了解的就少讲或不讲。以高中语文知识学习为例,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不少内容,在高中只是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的问题,因此,教师大可不必从头讲起,只需指导学生清理出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即可。比如,可以指导学生画出“文体分类图表”“文学常识简表”“文言文知识结构图”等。

2、讲“难懂的重要的新知识”

换句话说,讲的内容应“以新的为主”,“以重要的为主”,“以难学的为主”,统编教材所编写的课后单元知识就是“纲”,抓住了这个“纲”,就抓住了“难懂的重要的新知识”。用课后“单元知识”来统帅本单元的课文,学生就会觉得纲目清楚,抓得住,记得牢。

3、指导学生自己在“阅读分析本”(或配套的“同步练习册”)上做练习。但此项练习不宜过多,不应占去其它几项的时间。

4、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读写结合”如同绘画中的“临摹”,不可小视。或仿写或改写或缩写,如把科学小品改成平实的说明文等。

5、抓好作文前的引导和作文后的讲评。

6、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

四、结语

语文是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语文知识中的部分内容外,一般不具备深奥的理论,不象数理化那样难懂,非得教师一一讲解不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象数理化那样,理解了,就占有了,就可以去解决问题。比如,把握文章的精微之处就并非易事,而写出象样的文章就尤其难。语文素质的提高不大可能立竿见影,主要靠天长日久的熏陶感染。

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都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多写。我的工作主要是“引导、督促、解惑、检查”。我教的每一届学生几乎每年都能在省以上的作文竞赛中获得十项以上的等级奖(含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十篇以上的文章,在高考中拿到语文单科全省前几名。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一要靠好的教师引路,一要靠学习主体自己去探索,这两者又以后者尤为重要。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6篇

记得1978年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大师之一吕叔湘先生曾尖锐地提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呼吁“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1978年3月《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当时,吕先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被称为语文界的一声惊雷。到了1991年7月,本人有幸听了我国另一位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录音讲话,他又一次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的可以说变化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学生大学毕业了,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第二,做到学用兼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没有做到。学语文,需要写,就能写;需要说,就能说。简而言之,我们要在这两个方面有突破性的办法,一是在效率上有所突破,二是在致用上有所突破。”(1991年7月《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讲话》)本人认为吕先生和张先生的话说在了点子上,切中我们语文教学的时弊。本人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证明,吕老张老的看法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吕叔湘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1978年吕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由此全国中语会决定1995年全国中语会第六次年会的中心议题定为“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服务”。

近几年来,本人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和学以致用问题这两大问题一直解决不好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总是达不到基本过关的要求呢?——想来想去,得出了两个认识,一是这确实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教育思想观念问题,牵扯到师资水平问题,牵扯到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教材教法课的指导思想问题,牵扯到学校教育管理问题、教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第二点由张志公先生的讲话想到,能不能在具体的教学领域找到一个突破口,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于是就想到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冲破几十年来“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模式,而代之以“以学生训练为主”的模式。

基于上述第二点想法,从1995年6月开始在山东省实行了大面积的改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教改实验,实验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教改实验点由80多处迅速发展为近300处,实验点遍布全省各地,甚至波及其他有关学科。对这项教改实验,山东省已召开两次大型研讨会,每次到会五六百人,部分兄弟省市代表也到会参加研讨。现在这项改革正方兴未艾,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

二、“以教师讲析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

几十年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教师讲析为主”,对此尽管不能全盘否定,但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权衡,它确实存在着若干弊端,这些弊端最直接地影响着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整个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当前的多数语文课来看,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近几年来,虽然有些语文课增加了一些课堂练习,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解答、阅读评点等等,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可惜的是这只是表现为少数,而大多数仍然是教师讲析占据课堂,上述这些“提问”“讨论”“阅读”只占少量时间,有些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只是教师滔滔不绝讲析的一种“点缀”,实际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仍是被教师的讲析所占用。

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背离了中学语文课应以训练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为主的基本目标。

本人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综合性等多元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其中总有一个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这就是它的工具性(不论称之为基本工具,或基础工具,或交际工具)。由此派生出来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而最主要最基本的目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运用这个工具去写,去说,去工作,去学习,去交际,具体说,即为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部分的前几句话,即“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把这作为基本的目的任务,符合学科本身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同时也不排除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乃至视野的开拓、智力的开发,等等。

基于上述认识,本人认为,现在这种通行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背离了中学语文教学学科本身工具性的性质,排除了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训练性。吕叔湘先生说得好:“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与练)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而不是练为讲服务。”(着重号是作者加的,1963年4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现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味地“讲”,基本上抹煞了学生的“练”,这样教学怎么能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呢?怎么能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一总的目的任务呢?正因为如此,本人认为,几十年来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训练性”,实际上成为解决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以致用问题的主要障碍。

(二)它抹煞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排除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完全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

现代先进的教育学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现代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都主张“学生的活动(学习)是教学过程的特征之一”,“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国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也一贯主张教师的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凯洛夫“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思想的体现,从形式上看,一上课就是教师讲析,教师几乎是滔滔不绝地一直讲到下课,从教学时间上看,有些课仍然是教师的讲析贯满堂,而多数课是教师讲析占据五分之三或五分之四以上的时间,而学生读、写、说的时间仅占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而且不少教师讲析的内容并没有“讲在点子上”,有些是学生已经懂了或学生自己能够弄懂的内容教师在讲析,有些是教师讲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正因为如此,不少的课是教师侃侃而讲,学生昏昏欲睡,或者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是二目圆睁而眼大无神,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多大收获,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三、实行“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普通中学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中学的语文教学与中专的、大学的语文教学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在于都是语文方面的学习,不同的一面在于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或说基本的语文运用能力(或称技能),而且要达到基本过关的要求,以便适应将来到高校学习或到社会上工作的需求,而这种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单靠“讲析”是绝对不行的,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训练。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很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1963年4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学阶段要打下一个基础,要学会使用语文的基本技能,这个任务,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

(二)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及目的任务所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特点是“工具性”。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单靠“讲析”是不行的,必须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达到。叶老说得很清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同上,720页)“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同上,83页)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为工具课……中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教会学生使用现代语文。”(1963年4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是个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凡属工具,最重要的是准确的操纵它,熟练的运用它,只有这样,它才好好的为我们服务。”(1963年10月《说工具》)关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的目的任务,“三老”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述,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也是一贯的,本人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排除“以教师讲析为主”,实现“以学生训练为主”,才能正确地体现语文课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三)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体现。凯洛夫的旧教育思想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赞可夫等的新教育思想是“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培养能力为重点”。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是从学生出发,归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但是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处于听教师讲析的位置,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起来的。关于“学生为本”的思想,叶老曾说:“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老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做到了,老师才真正起了主导作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492页)“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和,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同上,733页)“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者也……”(着重号是作者加的,同上,745页)吕叔湘先生、

张志公先生关于“学生为本”的思想论述不一一引述。综这些语文教育大师所述,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思想也是实行“以训练为主”教学模式的重要依靠。

(四)两年来大面积的改革实验证明,“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认可,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这里不作赘述,另有若干教改实验报告证实。

四、“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完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使其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切实把教师的讲析时间压下来,把学生练习的时间增起来,教师所有的讲析、提示、启发、答题、扩展、总结等全部活动时间,尽量加以精练,压缩在整课时间的1/2以下,而学生各种训练活动(包括读、写、听、说、思等)尽量增多,提高到整节课时间的1/2以上。

(三)训练的内容精心选择。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美育熏陶、智力开发等等,从中加以精选,恰当地确定训练重点。

(四)训练的方式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包括阅读、写作、答问、解说、讨论、辨析、鉴赏,等等,这些训练可集中,可分散,可交叉,灵活和谐,不拘一格。

(五)训练的基本模式有两种:①“三段式”,即教师提示—指导学生练习—教师答题小结,其中“教师提示”包括说明教学目标、提示教学要点、简介教材内容和有关知识、说明教学过程,等等,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指导学生训练”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可在学生训练中启发、诱导、答疑,一般控制在二十五分钟左右;“教师小结”包括教师集中答题、知识梳理、加深扩展的讲解等等,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②“讲讲,练练,讲练结合,贯穿始终”,此模式不截然分成三段,但总计学生训练时间不少于1/2。

五、实行“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点。

(一)切实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三个基本观点:①树立“学生为本”的观点;②体现“以训练为主”的观点;③确立“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观点。

(二)不应误解为全盘否定教师的讲析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析还是必要的,但要讲得少而精,讲在“点子”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精心确定训练内容、精心设计训练方式、恰当地启发诱导、解答疑难问题、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疏理巩固等等。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三)除上述两种模式外,还可有若干变式,例如单元教学,可以有的环节教师多讲一些,有的环节学生多练一些;两课时一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一课时多讲一些,另一课时多练一些;有的课可以集中训练诵读,有的课可以集中进行两篇文章的比较,有的课也可以集中进行讨论辩论的训练,凡此等等,不拘一格。

(四)各项训练均应扎扎实实,讲求实效,切实防止“花架子”式的形式主义。其中关键在于精心选好训练内容,精心设计好训练形式。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7篇

1、城乡差别的影响

农村中学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无论是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教育投资都比较少,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改既没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评价机制,更谈不上在农村中学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2、农村中学生源的影响

农村中学近年来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形成新一轮的高峰期,在这表面繁荣的现象背后,不难看出新生学龄儿童的锐减,预示着三五年后,现有的教师不是缺编,也不是饱和,而是严重过剩。一般的乡村又没有资格和资源办高一级的学校,相反城里的高一级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样既有远见又有实力的优秀教师纷纷涌进城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转岗的教师留守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这样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就无从说起。

3、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当今竞争的时代,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深感自己的生存危机,一味地追求政绩。他们逐层逐级下达政绩责任指标。农村中学管理者为了完成目标,为了自己短期内的政绩,不得不忽视人性管理,这就很自然地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又转到应试教育上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传授双基。忽视对学生创造力、积极情趣和意志理念的培养。对学生的不尊重、不公平、不公正、不民主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教师只管完成教的任务,而不善研究学生学的方法。惟一能检测学校尺度的是中考和高考。中考和高考成绩决定着师生的命运,决定着学校管理者的命运。这样导致了学校急功近利,千方百计迫使学生考高分、完成上级的指标数。

4、师生创意衰退的影响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只注重结果,不问过程,语文教师也就不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了。他们总结出“千说万说,数据落脚”。备课程式化,工作“工匠”化,学生的学习被动化,作业任务化,学生的生活机械化,教师不思趣味性、灵活性,更谈不上创意性。他们教出的学生共性多,个性少,模仿多,创意少,套话多,真话少,模式多,动手少,抄袭多,动脑少。有些老练的农村语文教师公开地指出“改一步成先进,改两步成先烈”。这也道出了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症结所在。

二、改变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的对策

1、改变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率和名牌学校的上线率。尤其是对农村中学语文的课堂评价标准应重新制定。

2、给学生一个启发的课堂

所谓启发课堂,就是创造性教学,它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变化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表现,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

3、教育政策的倾斜与平衡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课改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作点尝试,鼓励城市的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执教,让他们成为农村中学语文课改的生力军和主导力量。同时对这些教师和毕业生给予政治上、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政策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于农村,服务于农村。相信在上级政策的倾斜下一定能平衡城乡之间的语文教改差距,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8篇

第一部分有关对新大纲的探索与实践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视野(一)教学思想的研究1.陶忠华《对小学语文教学观的几点思考》2.于永正的教改探索《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3.吴忠豪的教改思路《以培养运用能力为重点,改革小学语文教学》4.翟京华的教学经验《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二)培养创造力的研究1.理论探讨姜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吴清华《语文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及其培养》2.策略、方法(1)方利民《小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实行六开放》(2)熊建峰《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素质的策略》(3)周卫国《发现教法与创新教育》(4)袁炳飞《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及弱化的训练》(5)林祖望《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创新意识》*3.想象力的培养(1)余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2)李克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尝试》(三)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李鸿谟《落实新大纲精神,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李冰霖《信息素质教育--小语教学的新使命》(四)情感教育杜晓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1、高凤弟《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其育人功能》2、运用电教媒体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实验研究报告在语文教学思想、新视野的成果的报导中,未见思想教育、美育和语文实践活动等的报导。二、有关识字教学施茂枝《也谈识字教学必须遵循三大规律》三、有关阅读教学(一)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施茂枝《阅读教学中两个偏向及矫正》(二)理论探讨1.张庆《提倡诵读》2.周一贯《研读:一个正向我们走来的课题》3.周一贯《“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4.纪育华《冲破以段落为界的思维定势》(三)阅读教学方法1.胥翠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初探》2.陈婉清《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阅读教学中边读边提高实验的初步研究》3.姜仕恭《明确质疑目的,讲究释疑方法》4.陶宇明《课堂质疑的九个切入点》5.刘莉《感知体悟品析》(四)语言积累的研究林润生《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五)练习设计的研究1.陈爱红《课堂教学巧设计,教学效率定提高》2.桂贤娣《情趣结合的家庭作业》(六)对课外阅读的研究1.李冰霖《为孩子们导航》2.陈金表《课外阅读四要》3.钟娟《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在对阅读教学研究成果的报导中,语感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发表一定的见解等专题少见报导。四、作文教学(一)对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探讨杨旦凤《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二)理论探讨1.构建训练系列吴立岗《根据活动理论构建科学的作文训练系列》2.作文全程训练张培红《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3.发展个性陈关根《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三)读写结合1.冯兰《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2.黄桂林《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形式》3.魏明《结合课想象作文》4.卢秋萍、施茂枝《就文取材一箭双雕》5.张美满《如何加强片断练笔》(四)作文指导1.写作兴趣的培养(1)申维俊《学生写作兴趣初探》(2)黄茂文《创设良好的习作心境》(3)郭瑾《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引导学生倾吐的做法》2.作文题目的设计高峰《作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训练题的设计》3.观察的指导汪秀洁《观察:小学作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手段之一》4.选材的指导谭珍《作文的创新--从选材开始》5.作文的评价李都金《丰富作文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如何开拓思路,指导自由表达未见专题报导。五、口语交际未见有关口语交际的专题报导。有关于培养说话能力的报道。六、教学模式1.刘影《构建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2.许小蕙《“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六环节教学模式初探》3.张培建《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新探》4.黄贞良《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初探》5.张海峰《“自读”能力培养模式初探》6.卢毓敏《优化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学习》7.解爱静《古诗教学模式初探》*8.章荐《题海战术--素质教育观下课堂教学模式探微》9.何小珍《网络氛围下的作文教学模式》10.赵阿琴《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七、教学艺术1.教学设计的艺术李俊《教学设计新视角》严旭峰林祖荣《素质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审视》2.突出重点的艺术李运菊《突出重点,优化过程》3.点拨启发的艺术李瑞桐《点拨在小语教学中的运用》4.课堂表演指导艺术周一贯《课堂表演--阅读教学的全身心感受》5.课堂讨论组织艺术严萍《组织课堂争论,培养创新精神》6.教学幽默的艺术孙改仙《论教学幽默》7.课堂教学艺术赵敬春《谈课堂教学艺术》八、怎样当好语文教师姜汉林《怎样做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语文教改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实意义具体路径

从启蒙阶段开始,语文便与每个人的教育经历形影不离。时代愈发进步,各类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应积极顺应社会的需求。在此形势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置身于改革的十字路口,在探索中追寻前行的方向,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格局中的必备一环,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契机。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无法形成开放且有活力的教学环境。语文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的综合类学科,未能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传达出它的内涵与意义。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推动教学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工程亟待展开。

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何谓改革?改革便是冲破旧有思维的限制,与时俱进地开创出一番新气象。积极、正确的改革举措,将更好地彰显出自身价值,并推进整个时代的进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正是适应形势的现实之举,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能

毋庸置疑,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通过长期、持续的语文学习,学生将具备基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并有可能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从而达到身心的均衡发展。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却部分“遮蔽”了语文学科的价值,阻碍了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模板,以讲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学生、教材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如此一来,中学语文教学便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因此,唯有实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彰显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

1.2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契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不是一项建造“象牙塔”的工程,而是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补给站”。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将密切贴近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在教学模式中融入更具现实性、实用性的因素。在改革思潮的冲击下,中学语文教学将开掘出学生的语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素质、人文涵养等综合素养。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路径

知悉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之后,应明确接下来的改革道路应如何迈步。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路径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需要教学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期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2.1注重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应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力,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状况,并对之进行科学的情感引导。中学语文中包含了大量的语法基础知识以及古代文学知识,既考验了记忆、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对学生的语感要求。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等客观原因,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继而产生了懈怠心理。这时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乐观、正确的学习态度。另外,教师还应在课堂和评价成绩时,多表达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从而让学生拥有继续学习语文的信心。

2.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唤醒学生的自觉学习热情

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应该站在最显著的主体地位,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适当地退居引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开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应该是通融、和谐的,集体共享关于语文知识的信息以及观点。为了进一步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就“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比较”这一话题,组织班级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间先进行交流,继而形成小组观点,随后小组之间再展开对话与讨论。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可以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一些有新意、蕴含着创新价值的观点,教师应予以鼓励。在合作与竞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3倡导生活化、情景化教学,打破语文教学的狭隘空间

中学语文包含较多的理论知识以及内容艰涩的文言文,仅凭单一的书面学习,难以促成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师应重视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理念,立体形象地呈现语文知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知中达成知识的内化、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图片、声音等载体来表现诗词的意境。又或者,在学习“被”字句与“把”字句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场景,让两个小组进行模拟表演。其中,一个小组只能用“被”字句,另一个小组只能用“把”字句,诸如此类的情景化教学方式,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狭隘空间,真正建立起一份和谐、广阔的教学视域。

参考文献:

[1]陈金明.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J].中学语文教学.2007,(07).

[2]杜晓平.试论我国政府母语教育的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

上一篇:小学汉语论文范文 下一篇:职高语文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