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三次转向及其启示

时间:2022-10-15 01:59:35

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三次转向及其启示

[内容提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特有的现象。宗教思想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样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科学分析,就此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从唯心主义宗教观到唯物主义宗教观、从唯物主义宗教观到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三次转向。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三次转向的思想内容,并同时揭示了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三次转向”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关键词]马克思;宗教思想;三次转向;精神启迪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49―0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批判是其鲜明的特征。在批判中进行超越,在现实中进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大特色。关于宗教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发展同样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经历了一个由信奉到普遍批判、由理性批判到现实批判、最终走向完善成熟的发展过程。对此,我们把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这种特点概括为“三次转向”。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规律,在对宗教的批判中探求到了人的本质,从而将宗教解放与人类解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推进到科学理论发展的新高度。

一、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第一次转向: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

马克思不是天生的“无神论者”。少年时期直到柏林大学前,马克思一直保持对上帝的基本信仰,他的几篇中学毕业论文便体现了“有神论”思想。在《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节至14节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的原因和实质,他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和《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集中论述了信徒与基督保持一致的必要性,认为神是高于人并“真实”的存在,上帝是人类道德理想的化身,通过神的引导才能拯救人们作恶的本性、不坚定的理性及堕落的心。显然,此时马克思相信神的存在,在其宗教观上还处于“有神论”立场。但他对宗教的理解与正统的基督教的思想是有着明显不同的。例如,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在这里关注的与其说是信徒与上帝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不如说是美德追求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他反对虔诚主义者们对上帝的绝对服从的解释,在对神的论述中,他将落脚点放在了人身上。“人神结合的原因在于人的本旨,因为人永远是力图用不断提高道德的办法使自己上升到神的地位”[1]。马克思认为神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但这个共同目标最终要靠人去实现。这就为马克思后来在世界观上转向无神论埋下了伏笔。

柏林大学期间,由于受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和宗教批判精神的影响,马克思开始了对神的理性批判,实现了由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转变。该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此时,马克思不再认为“神是高居于人之上,远离超脱于人世的存在,相反的,神与尘世发生了瓜葛,成为尘世的中心。”[2]他在博士论文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表明了哲学立场,“我痛恨所有的神,我宁愿被束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从而宣布了他的无神论原则,用自我意识的理性张扬来反对宗教。他认为神不过是人们虚妄的假设,神起源于人类认识的幼稚阶段。可以说,马克思已经展开了对神和宗教的批判,并进一步反对一切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空洞的同义的反复”[3],“无理性就是神的存在”[4]。但是这种批判还停留在理性和抽象层面。随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和现实斗争的积极投入,马克思深化了对宗教的认识,并在宗教、政治国家后面找到了物质基础――世俗社会。由此,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宗教观的过渡。

二、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第二次转向:向唯物主义宗教观的转变

《莱茵报》时期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找到了宗教的根源,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把对宗教的抽象批判转向了对现实的批判,把宗教思想建立在具体的、实在的唯物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宗教观的过渡。该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在当时的德国,宗教最容易触动群众的“温情”。因此,马克思把宗教作为“总的理论纲领”来进行批判,发现了宗教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间,揭露了宗教作为虚幻的主观形式这一本质属性,把宗教与异化相联系,并把宗教的批判拓展到政治领域,展开了对宗教国家这种异化的现实的批判,将其与人类解放结合起来。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宗教有关内容做了初步总结,是马克思宗教思想转变的一个关节点,由此开始了向唯物宗教观的转变。马克思认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 [5],因而转向了现实的人与世俗生活,集中批判德国的社会制度。在费尔巴哈对宗教异化的批判――人创造“上帝”而非上帝创造人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6],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身意识和自身情感。宗教是颠倒的世界意识,它是“人的本质的幻想中的实现”[7],是民众虚幻的幸福。在这里,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辩哲学进行了批判,认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反对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提出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要消除宗教首先要改变苦难的现实,以此改变产生的世界观,进而改变宗教。最后把德国解放与人类解放统一起来,找到了解放的途径,即找到了哲学这个批判的武器和无产阶级这个主体的、能动的批判的力量。可以看出,通过对黑格尔等唯心主义宗教观的批判,马克思此时的宗教思想已经超越了无神论,同时也扬弃了有神论思想,进入了唯物主义阶段。但是,马克思真正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宗教观决裂的关键在于他把历史的、现实的和动态的观点运用到了宗教思想中,从而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第三次转向: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首先,通过对劳动异化的批判,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接近。《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宗教问题,由政治异化转向了对经济异化和劳动异化的批判,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本质出发,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走向了共产主义。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1843年3月13日给卢格的信中写到,“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关心政治”。可见,马克思虽然已经确认了“经验”的基础地位,但还停留在理论演绎的层面,即积极的人道主义。受施蒂纳、鲍威尔等人对人本主义批评的影响,马克思对自己理论上所存在问题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并在哲学观上做了一次彻底的清算。这集中体现在“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作为理论的基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从而确立了有限的、现实的、感性的事物的基础地位,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现实的、“实践”的人中去探索宗教世界的根源,认为世俗基础本身分裂成为相互分离的世界即宗教世界和世俗社会。宗教产生于世俗社会本身的矛盾,因而对宗教的解决的动力也应回到世俗社会本身。《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初步确立。它将实践用于历史分析,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展开。“在思维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9]。马克思把费尔巴哈哲学颠倒过来,“从人间升到天国”[10],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第一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得到了阐发。因为意识本身无所谓历史,历史的本质只能从人类的实践中去寻找。马克思找到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宗教产生、性质、消亡途径做了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宗教是历史现象,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存在,它将随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改变,分工的消灭,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而消亡。《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公开问世。马克思明确指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旧的观念的领域,必将在现实的运动中被扬弃。宗教将消逝于共产主义。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已经从人的现实本质出发,以实践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点,以“一定的”、“历史的”的观点将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结合起来,在其宗教观上实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综观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作为科学和革命的关于宗教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马克思宗教思想经历的三次发展转向,有着一个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逐步接近关于宗教问题的真理性认识的生成过程。这也恰好是马克思宗教思想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秘密之所在。

四、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三次转向的历史启示

第一,与时俱进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由马克思宗教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批判和扬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鲜明特征和思想转变的关键。马克思每一阶段的反思和超越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他人思想的影响,在对赫斯、费尔巴哈、李斯特、施金纳等的思想的批判中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理性工具的积极吸收,马克思扬弃了“有神论”思想;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继承,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颠倒的世界观”、走向了唯物主义。经过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思考,马克思以极具天才的创造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展开了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在“现实的人”和“一定的”、“历史的”的观点中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便是这样的一个顺应现实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开放体系,与时俱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品质和生命力之所在。

第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宗教思想之所以三次转向,是接触社会实际,探究社会本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抛弃了德国哲学纯粹“理性王国”的理性演绎,转向了对现实市民社会的深入研究,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实证分析的重要性,在经济学的视角中去发掘市民社会的现实根源。此外,马克思还直接投入到现实的革命斗争中去,在实践中认清革命的形式、找到了革命的力量和发展方向。《共产党宣言》便是其对19世纪40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伟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只有把握这一规律,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经久不衰,也才能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欣欣向荣。

第三,以人为本,高度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类的解放,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命运和人类发展的关注,是马克思宗教思想三次转向发生的根本原因。在关注中探究,在探求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这是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一大特色。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斗争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始终的一条红线。青年马克思从人的幸福的追求出发,将对神的分析的落脚点放在了人本身,从而扬弃了“有神论”思想;从宗教异化这一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批判中,揭露私有制的罪恶,从而扬弃了“有神论”思想,走向了“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共产主义;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马克思才实现了整个理论体系的转变,对宗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走向了唯物主义。可以说,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都是围绕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对人的命运和人类解放的高度关注是马克思理论创造的源头和动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由其思想发展的历程和转向来看,只有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才能在理论创作中注入现实的活力,绽放思想的火光。

参考文献

[1][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23、284、285

[2]王珍.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5:75

[5][6][7][8][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2、60、73、73

收稿日期:2010-11-06

作者简介:1.凌亚男,女,浙江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09级研究生。2.华正学,男,浙江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篇:基于诗教视域的大学文化实践 下一篇:我们应该如何准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