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读写能力

时间:2022-10-15 07:35:31

培养小学生读写能力

【摘要】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中,也是最令老师们头疼的事。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显得优为重要,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做到读中有思、以读促写、思写结合、以思导读,才能使语文教学走上螺旋式上升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培养兴趣; 读写能力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要放眼于课文,更要放眼于课外;要重视学习,更要重应用;要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要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要强调读写,也要重视听说;要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才能有好的效果。

1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积累是产生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当某个领域的实际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容易产生对该领域的兴趣,否则,一窍不通只会索然无味。因此,让学生多阅读、勤积累,必然会激活学生的读书兴趣。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并正确进行指导,巧于点拨,使学生养成博览的习惯。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何时让他开始阅读开始积累呢?有人认为得到三年级学生有一定识字能力以后才能开始阅读。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那时已是亡羊补牢。因为三年级学生已开始写作文,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何以写作?但此时学生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只能东拼西凑生拉硬拽,完成任务万岁。此情景下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要想写出好文章得到老师的表扬那更是无稽之谈。久而久之,好多学生对写作丧失了兴趣。老师对此类学生也无计可施。我想这也是老师和学生闻写作而头疼的根源所在。为此,本人建议学生从学会汉语拼音认识第一个汉字的那一刻起就该有意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了。

2生充分预习,感知教材

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比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课前,我让学生先了解三国的形成、鼎立、衰败过程,了解曹操、诸葛亮、周瑜、鲁肃的为人特点。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人知天,曹操用兵多疑,鲁肃为人诚信,周瑜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分析的非常透彻。课后不少同学又捧起了《三国演义》,全班掀起了“三国热”。

3读中有思,以思促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大语文教学观,在学生中间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学生明其旨、获其识、得其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年级小学生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文并茂的画报,让他们看后讲一讲为什么喜欢看?在这一简单的为什么中就培养了孩子思考的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教师可以让他们多读书看报,特别是报刊上的新鲜时文和中外名著。同时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从而改变阅读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

4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麽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等,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

5积累素材,促进写作

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途径。课文讲完以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应用。现在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感到头痛,无内容可写,写起来空洞、乏味,再就是胡编乱造,写出虚假的作文。

首先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力。学生写文章无从下手,往往缺乏观察,没有素材,对身边的人、事视而不见。生活是写作源泉,指导是写作钥匙。在学生写作前,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看一幅图,必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然后观察。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写植物要从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观察。通过观察,我曾经把花草、小动物、玩具等带到教室,按指导方法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才能处处留心观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的事物才细腻、逼真。

其次,教学生组织材料、选择材料。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我又叫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新颖而又有说明力。哪些材料不能突出中心,哪些材料需要重点写、详细写,都要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比如在教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时,我先让学生想好写谁,然后确定中心,也就是想写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中心确定好之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同学重新选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文不切题、离题万里现象的发生。

再次,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在教学中可以从说话训练做起,每天早晨让学生播放新闻,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有时也根据课文限定说话内容。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播放新闻,还可以定期搞故事赛、朗读比赛。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在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中养成广闻博记的习惯,让学生多读、多思、多练。

学生写完作文,还要严把修改关。记得鲁迅有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先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在讲评作文时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学一同修改,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提高习作质量。

上一篇:活用电子白板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下一篇: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