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经济法》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10-15 07:19:06

如何提高中职《经济法》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中职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经济法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人们围绕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在做着有益的尝试。下面,我就中职《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进一步阐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即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指学生当前的发展,还包括学生未来的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在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点进行机械记忆,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求知特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不仅失去了获得理论知识的兴趣,更谈不上职业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种课堂教学,教师教起来“累”,学生学起来“苦”,课堂缺乏生气,也注定是低效的。

针对传统《经济法》课堂教学的弊端,按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提高中职《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学生实际,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不足,但他们的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对高度概括的、抽象的纯法学理论知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取而代之的是活泼、生动的法学案例。“以案说法”,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可以打破原有的教材编排顺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容易接受的具体经济法律章节优先进行课堂教学。最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达到,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创设一种“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获取心灵的体验。《经济法》本身是建立在丰富多彩、形形经济活动基础上的法律,《经济法》的课堂理应充满活力。因此,在组织《经济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开展专题讨论或辩论、模拟法庭,有条件的还可以安排学生旁听法院的庭审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据理力争的勇气和胆量,提升了法律素养,增强了守法意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以案例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

法律条文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高度浓缩概括,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手段,而一味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经济法》作为一门特色学科,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在生动案例的指引下,比较容易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用去死记硬背生硬的法律条文,只要能够通过课堂上听到的案例,辨别出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就基本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除了“案例教学法”教师还可以创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视频、图片等拓展教学资源,实现直观教学。在《经济法》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多媒体网络中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济法案例、生活趣闻视频等,给学生播放,既能增进学生对法律知识背景的了解,又能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四、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给他们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并通过积极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入法制轨道。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教师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使课堂变得更富人性化。中职的经济法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要将《经济法》教学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严密的逻辑思辨能力,无一不是在课堂上一点一滴形成。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从加强课堂管理、完善课堂评价标准入手,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我就不一一累述。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多方面,不同学科有所侧重。教师只有通过课堂实践的历练,不断总结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综合素养有所提升,最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 山西省孝义市职业教育中心 )

上一篇: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下一篇:语文课改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