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德育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21 11:13:29

如何提高学生德育的有效性

【摘 要】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指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规范的引导;政治教育指引导学生形成鲜明的政治态度、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教育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德育;现状;提高措施

一、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

面对改革的新形式,我们的学德育工作还显得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工作方法形式化、教条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工作管理流于形式,体制建设、措施不到位。

我们的德育教育存在着倒挂、脱节、不必要重复。德育教育还存在“高、大、空”的情况。本来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却变成了单纯传授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推行“应试教育”的砝码。更为重要的是,虽然长期以来学校有思想品德课,但是它并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内容。而像课外活动、“三育人”等其它补充形式毕竟不像课程那样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因而德育变得容易落空或流于形式。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根本不可能达到,一味的唱高调,出现名义上的“加强”,实际上的“淡化”,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教育信息的片面性、表面性和重目的的急功近利性。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主客体颠倒、明显的形式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不是从社会发展实际、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他们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在教育过程中,漠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比,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

二、学校提高德育教育的措施

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上讲,影响学校德育成效的因素很多,有学校内部的,也有学校外部的;有心理学方面的,也有社会学方面的等等。但在讲究策略,减少不利因素,增加有利因素以求得德育实效的过程。

1.德育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德育的阵地到底在那里呢?笔者认为:德育应该是一种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不是几次时间短、准备仓促的活动和每周一堂课所能承担起的大任务。它的主阵地应该是在我们的学科课堂上。学生是求知欲旺盛的群体,在满足学生对世界的认知需求的同时渗透德育,就是把德育与学生需求结合起来,这是体现德育针对的所在,它比任何一种由上而下的德育活动的实效性要大得多。“德育要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之中,要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结合教学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德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管理上,应抛弃教学和德育分离的方法,抛弃自上而下的形式主义的德育活动。把德育渗透和课堂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围绕德育中心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堂渗透上花大力气,评价上加大比重,发挥管理的导向作用。这才能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通领地位相符。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每个学生最终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其自身的品质,这是德育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讲课时,还要注意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社会更加开放,不应再把学生置于“世外桃源”中呵护,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追求,什么当唾弃。一次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一本思品书的苦口说教,触动灵魂的一次感受总要比假大空的喋喋不休效果好。思想品德教育一旦步入生活大课堂,我们会发现它既无形又有形,既庞杂又细微,一切丰富可感的社会生活是一部人类的巨著,自然的力作。教师如果带着一群学生去工厂、农村、街道、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去看去听,去讨论、去认识;或是给孩子们布置一道课外作业,把他们所遇所见所闻所感搜集起来,带到思品课上一起交流,哪怕出现争执,那也是美丽的上升。他们懂得了要关注家庭、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更为广阔的时空……

3.由他律转为自律

德育的主体是什么?是“人”,是鲜活的学生的个体生命。忽视甚至无视儿童鲜活生命的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学生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这样的德育教育必然会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优化德育状况的必要途径。传统的美德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人之成才的必要“磨炼”,社会转型期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的信息,及时调节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组织受教育者身体力行,提供其艰苦磨炼的机会,导向对“德”的重视,对“德”的心理倾向,使之形成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高尚人格。

4.优化德育环境

青少年时期正是天真烂漫、富于幻想、憧憬未来的时期,也是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和影响将对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同志在最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因此,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起的熏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是青少年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它特有的社会职能和优势条件决定了它对于学生的德育负有特殊的职责。与社会环境相比,它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对社会中不良因素的滤汰功能,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不仅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而且也是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改善社会环境的强大的辐射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儿童时期思想道德的形成,家庭环境会时时刻刻对他们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追求等方面所体现的家庭的精神风尚,会给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那张心灵白纸上抹上底色。

总之,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就要研究现代学校教育的策略,借鉴世界各国,甚至西方国家的教育方法,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总之,现代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最关键的是从接受主体入手,研究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过程,从而确定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上一篇:浅论高速公路温馨服务培训教育工作开展 下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