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11 08:59:53

如何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积极将实践操作引入数学课堂,处处可见学生操作探索,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但热闹过后,收效甚微。主要表现在:

1.实践即游戏,不见“发展性”。有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可能性”时,在引出了“可能性”这一课题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操作材料准备情况:每个小组都配置一叠扑克,其中黑色牌若干张,红色牌若干张,要求学生每次抽出一张牌,并对所得出的结果加以记录并计算一共抽了多少张?其中黑牌多少张?红牌多少张?在小组实践后,教师又安排了学生汇报,最后得出了结论:黑牌张数少,抽出黑牌的可能性就小;红牌张数多,抽出红牌的可能性就大。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要从这叠牌中连续不断地去“抽”?我们是否事先就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这种意图,从而使相应的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2.实践即劳动,缺乏“数学味”。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图案的一半让学生猜整个图案引出课题后,安排了这样的动手实践:根据练习纸上已画好的半只蝴蝶剪出整只蝴蝶。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从学生的材料中选取几种蝴蝶贴在黑板上,并提问:(1)你喜欢哪一只蝴蝶?为什么?(2)想一想这只精美的蝴蝶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生1:对折后剪。生2:两边对折后剪出来的。

这位教师创设了一个新颖的情境,意图是想学生在猜测感知对称图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抽象出对称图形的属性,即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但是,从课堂上学生回答来看,似乎只停留在“对折”上,而未上升到“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从而没有体现数学味。

3.材料太完备,不开“创新花”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用学具搭建一个模型,而学具盒里的材料是完备的,正好是红色的4根长,绿色的4根宽,白色的4根高,学生搭起来很顺利。表面看是学生动手操作搭建模型,事实上,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顺利完成。这样的操作活动完全违背了动手操作的本意,更达不到操作、探究的目的。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实践操作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有效性呢?

1.提出要求,让实践明确方向。有效的学习活动都应当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动手实践与一般的操作活动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认为只要自己清楚活动的意图及要达到的效果就行了,学生无需了解此次活动的任务和目标,这样往往就会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变得盲目无序。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有位教师刚开始就组织了一个“摸棋子”游戏: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装有黑、白两种棋子的黑袋子,其中黑色棋子多,要求学生每次摸出一枚棋子(摸完放回),并对结果加以记录和比较:一共摸了多少次?其中摸到黑棋子多少次?摸到白棋子多少次?最后得出了结论: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大,摸到白棋的可能性小。其实,我们可以由一个问题情境引入:“同学们,袋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共5枚,如果不倒出来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棋子多吗?”这样学生就有了同一个关注点,活动也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2.丰富素材,让实践充满探索。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材料过于完备,而完备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和封闭性,不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材料的设计与呈现要体现多样化和开放性,为学生创设选择、处理、组合、分析的机会,拓展主动探究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问:“你们能利用这两个三角形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学生轻而易举地拼出了平行四边形,进而探究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操作只满足于结论的得出和规律的发现,忽视了思维能力的训练,缺少挑战性。究其原因就是材料过于完备,让学生产生定式思维,只能发现唯一的结论。如果让学生准备多组三角形:有完全相同的,有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有底相等高不等的,有高不等底相等的……那么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必然就要感知、分析、处理材料,然后尝试选择、拼搭、调整,最后认识到只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加深和拓展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五小学 江西省南康市第一小学)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预习作业的类型与功能 下一篇:让学生做文本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