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时间:2022-10-15 06:33:01

美术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是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就目前美术的教学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都忽视了美术教学对每个学生成长的不同的积极作用,因此,造成了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的落差,那么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关注生的发展呢?

一、开放思维,尊重个性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同样上《画苹果》这一课,美国小学生画苹果,教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日本的学生也是自己拿着一个苹果去画;而中国的学生画苹果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并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结果是中国学生画得最像。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无疑是喜欢中国学生那个符合“标准”的苹果,因为他画得很像。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学生绘画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每个学生天生就是画家。对学生的评价的标准,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画的过程以及闪光的点子。每个学生对待同一个主题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要把他个人的(成人化)想法硬是塞给学生,或者拿着一些“范作”让学生去借鉴甚至是临摹,那学生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于“范作”或教师的思维中,从而哪来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应该在教学时,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那也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只要画面中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表扬。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二、多样教学,培养个性

1.创作方法、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儿童的思维,以至于儿童作品中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如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学生喜欢动手去做,而不是用笔画,这让有些教师无法接受,否认了他们的想法。其实,学生怎么表现都可以,只要能将他们想到的充分发挥出来就行了,不必拘泥于这些所谓的形式。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学生敢于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2.工具的多样化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学生绘画常用的工具是铅笔、水彩笔或油画棒,长时间只用这几种工具也会限制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工具的限制,学生就算有再好的想象,也无法用合适的工具表现,学生的个性也会被限制。现在的学生应该学会了解、运用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进行实践,使自己的画面看上去更生动。

三、了解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学生学习美术,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总会在无意中创造出奇特的、令人惊奇的画面,这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而某些教师却错误地看成是他们没有认真听讲、不好好思考所产生的结果,对他们的作品没有投去赞许的目光,而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记得有一次我在上低年级美术课时,教的是《好朋友》一课,学生画着画着,有一位小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他没有画他的好朋友,他画的是扫帚和簸箕。”这时我并没有指责画画的学生,而是叫他说说为什么。他说:“我觉得扫帚和簸箕它们天天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休息,也是好朋友啊!”多么独特的想法啊!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同学们都夸他,他从自己的创造中感到愉快,对创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创造欲望。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参与创造性作画,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好朋友,真是异想天开、别具一格。我想,当他们将作品展现出来的时候,那将是一幅幅既具有个性特色,又不失天真烂漫的画面。

四、合理评价,发展个性

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地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学生们的作品。艺术不像数学公式一样的标准。如果问学生:“你们的爱好是什么?”十有八九会回答:“画画!”学生们喜欢画画,并不是意味着他们关心或热爱艺术,而只是喜欢游戏的一种天性。但有些教师、家长却误解了这个天性。走进各类的美术培训中心,你看到的可能是许多孩子在三心二意地画画。当爱好变成责任的时候,这个爱好就不如以前那么吸引人了。而教师为了让出了钱的家长看到“成效”,有时候就会亲自。长时间这样,儿童对画画失去了激情,产生了惰性,就会把他原来的爱好给慢慢抹杀掉。

学生画出来的画是他们眼中、心中的世界,他和成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评价一幅儿童画的时候,不能用教师指定的统一标准去评价,而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品质,或者用学生自评、互评等多样的评价形式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化德县希望小学)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策略浅析 下一篇:谈学生互评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