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4 06:51:59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情感教育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要求,而语文课程又是表达情感的最好领地,因此,研究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现状为研究基础,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作用分析

1.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教学的速率和教学的内容,认为只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足够多的内容就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事实恰恰相反,只注重速率而不注重情感的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既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又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开发,既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低年级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明显高于高年级,且在年级的高度与对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之间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即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越来越低,反之,则越来越高。

其次,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抱着“上课与不上课差别不大”的态度,认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总体成绩的提升并无太大作用,而诸如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

再次,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采用自己看书的方式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而非由教师讲授,他们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对于自身的学习十分困难,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相距甚远。

2.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学生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感情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对情感教育的了解,将其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使其乐于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第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拓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促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通过自我发现与探索,主动完成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第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进而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1.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导方、学生为被动方的教学方式,以背诵、抄写加深学习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机械性的学习,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因此,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引入了“情感教育”,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非研究的最终目的,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前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应用策略:

(1)转变教学思路,强调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无论是何种教育方式,都应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使学生从原有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从而通过自身的探索实现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中,一旦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地选择者,就会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刺激,促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思考,进而在情感上拥有较强的满足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积极教育法,即鼓励式教育,使学生在表扬和鼓励的环境下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2)从教学内容入手,渗透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即为语文教材。教材是诸多语文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将教学经验中的精华部分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的一部集智慧与心血与一体,融知识与情感为一身的教学资料。语文教材中不仅包含丰富的教学知识,更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因素,是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完美融合。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都选用古今中外的精髓名篇,并且大都是注明作者用以抒感的经典作品,可谓是“内心情感的结晶”。如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作者鲁迅在书中有着细腻的情感描写,所呈现出来的并非是冷淡、枯燥、无情、乏味的文字符号,而是打动人心、极易产生共鸣的细致描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彼此之间分享心得体会。通过教学中的教学资料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课堂教学并非以向学生传授教学大纲内容为唯一教学目的,与传授教学大纲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为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而在此过程中,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可用当前发达的网络环境、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出合理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如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即为语文教材。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材中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找出课堂教学相关的图片、生活现象、具体案例等,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间的距离。如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红楼梦》的对话艺术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一段有关《红楼梦》的视频片段(可以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亦或是黛玉葬花的片段等等),使抽象的形象以及舞台效果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其引入作品的特殊氛围之中,使其感受到作品的内在情感。

(4)改革作业方式,延续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都相当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的条件下,充分开展情感教育教学活动,是当前情感教育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延续情感教育。如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西游记”鉴赏一节,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作品片段重现”的课后作业,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以录像的形式上交作业,对于条件相对欠缺的学生,可以选择以录音的形式上交作业,这样,也可以实现对作业形式的丰富。

三、结论

初中语文教学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教学思路,强调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从教学内容入手,渗透情感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改革作业方式,延续情感教育”四方面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1]洪淑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素质教育,2013,08:101

[2]李建武.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33:27-28

上一篇: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环境责任的新内涵 下一篇:对于教师教育子女耐心缺乏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