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研究

时间:2022-10-14 02:14:28

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研究

摘要: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虽各有其内涵,但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在内容和功能上存在互动关系和共生共融,都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人格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化;学校德育;互动共生

一、引言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忆,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92.5%。其中,在超过人口半数的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5.1%,而且,互联网继续向低龄人群渗透。在这样一个“无处不网路”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发挥学校德育正面引导的作用,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延伸和拓展

对学生群体来说,学生的触网程度、触网倾向与触网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学生网络道德生存与现实道德生存呈现出同时并立、互相交融、彼此影响的发展态势。[1]第一,现实生活中,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的,人们的合规行为主要借助于外在的舆论和内在的良心共同约束的结果。因此,在传统学校德育模式中,教育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依附的主从关系,教育主体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教育客体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在此过程中,教育的功效主要依赖施教者对德育目标的理解、诠释,借助言传身教的单向灌输模式,将道德理论、思想观念、价值准则传递给受教育者,因此,现实道德生存状态的学校德育具有系统性、封闭性、同一性等特点。第二,学生网络道德生存对学校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学校德育需要解决和应对的重要课题。网络化背景下,社会道德制约机制被自由化、多元化的网络文化所破坏或削弱,社会舆论的外在监督作用越来与弱化,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个人良心的存在。[2]第三,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品质发展生态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其一,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具有碎片化、快餐化、微型化、个性化等特点,引发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变化;其二,信息网络的隐蔽性使网络社会中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躲在符号背后的假面人,上网者缺少公共道德的约束,不良网络文化极易弱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发道德认知冲突,导致价值迷惘和道德困惑;[3]其三,虚拟网络环境导致学生道德意志薄弱,自我约束力下降;其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在人际互动、角色转换和情感表达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影响着道德行为的样态。

三、学校德育对网络文化的反馈与适应

从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文化适应主要指文化对其环境的适应。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学校德育对网络文化的适应主要包括:学校德育理念的适应、学校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学校德育内容的适应和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应等。第一,德育理念的适应反映了人们对德育认识上的与时俱进。网络文化环境中的德育理念必须变革与创新,实现由保守向开放转变。一方面,改变对学生上网“封、堵、压”的教育模式,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心理疏导,主动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另一方面,树立网络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正确的网络意识,以网络为媒介,创新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第二,网络是一个互动平台,教育的主客体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可以相互促进、互换角色,只要条件允许,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育双方的互动。[4]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教育的者、权威者变身为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教育者;另一方面,学生从被动受教者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自我独立意识绽放出“主体性”的人格火花。第三,当前,传统教育下的空洞说教内容让位于文字、图画、声音、视频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的德育内容,在全方位、多媒介的网络盛宴催生下,德育教育表现出更大的吸引力。而且,内容丰富、信息海量的互联网为德育信息内容的存储与交流提供了前提性条件。第四,互动的网络交互平台大大改变了传统学校德育灌输的单向性,这让学生能够非常方便地主动寻找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被被唤醒,道德认知方式和道德情感表达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必将对传统的单一灌输、空洞乏力的教育方法产生巨大冲击。

四、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的有机共生

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共生共融性,同时,网络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把握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同源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5]第一,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们本源同构、有机共生。其一,教育目的相同。校园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在立德树人、品德塑造方面存在着一致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在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精神氛围,它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搭建安全、可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人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和道德品质,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德育目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是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对被教育者进行导向和陶冶的过程,因此,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二,内在的凝聚性。网络文化与学校德育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响学生的主观思想来发挥作用。校园网络文化是学生道德生成的“晴雨表”,是学生健康人格的“触发器”,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疏导,深刻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取向和个性心理。同时,学校以德育人的教育氛围,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举止,为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第二,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教育者要以高品位和学术性为目标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在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中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其一,教育和导向功能。通过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成德艺双磬的教育目的。激昂向上的网络文化不仅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且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念起到导向作用;其二,管理和规范功能。身处校园之中,学生既受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又受到隐性的精神氛围的熏陶和浸染。校园网络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黏合剂,通过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训导方式,实现管理和规范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的目的,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其三,凝聚和激励功能。校园网络文化通过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知,把学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激励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6]其四,陶冶和塑造功能。学校通过搭建网络载体,拓展主题教育渠道,积极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体现校园特色、时代精神、高品位的网络文化品牌,从而发挥网络德育的情操陶冶和品格塑造功能。

参考文献:

[1]吕明,魏东.试论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单向度延伸[J].职业,2015(36).

[2]严考亮.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3]高元恒.试论网络文化环境下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3(15).

[4]曹毓民.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5][6]王茜.大学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共融互动研究[J].鲁东大学,2014.

作者:高元恒 吕明

上一篇:高考文言文考题嬗变及备考策略 下一篇:初级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