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经典方药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临床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14 12:20:47

中医药经典方药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临床应用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药经典方药(简称经方)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经方辨证论治为指导,分期治疗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ABO母儿血型不合病例100例。孕前采用茵陈蒿汤加减、逍遥散加减,调理降低抗体效价;孕中采用茵陈蒿汤合寿胎丸加减、当归芍药散加减保宫安胎。 结果 治愈85例,显效13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 经方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ABO母儿血型不合;辨证论治;经方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b)-0091-03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同种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导致死胎、反复流产。本病有两大类,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两大类。ABO型较多见,而Rh型少见,但胎婴儿危险性高[1]。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属中医“胎漏、坠胎、胎动不安、滑胎”范畴。以肾虚型、湿热内蕴型和肝郁脾虚型多见。本文旨在探讨经方治疗肾虚型、湿热内蕴型和肝郁脾虚型体质“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科门诊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ABO母儿血型不合患者100例,年龄25~40岁。

1.2 诊断及分型标准

血型检查:若女方为“O”型血,男方为“A”型、“B”型或“AB”型,则母儿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本组病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以肾虚型、 湿热内蕴型和肝郁脾虚型多见[2]。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流产次数在2次以上,胚胎停止发育2次以上,内分泌正常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支原体病毒、衣原体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感染、抗抗体和子宫内膜抗体等情况。

1.4 疗效标准[3]

治愈: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腰腹疼痛消失,子宫大小与孕龄相符,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显效: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腰腹疼痛明显改善,子宫大小与孕龄相符,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好转: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腹胀痛、腰酸坠症状有所改善,子宫大小与孕龄相符,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无效:经治疗后,出血、腹痛、腰酸痛同前或加重,甚至流产。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

2 结果

本组100例中,治愈85例,显效13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3 病案举例

案例1,女,32岁,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胚胎停止发育数次,孕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质稀,腰酸腹坠痛,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超声:子宫及附件无明显异常。血型检查:该患者为“O”型血,其丈夫为“B”型血。西医诊断:ABO母儿血型不合。中医辨证:肾虚型。孕前治法:清热利湿,降低效价。经方:茵陈蒿汤合寿胎丸加减。于2009年2月再次怀孕。孕期治法:补肾益气,固冲安胎。经方:寿胎丸加减。孕45 d时超声结果:宫内早孕,见双孕囊回声,其一大小24 mm×23 mm,胎芽长4 mm,可见原始心管博动;其二23 mm×20 mm, 胎芽长3 mm可见原始心管博。2009年6月超声结果:宫内中孕、双活胎,如孕37周,胎心率齐 146次/min;其二152次/min,唐氏筛查:正常。医嘱:因为双胎很少有足月生产者,尽量少活动,能足月生产对大人孩子都好。2009年10月超声结果:宫内晚孕、双活胎,头位/臀位,双顶颈86~90 mm,头围311~320 mm,腹围298~320 mm,股骨长径64~69 mm,心率150~151次/min,胎儿体重2286~2796 g,孕龄33~35周等。现在生产没有一点问题了,故不用保胎治疗。随访:于2009年11月足月剖宫产一男一女龙凤胎。

案例2,女,29岁,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主症:胚胎停育4次,流产4次,身体困倦,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便溏不爽,面色肌肤萎黄,腰酸腹痛,烦躁,胸闷,口腻,头晕目眩,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超声:盆腔积液量多,附件有囊肿。血型检查:该患者为“O”型血,其丈夫为“AB”型血。西医诊断:ABO母儿血型不合。中医辨证:湿热内蕴型。孕前治法:清热利湿,调补冲任。经方:茵陈蒿汤加减。于2010年6月再次怀孕。孕期治法:健脾利湿,养血安胎。经方:茵陈蒿汤合寿胎丸加减。治疗保胎4个月。随访:经治疗,于2011年3月顺产一健康女婴。

案例3,女,35岁,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主症:婚前怀孕不能要流产2次,婚后胚胎停育5次,小腹坠痛腰酸,胸协少腹胀满,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 口干不欲饮,舌质暗红,或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紧或涩。超声结果:盆腔瘀血。血型检查:该患者为“O”型血,其丈夫为“A”型血。西医诊断:ABO母儿血型不合。中医辨证:肝郁脾虚型。孕前治法:疏肝健脾,理气行滞。经方:逍遥散加减。于2010年1月再次怀孕。孕期治法:活血养血,补肾安胎。经方: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保胎5个月停药。随访:经治疗,于2010年10月剖宫产一健康男婴。

4 讨论

4.1 病因病机

4.1.1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肾虚、脾虚、肝郁为根本原因,肾虚者多先天禀赋不足, 或婚后不节,或因惊恐,损伤肾气,冲任虚衰,胎失所系,以致胎漏、胎动不安、堕胎、滑胎、死胎。如《女科经论・引女科集略》说:“女之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脾虚湿盛,母体素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胎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致黄疸、死胎。肝郁则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内阻,冲任瘀滞,胞脉阻隔,胞胎失养,以致堕胎、小产、死胎[3]。

4.1.2 西医病因病机

ABO母儿血型不合多见于母亲为O型,胎儿为A型或B型或AB型时,为O型妇女较易产生IgG抗A或抗B抗体,而A型或B型妇女被B或A型物质致敏后主要产生lgM抗B或抗A抗体,其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产生危害。由于A、B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动植物食品、微生物、寄生虫),可引起异种免疫,使机体产生IgG抗A(B)抗体;此外母体亦可因注射疫苗、组织提取物或输血而致敏,故ABO溶血病发生于第一胎者并不少见。据统计母儿以ABO血型不合约占15%,临床上ABO溶血病发病率并不高,原因可能在于:①胎儿体液中存在可溶性A或B血型物质,能中和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②母体血液中的IgG抗A(B)抗体水平低下,或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密度低,结合的抗体量少,因此,溶血不严重、症状轻微而被误诊为生理性黄疸[4]。

4.2 辨证论治

4.2.1 肾虚型

主要症候:胚胎停止发育数次,孕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质稀,腰酸腹坠痛,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分析:胞脉者系于肾,肾气虚则冲任不固,胎失所系,故屡孕屡堕;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膝软;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则头晕耳鸣;肾气虚,膀胱失约,气化失职,则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肾气不足之征象。

4.2.1.1 孕前调理降效价 治法:清热利湿,降低效价。经方:茵陈蒿汤合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方药组成:茵陈、炒山栀、当归、菟丝子、川断、桑寄、生白芍、党参、生甘草等。

4.2.1.2 孕期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安胎。经方: 寿胎丸加减。方药组成: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党参、白术、山药、黄芩等。

4.2.2 湿热内蕴型

主要症候:胚胎停育数次,身重肢困腹胀满,口渴不欲饮,便溏不爽,面色肌肤黄,腰酸腹痛,烦躁、胸闷、口腻、头晕胁胀,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分析: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冲任气机不畅,湿热毒邪侵害胎儿则胚胎停育;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则水液停留则身重肢困腹胀满;湿热内蕴,胞胎失养,邪毒内犯而成死胎。肾气不固则腰酸腹痛等;湿热内阻,则心烦、胸闷、口腻;湿浊内阻,清阳不升则头晕胁胀;津不上承故口干不欲饮;湿热伤津则大便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湿热内蕴之征象。

4.2.2.1 孕前调理降效价 治法:清热利湿,调补冲任。经方:茵陈蒿汤加减。方药组成:茵陈、炒山栀、当归、菟丝子、川断、白芍、党参、制大黄、生甘草等。

4.2.2.2 孕期 治法:健脾利湿,养血安胎。经方:参苓白术散合寿胎丸加减。方药组成:菟丝子、川断、桑寄生、党参、白芍、党参、白术、扁豆、山药、当归、生甘草等。

4.2.3 肝郁脾虚型

主要症候:胚胎停育或数次,小腹坠痛腰酸,胸协少腹胀满,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 或口干不欲饮,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或涩。分析:素体肝郁,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胞胎失养故孕期下血、色暗,小腹坠痛、腰酸,胎动欲堕或死胎;气滞血瘀,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不欲饮。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或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4.2.3.1 孕前调理降效价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行滞。经方:逍遥散加减。方药组成:柴胡、郁金、当归、茯苓、白术、白芍、丹皮、黄芩、陈皮、半夏、党参、陈皮、炒山栀、香附等。

4.2.3.2 孕期 治法:活血养血,补肾安胎。经方:当归芍药散合寿胎丸加减。方药组成:菟丝子、川断、桑寄生、当归、茯苓、白术、白芍、丹皮、黄芩、苏梗、党参、青皮、陈皮、香附、砂仁等。

4.2.4 加减应用

形瘦之人多火,过用温热则伤阴血。肥盛之人多痰,过于补气,恐壅气动痰。白术消痰健脾,黄芩清热养阴,二味为安胎要药。或减白术加黄芩,或加白术减黄芩,任其抽添。若火盛,则当倍芩以清火;痰盛,则当倍术以消痰;若血虚,则合四物汤补血;气虚,则和四君以补气;若胎不安稳,佐以杜仲、续断、阿胶、艾叶;若气盛胎高者,加紫苏、大腹皮、枳壳、砂仁、陈皮。若脾虚者,加茯苓、白术、山药;若湿盛兼盆腔积液者,加猪苓、玉米须、苍术;若腰痛明显者,加川断;若阴道出血者加乌贼骨、杜仲炭、阿胶珠;若腰痛明显者加川断;若湿盛兼有盆腔积液者,加猪苓、玉米须。若有他证,随证加减[5]。

4.3 预防

首先检测夫妻双方血型,若妻子为“O”型血,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者,应避免流产,争取第一胎生育,降低发病率;若病史中有不良分娩史与输血史,有可能发生ABO母儿血型不合,则应生育前先调理体质(降底抗体效价)治疗3~6个月,待抗体效价正常时再考虑怀孕,在怀孕期间保胎治疗,直至怀孕6~7个月后,抗体效价正常,超声胎儿发育正常,唐氏筛查正常,四维超声无畸形,方可停药。

综上所述,本病为近年来的常见病,属中医“胎漏、坠胎、胎动不安、滑胎”的范畴[6]。涉及肝、脾、肾三脏,肝易郁、脾易湿、肾易虚,病在冲任、气血,治疗以疏肝、健脾、补肾为主,逍遥散为疏肝良方,茵陈蒿汤为健脾祛湿佳品,寿胎丸为补肾安胎之剂,配以滋肾育胎药:菟丝子、川断、桑寄生、杜仲等。补血养胎药:熟地、阿胶、白芍等。补气载胎药:党参、白术、山药等。顺气安胎药:砂仁、苏梗等。清热安胎药:黄芩。止血安胎药:乌贼骨、茜草、荆芥炭、地榆炭、杜仲炭、阿胶珠等。在治疗的过程中,需结合四诊,细辨主次症候,同时尚需依患者年龄、体质及结合B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综合、深层次检查,以观察胚胎发育情况[7]。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一)[S].1993:96-104.

[3] 肖承宗.中医妇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4]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80.

[5] (清)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

[6] 王晨晔,丁彩飞.中西结合治疗胚胎移植后早期先兆流产30例[J].环球中医药,2012,5(6):463-464.

[7] 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4.

(收稿日期:2012-12-24 本文编辑:冯 婕)

上一篇:黄念和他的《清明上河图》 下一篇: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