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义务调解员

时间:2022-10-14 11:48:21

民间义务调解员

在河南省新野县郊区的村子里,时常可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年逾花甲的共产党员,奔走在村头巷尾,串门儿在东家西舍,驱走人们忧愁,带来邻里欢笑。

他就是齐家村的齐凯林老人。老齐是个老革命,1947年参军,随到广西进行斗争,后来当上了警卫班的班长。1956年解甲归田,任生产大队干部,七、八十年代任村里的民调主任,2003年因年迈体弱,辞去了民调主任之职。但,他仍像一头不歇蹄的老黄牛,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他不辞劳苦,苦口婆心地化干弋为玉帛,为构建和谐社会谱写出动人之歌。

今年1月,本村寡妇杨三妮想招夫养子,但婆母、公爹竭力反对。农历腊月十二晚上,杨三妮和邻村的相好俞海棠约会,被在后盯梢的公爹发现后,叫来家族13人,将一对情人用绳索捆绑着带进院里,说是天明游街亮相,叫他们丢脸现眼去。这事被正在感冒发烧的老齐知道后,拄着拐杖,摸着夜路赶到杨家进行调解。他磨破嘴皮,好说歹说,他们才把二人释放,但扬言:“若是那个小子再勾引杨家媳妇,就打断他的腿。”自此一对情人只好隔门相望,泪水空流……。老齐为此事也整夜合不拢眼,他白天跑,夜里找,好话说了几箩筐,新婚姻法讲了十几遍。东家说了走西家,西家劝罢劝北家,直到3月1日,才为这对“牛郎织女”搭上了彩桥。

阳春三月的12日,81岁的刘老太太噙着泪找到老齐告状,说四个儿媳坏了良心,折磨她吃喝。老齐唤来四个儿媳,向他们四个宣传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开导他们说,赡养父母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并扳指头历数前朝古代的孝子、贤媳名人故事。一件《安安送米》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一桩桩孝媳妇的动人事迹讲起来娓娓动听,动人心扉……四个儿媳的心好似一盏灯被老齐拨亮了。他们当场向母亲认了错,并签订了《赡养公证协议》。

3月21日,赵、徐两家为宅基地大动干戈。赵××挥动杀猪刀,当胸向徐便刺;徐向外一闪,抡起铁锨,劈头盖脸向赵砍来。围观的人目瞪口呆,闹闹嚷嚷,无人敢出头相拦。在这危急关头,老齐奋不顾身冲进阵内,拦住姓赵的,喝住徐××大声吼道:“你俩想拼杀,到班房里拼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说话间一一夺下他们的“兵器”,耐着性子对他们进行说和,从法盲行事酿成悲剧,讲到互相谦让流传后人的“三尺巷”;从“负荆请罪”,谈到法律的威力……接着,他又帮着两家找地界、拉皮尺,为双方劈划宅基界线,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相互谦让,冤解归好。

这么多年,老齐就是这样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出现在人们中间,义务排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德,弘扬精神文明。据不完全统计,他排解民事纠纷100多起,制止偶发案件、突发事件20多起,挽救失足青年37人,使村里的上访、违法、民事、刑事案件降了下来。但,老齐并不满足,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整日里拄着拐杖走动在村子里,为家庭和睦、邻里欢笑,谱写着动人的夕阳颂歌。

上一篇:在地震的废墟中重生 下一篇:一缕茗香绕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