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13 09:46:12

上海长宁区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对上海长宁地区部分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掌握了第一手现状材料,为分析当前落实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所显现的相关问题打下了基础,也对现状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业界对当前民族音乐教学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上海长宁 民族音乐教育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4-02

1.研究背景

音乐课程是中小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有效载体。我国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应将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学校音乐教育应当以哪种音乐形式为资源,这是在音乐教育界讨论多年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格局形成的今天,各个国家已经把寻求本民族文化资源当成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在这种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理所应当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且是基础资源。近些年,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提升。

本文以小学阶段民族音乐教育为主体,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发现的当前民族音乐教育问题进行了问题诊断,以供业界相关建议提供有益参考。

2.小学高年级民族音乐教育调查研究

为了研究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五所小学发放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的调查,主要手段是发放调查问卷,运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及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等。问卷的调查内容涵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及知识的了解、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态度与音乐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的问卷调查最主要是针对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 三~五年级的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一、二年级略高,方便笔者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教师问卷1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学生问卷为160份,教师问卷为10份。

2.1学生调查

这次针对学生以及教师的调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学生调查主要针对他们对音乐课的感受、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对现用音乐教材是否喜欢;教师调查主要针对教师对音乐教学实践现状以及对民族音乐教学的认识。

首先,调查针对学生是否喜爱音乐、是否喜欢音乐课并希望学习到民族音乐以及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是否体验到乐趣等。调查发现:76%的学生喜欢音乐,而且也希望能够通过音乐课学习到民族音乐,但在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的程度还不高。

其次,调查对现在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感受,调查发现:在音乐课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教授民族音乐的比例为46%,有时教授的比例为50%,可见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所占比例不多。学生对于当前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基本喜欢,但还不能较高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教授民歌占70%,民族器乐与民族舞蹈较少。从民族音乐占教材的比例调查发现,每个年级一学年总共40首歌曲,随着年级的增长,民族音乐占音乐教材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说明学校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

最后,在当代社会中,音乐的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受到音乐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调查发现:在教科书上的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四者最喜爱哪一个的调查中得出结果喜爱流行音乐的占66%,喜爱西方古典乐的占14%,喜欢民族音乐的15%,喜爱教科书上音乐的只占5%,这就可以说明民族音乐跟其他音乐形式相比,并不占优势。民族音乐的了解途径主要还是通过个人的喜爱专门学习的居多,其次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再次为电视媒体的传播,最后为家庭因素。

2.2教师调查

大部分音乐教师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或是师范类院校,能够掌握音乐方面的有关知识理论,能够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目前学生的现状也比较清楚。

当前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乐类型,现代流行音乐占94%,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加起来占6%;而学生最缺乏的音乐知识是西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在课堂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反映比较喜爱占54%,非常喜爱占26%,兴趣一般占20%。

教师认为当前音乐教材中应该加强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有帮助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最大的问题是硬件设备不足,其次是教材编写不好,再次是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不浓厚和其他问题。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上主要使用的是体验性音乐教学法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其次是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法比较少。

3.问题诊断分析

综合上述调查来看,在当前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范围和认知中,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音乐对我国的音乐冲击很大,在调查小学生最喜爱那种音乐的问卷中得出大部分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却很少。从访谈中了解大多数孩子都潜意识的说民族音乐不好听,听不懂,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民族音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方面就要加大民族音乐的教学力度,把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最为发展的起步,首先就是让学生感到对民族音乐要有很大的兴趣,然后顺水推舟,把民族音乐深深刻在心里,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才会喜爱它。

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当前,教师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大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认同它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又将它置于文化课之下的位置,认为民族音乐教育只是一种文化课学好之外的技能训练,没有必要去把它当作一项主课任务去学习。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喜欢教授一些现代流行的儿童歌曲,问及原因,教师们认为这些歌曲好听,而且容易懂、容易唱,反之民族音乐却有很深的蕴含。

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规范下去教授民族音乐艺术,但是教授的这些民族音乐却只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只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唱这首歌,没有具体深入讲解该歌曲的背景、理论、唱腔等,导致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徒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学生通过学校的音乐课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通过笔者对当前小学民族音乐的现状调查,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较为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小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熏陶不够有效。这就需要加大对民族音乐课程的开发和资源投入,并从学校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配套,形成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良性互动。

4.总结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于《新课标》中的民族教育理念,学校已初步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找到有效途径来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从教师层面看,当前小学音乐老师缺乏在课堂上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经验,还需要对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内容进行解析,并逐步探索出适合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学生层面看,不少学生有意向学习民族音乐,但是尚且缺少学校、家庭、社会所营造的民族音乐文化与学习的氛围,不能很好的培育和熏陶小学生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潜力的发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丛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5

[2]曾天山.《教育科研的视野与方向》[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

[3]裴娣娜.《教育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7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下一篇: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