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环境治理工作制度

时间:2022-10-13 05:04:14

教育局环境治理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委办发〔2009〕4号通知)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机关各股室、各教育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因故意、过失而不履行、未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过错责任。

第四条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责任与过错相对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过错责任的追究形式为:

(一)书面检查;

(二)诫勉谈话;

(三)通报批评;

(四)公开道歉;

(五)暂停职务;

(六)调离工作岗位;

(七)免职;

(八)责令辞职;

违反纪律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追究纪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机关各股室、各教育直属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及其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过错责任:

(一)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建立相关领导机构、工作机构、长效保障机制、长效工作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的;

(二)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执行、督促检查不力,工作不到位,对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推诿、拖延不办,致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无法顺利实施的;

(三)不及时传*执行上级机关的决定、要求,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不顾全大局,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不服从整体部署进行综合整治的;

(五)各单位和学校不依法管理,不作为、消极作为或不当作为的;

(六)非主管部门不依职配合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开展的相关工作消极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违反城乡规划、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道路管理等法律、法规的;

(八)不能完成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和指标,效能低下,城乡市容环境面貌无有效改善的(非自身、不可抗力因素除外);

(九)对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而引发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或者防范、救援、处置不力的;

(十)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一)在工程的立项、报批、招标投标、施工等监管中,不严格遵守各纪律规定,或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违法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十二)截留、挪用、私分、贪污工作经费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

(十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调查,导致群众越级上访的;在调查处理群众等工作中,处理失当,导致矛盾激化的;

(十四)对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建议书》置之不理,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改进工作并向上级机关回复的。

第七条各单位和学校及其负责人在实施其行政管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一)对本单位和学校内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行为管理整治不力,致使乱摆乱卖现象严重,影响单位和学校环境整洁的;

(二)对乱扔乱倒垃圾等影响公共卫生行为管理整治不力,造成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脏乱现象严重的;

(三)对单位和学校内乱设乱贴广告以及其他乱挂乱刻乱画行为管理整治不力,影响市容市貌和主要公共场所环境整洁的;

(四)对单位和学校内施工现场未封闭、噪声扰民和扬尘污染等违规施工行为,以及不及时清运、乱堆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管理整治不力,长期影响街道、城市环境整治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

(五)对城镇小街小巷的改造不力,影响居民生产生活和城镇总体形象的;

(六)对违法建(构)筑物整治拆除不力,影响市容市貌整洁的;

(七)单位和学校物业管理不规范的;

(八)对市、县城乡环境治理办和教育局安排的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受到通报批评的;

(九)对单位和学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未完成治污减排目标的;

(十)对联系社区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按要求组织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受到通报批评的;

(十一)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力,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质询、批评的。

第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利用拆迁和工程建设制造事端,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

第九条实行白、黄、红“三色卡”问责制。

(一)各单位和学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一般过错的,发出白色卡实行问责,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按照第五条第(一)至(四)项追究过错责任,并限期改正;

(二)各单位和学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过错的,发出黄色卡实行问责,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按照第五条第(五)、(六)项追究过错责任,并限期改正;

(三)各单位和学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严重过错的,发出红色卡实行问责,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按照第五条(七)、(八)项追究过错责任,并限期改正;

(四)各单位和学校在一年度内三次受到白色卡问责的,按照黄色卡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过错责任;一年度内二次受到黄色卡问责的,按照红色卡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过错责任;

第十条过错责任追究按照干部人事监督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

(一)同时具有本办法规定的两种以上过错行为的;

(二)转移、销毁有关证据,弄虚作假或者以其他方法阻碍、干扰过错责任调查、追究的;

(三)被责令限期改正而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改正的;

(四)过错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不良后果的。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独家原创:浅析企业再造模式 下一篇: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