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处方分析

时间:2022-10-13 10:57:09

医院门诊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笔者抽查本院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的40 500张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每月各抽取5 d处方,共抽查处方40 500张,占全院处方总量的10.56%。抽样时兼顾各专科门诊就诊时间,使样本覆盖了门诊各个科室,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结果

处方40 500张,不合理用药处方3280张,占抽查总数的8.10%。用药不合理集中在:给药方案、重复给药、用法、用量、药理拮抗、药物毒性、溶媒、忽视年龄等方面。

3 分析

3.1 药物联用增大毒性 头孢唑林+丁胺卡那或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头孢菌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合用对肾有损害的氨基糖苷类或强利尿药,可加重肾损害,尤其是第一代头孢。如需联用应注意肾功能损害。

3.2 溶媒不合理 5%葡萄糖+青霉素:青霉素遇酸碱易分解,它最稳定的pH值在6~7之间,而葡萄糖的pH值在3.2~5.5之间,易使青霉素分解而降低疗效,故青霉素应选用氯化钠注射液,而不应用5%或10%的葡萄糖。

3.3 用法用量不合理 β-内酰胺类药物1次/d及氨基糖苷类2次/d给药: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t1/2很短,后效应弱,因此除个别t1/2很长的药物可每日给药1次外,其余1 d剂量分2~4次给药效果比较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相反氨基糖苷类有较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许多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每日剂量相同时单次给药后的疗效优于多次给药,且能降低对肾脏和听觉神经的毒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肠溶片、控释片或需整片吞服的药物采用1/2片,

2次/d等用法,不仅破坏该剂型的特殊骨架结构和释放系统,也降低药效,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1]。

3.4 药物联用减少疗效 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或者头孢克洛+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细菌繁殖期杀菌剂,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但静止状态下已经合成的细胞壁不受它们的影响。因此对繁殖期旺盛的细菌作用强,而对静止期弱或者无效。而罗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为快速抑菌剂迅速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而使β-内酰胺类药物作用减弱。但如先用速效杀菌药再用速效抑菌药疗效则会加强。卡托普利+阿司匹林:卡托普利降压主要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长期服用促进血管前列腺素释放。阿司匹林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影响血管前列腺素合成释放,从而削弱卡托普利长期疗效。

3.5 选药不合理 儿童用氟哌酸等:由于该类药物,可直接损害幼龄动物软骨,造成负重关节损伤和糜烂,远期影响代谢和发育,一般12岁以下儿童禁用。

4 讨论

医院加强处方管理的宗旨是“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不合理用药不但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的毒性,还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不合理用药问题应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因此,应加强对临床医师使用药物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同时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医院及其有关管理机构,应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经常抽查处方情况,分析处方存在的问题,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以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芳,徐建军,等.引起不良理化变化的药物相互作用.中国临床医生,2001,29(4):59.

[2] 吴永佩,颜青,等.《处方管理办法》有利于保护患者用药权益.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4):245.

上一篇:浅谈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下一篇:新上岗护士的职业风险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