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感培养基础教育

时间:2022-10-13 01:27:01

农村小学语感培养基础教育

农村小学语感培养基础教育论文

【摘要】语感是语言的色彩化,是语言的一种感知力。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要求,本文提出改革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方式,应以实践性为前提,以语感需回归生活,植与生活为突破口,立足小学生语感在生活化培养,打造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快捷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感语言回归生活

一、语感的定义和特征: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语言的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是学生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意会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如何使小学生能具备这种能力,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以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关注的话题。

语感具有如下特征:

1、内隐性: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如果不说破它,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一定的甚至较强的语感能力,更不知道它的作用在哪里。在一些情况下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

2、直接性:语感是快速的反应、没有思维的直接参与,而直接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去理解的过程。

3、人文性:语感例外一个特征,是由人的精神情感做主自然而然地配合情境在脑中寻找相应的词语和组织句法的过程。

4、生活性。语感本身并不是一种能单独存在的东西,它往往通过同生活中感受、知觉而粘附在一定的表象之中。这是是语感培养的趋势所在。语感联系实际生活有助于小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语感的生活化表现,懂的利用自己语言库去应对生活复杂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懂得用生活中的语感去验证理性的语感。

二、回归生活,让语感还于自然

1、利用生活情景培养语感

“要想会游泳,必须先下水。”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每一篇优秀的言语作品都寄寓了作者丰富深刻的情感、愿望、理想等,言语其实是精神客观化的表现。在激发学生对言语的理解时,不能就字论字。不能只讲言语如何如何好,词句如何如何恰当,而要把教学的目标放在作者的创作的心思意图上,否则学生找到语感的感觉,不管教师怎样启发也感觉不到言语作品的神韵。要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意蕴,感受作者的审美体验,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立语感培养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景,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条件。如:《草原》一课描绘“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流”的情景时,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小学生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当小学生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后。再放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课堂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不同的语言能够引起不同的语感,有什么样的言语就有其特有的语感,因此语感培养有时必须借助于优秀的言语作品,调动理解语言情景。教师应在紧要处注重点拨,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如《古井》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能给乡亲们提供泉水倒是可以理解,怎么陶冶乡亲们的情操呢?学生感觉不到,即使再读上好几遍,语感的培养还是收效甚微。语文教师不妨在讲此课前准备几个木桶,木桶先不要放水,组织学生拿着木桶去洗手池中去接水,这样整个的《古井》的“仿真版”就出现了,试想: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法,能不增加学生的语感吗?

2、口语交际,增强语感。

语感的形成来源于人们听说的生活实践。孩子学会说话的过程就包括了他语感的成长。我们就是要把这种“轻松式学习”搬到课堂上来,让小学生敢说话,让他们每个人都能走上讲台。上台演讲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现场组织能力。对于台下的“听众”来说也是培养语感的极佳的方式,因为在课本上学的都是过去的事情,需要他们去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现在是面对面的交流,台上演讲者的言语,以及一举一动带给台下的小学生的是现实生活中真是的写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另一方面要鼓起他们说话的勇气,把他们想说的话大胆说出来,表扬他们说话的点滴进步,为学生营造一个以敢说为荣的语言环境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语感。

3、练笔感悟,丰富语感。

经常借助生活的现象练笔,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极好的途径。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真实的文字表达出来。写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但有一种快捷方式: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事物、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感受写起,这个不断现实化写作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把握能力能力,使语言的运用得生活化的训练,从而培养出敏锐的语感。如:在学校有作文课是,语文教师不妨安排校外创作的内容,可以将学生置于树林、海边、山丘等,这样的环境具有创作的情调,有培养语感的浓厚氛围。看到树林,很多学生会课本上所学的《松鼠》,想象一下,松鼠做树林中雀跃的镜头,真的身在其中。这样让学生走进角色,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一下作者创作的氛围,为学生语感的培养提供了快捷方式。另外学生现实生活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续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深化语感。

总结:

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生语感培养过程中应围绕着生活实践为基础,善于引用小学生熟知的事物现象去分析语感,这样短期内可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长期后可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十分有益。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快捷方式”就是语感回归生活,强调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突出语感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知道,只有回归生活,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语感,才是具有价值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语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意义的自主建构和切身体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之为生活所用。

参考文献:

1.黎水生《洪镇涛“学习语言语感法”浅论》、《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2期

2.余文森.《教育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上一篇:幼儿早期阅读基础教育 下一篇:幼儿园幼儿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