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探析

时间:2022-10-13 01:26:31

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探析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手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比较集中地体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使企业目标具体化,强化企业内部控制,降低企业内部风险。本文在阐述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策略,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65-02

前言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方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企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企业战略目标量化为预算目标,合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如何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加强内部组织之间的沟通、降低企业的非经营性风险以及为企业内部评估提供依据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内部组织之间的沟通

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表现在加强内部组织之间的沟通方面。全面预算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控制和合规控制,不是只涉及到某一部门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才能实现。在企业内部,全面预算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人员基础,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素质,将影响着控制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对企业而言,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沟通,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降低企业的非经营性风险

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非经营性风险。全面预算能够降低非经营性风险,这是因为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利用全面预算管理能使企业各项工作的运行更有条理、更有计划性,为企业制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内部风险。一般而言,在传统的预算管理中,企业因盲目投资而造成的非经营性损失时有发生,全面预算可以较好地降低企业的非经营风险,将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对今后企业内部各组织的绩效进行考核以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为企业内部评估提供依据

企业内部评估可以确保内控制度能够有效进行,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内部评估提供依据,因此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全面预算指标能够为企业内部评估提供出科学的参考数据。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根据内控的实际情况与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以达到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与检查的目的。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全面预算的定位模糊、全面预算的组织缺乏、全面预算的编制单一和全面预算的考核失衡。

(一)全面预算的定位模糊

全面预算的定位模糊,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推行的预算管理未能与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导致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预算管理效率低下。就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而言,全面预算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全面预算往往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在进行编制预算时,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只是片面地关注财务预算,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全面预算的组织缺乏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也使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陷入困境。在企业预算的组织方面,对企业全面预算的组织不到位,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时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在全面预算组织机构的设置上,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使得全面预算形同虚设,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影响着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行。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单一

全面预算的编制单一,也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由于受传统模式的影响,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是企业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预算的编制单一,使得企业管理模式和预算管理模式相脱节,无法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所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也较为简单,多数企业采用简单的增量或减量的预算编制方法,使得预算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增减的幅度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编制的预算未能真正起到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作用。

(四)全面预算的考核失衡

企业内部的考核和奖惩对企业发展壮大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目前,全面预算的考核失衡,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考核和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着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往往只注重预算考核,没有把考核和奖惩挂钩,使得企业全面预算考核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一方面影响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也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三、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策略,可以从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机构、完善全面预算编制制度和健全全面预算考核体系四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

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对企业而言,企业领导者应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全面预算的内涵及作用,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使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应包括经营、投资、财务等各项活动,以及企业的人、财、物各方面,供、产、销各环节;包含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上至最高负责人,下至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员工都必须参与预算编制与实施。

(二)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机构

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机构,有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寓于内部控制之中,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将每一个控制点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管理模块的职能上,并落实到负责各模块的责任人员,使流程设计和组织设计达到有效的结合。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机构,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如图1。

(三)完善全面预算编制制度

预算编制过程是企业对经济活动事前控制的过程。完善全面预算编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明确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内容,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避免预算指标过高或过低。预算编制程序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以及上下结合式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是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应当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企业应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来决定需要的资源种类和数量。预算的目标、内容及模式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

(四)健全全面预算考核体系

健全全面预算考核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有效途径。对预算执行和考核是企业对经济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督控制过程,企业应根据权责相当的原则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合理安排单位内部各单位预算控制的权责关系;预算指标还应根据时段分解,年度指标分季分月落实,合理安排预算期内各项同预算指标在各个季度和各个月份的平衡与实施。预算指标分解后,应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对预算执行的考核、对年终决算的考核、对效果评价的考核以及对落实奖惩的考核等。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应准确定位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机构、完善全面预算编制制度和健全全面预算考核体系,不断探索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岐焕.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1(2).

[2] 韩 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财会通讯,2009(14).

[3] 范 轶.刍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4] 赵立欢.全面预算管理初探[J].公用事业财会,2007(4).

[5] 程旭阳.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指导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上海企业,2007(9).

[6] 李网明.控制成本费用,从预算管理着手[J].财经界:学术版,2011(8).

[7] 邓益仲.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1).

[8] 周庆彬.以全面预算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10(9).

上一篇: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现金流量在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