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2 10:05:55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作为关于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攻坚期,学界对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实现形式能不能是股份制等问题展开了持续而激烈的争论,但至今仍旧众说纷纭。

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 性质 实现形式

一、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是公有制

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是公有制,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即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也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种是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从属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

1.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卫兴华区分了作为孤立的个人所有制和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认为前者是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否定的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后者即是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凡讲到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对应的‘个人所有制’的论述,都是指对生产资料的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公有制,就其所有制形式而言,说的都是人人有份的和联合起来的社会的或公共的财产占有方式或财产制度。

孔陆泉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主体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客体主要是生产资料也包括生活资料和劳动力。用简单公式来说明的话,即是个人所有制=社会个人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公有制),强调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要结合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

张兴茂强调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立论基础,指出必须具备发达的生产力、旧式分工的废除、消灭三大差别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个人与社会高度统一的社会关系条件,才不会把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相对立或者把初级阶段的所有制错解为“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另外个人所有制客体应该包括生产资料和以此为基础的生活资料两个方面。

2.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

王成稼反驳了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观点,从翻译的角度指出“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应译为“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即协作和在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并且即使是“共同占有”,按马克思的本意也应该是“公有或公有制”,而不是“共同使用”,因此这种个人所有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本身绝不会包括生产资料。

吴宣恭也认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建立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否定之否定”,因此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就不是生产资料,另外笼统和抽象地以“社会所有和个人所有的统一”去描述公有制内部关系是讲不清公有制更为根本的特点。

苏炳衡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历史前提出发,指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由于“个人”的“异已”尚未消除,从而“个人占有”不能等同于“社会占有”,如果重建个人所有制包括生产资料的话其结果只能是生产资料私人制,而马克思一再强调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二)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性质是私有制

谢韬、辛子陵认为重建的这种个人所有制,是每个个人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以及由这个生产资料派生出来的生活资料,是一种以个人私有为基础的均富状态,公有制就是使自然人拥有生产资料,人人有份。

忠东认为私有制既可以属于资本主义又可以属于社会主义,其本身是中性的,并且认为只要人们还存在经济利益分割,私有制就无法摆脱,私有制可分为古典私有制和现代私有制,而现代私有制又包括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私有制,在古典私有制基础上发展了的现代私有制一方面扬弃了对财产共同占有的限制,另一方面保留了促进财产积累与有效占用的积极功能,资本主义私有制由于其生产方式中使劳动者成为客体而导致剥削,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法保障劳动者直接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并确立其生产过程的主体地位来建立社会主义私有制,也就是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

二、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一)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是股份制

许兴亚在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是“社会主义股份制”不是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其理论依据之一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许兴亚指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仍然有利益差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存在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次的占有关系,因此股份制在于把事实上(非法律上)已经形成的占有关系以合理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来使经济体制焕发活力和生机。

于金富、安帅领认为以公众和职工个人持股为主体、实行个人产权社会化联合为基本特征的公众股份制,既是劳动者所有制,又是劳动者社会联合所有制,还是充分地实现劳动者个人所有权的个人所有制,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同时这种制度不但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能克服传统所有制的弊端,因此公众股份制必然成为我国现阶段“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二)反对将股份制作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卫兴华认为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的经营方式不是独立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并不是搞股份制,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不能混淆所有制存在形式及其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和产品归社会所有,商品、价值、货币等都不复存在,也就不会存在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了。现阶段的股份制改革是国情需要,是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不能生搬硬套到经典作家的理论中去。

三、结束语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内涵的理解既要从经济学的维度上把握马克思对各种所有制形式及其演变的辩证看法,也要从人的发展这一人学维度结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和“自由王国”的相关科学设想。同时,应从动态的角度,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制度建设而是作为长期的过程得到实现。这种实现是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以联合下的个人对生产资料占有的程度为外在依据,以人的发展程度为内在依据建立相应的经济制度,从而个人所有制的实现程度不但与政治经济解放程度相一致而且与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转变程度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卫兴华.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J].光明日报,2007.

[2]孔陆泉.“个人所有制”和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J].学习与探索,2010(3).

[3]张兴茂.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论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上一篇:学习《刑修九》之虐待罪有感 下一篇:关于运营住房公积金微信公众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