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10-12 07:13:59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193-01

摘 要 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活动或会计行为的规则,因而也是一种制度。本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历程,尝试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最后,结合以上研究分析得出了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变迁 制度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传入我国,其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也对会计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会计研究的革命。

一、会计准则与制度

会计准则是会计处理的原则、规范和程序。会计准则提供了会计信息系统相互影响的框架,为会计信息系统设定人为的制约。因此,会计准则作为制度的一部分是毫无疑问的,并可以将会计准则的变迁纳入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中,本文对其变迁的若干问题给出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二、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历程

(一)会计准则的萌芽阶段(1978-1992年)

1978年以前,我国企业是单一所有制形式,采用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下的资金平衡会计模式。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相继了《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

(二)会计准则的产生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在保留原来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模式,推出了“两则两制”。1992年,又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专门用于改组上市的企业。1997年,关联交易准则产生,此后在原来“两则两制”的基础上又陆续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

(三)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2001-2005年)

2000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由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因此2001年就单独制定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2005年又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

(四)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阶段(2005年至今)

2006年财政部在原来17项会计准则修订的基础上,通过制定20余项新准则,建立起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三、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会计准则变迁的本质

一项制度的选择和变迁,是按照交易费用最低的原则来进行的。中国传统的会计制度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权现状相适应的,当时不存在“有效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有效市场”也在逐渐完善与发展之中,此时如果再按原来的会计制度进行操作,势必会大大增加市场交易费用。

(二)会计准则变迁的动因

1.会计准则的变迁是制度环境改变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计准则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会由原来的相互适应变为不适应,并最终导致会计准则发生适应性变革以求得与新的制度环境相一致。

2.知识存量推动会计准则变迁

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学习得越快,知识增加越快,制度变迁时间就会提前。会计是实践性很强且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在社会经济实践过程中,人们对会计准则认识的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加深了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会计准则的改革与完善。

(三)会计准则变迁的方式

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在会计制度变迁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素质、观念等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许多会计人员往往沿袭老办法、老习惯;另一方面,经济体制的变迁不可能同步,这些旧的制度都可能对新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产生逆向渗透作用。

(四)会计准则变迁的过程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一项制度是经过博弈多方反复博弈后逐渐形成的均衡策略。同样,会计准则的产生和演变,要经过不同产权主体之间重复的动态的博弈过程,在经过多次博弈后会得到不断完善,博弈均衡的均衡点就会不断升华,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四、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一)努力实现会计准则交易费用最小化

为使我国的会计准则质量更高,执行更有效率,准则制定必然要实现交易费用最小化。准则制定机构应当根据各个阶段的准则变迁,尽可能全面考虑费用标准,形成符合费用最小化条件的新的准则。

(二)增加知识存量以促进会计准则的创新

通过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为今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完善,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知识存量准备,以达到未来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的。

(三)促进会计准则制定的充分博弈

首先,提高会计准则博弈机制的独立性。其次,保证会计准则博弈人员的广泛性。最后,完善博弈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使我国会计准则博弈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不断接近于纳什均衡状态。

参考文献:

[1]陈建美.论制度变迁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信息、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理论分析、博弈解释与历史证据.当代会计评论.2008(第1卷第1期).

[3]邵春梅.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思考.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7).

上一篇:院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析 下一篇:在线消费方式下消费者反悔权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