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培养语感,在语感训练中发现美

时间:2022-10-12 11:20:16

在情境中培养语感,在语感训练中发现美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带有浓重的感彩,能比较直接迅速地理解和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审美过程是通过感知来实现的,而这里的感知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还包括内在的情感活动。在语感与美育相结合中,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让感性认识升华为情感认识,发挥学生的特点,通过直观来感知,激感升华。

关键词:语感;情境;美

一、在语感训练中通过朗读,发现感受文字美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美、语感的基本方式。学生可借助读来理解内容,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感情。读,即出于口,入于耳,在语感训练中,教师可范读,让学生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引发内心的感受;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如《可爱的草塘》有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起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教师范读时,应用一种惊叹、抒情的语调朗读,让学生在听读中引发内心的感受――作者的想象及感受美的意境,同时欣赏了语言文字的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的文采美、节奏美;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分轻音、重音,指明轻、重、缓、急的地方。让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去领会。读完后,学生可掩卷回味好文字的袅袅余音、余韵、余意,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二、在语感训练中以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细细品味文字的形象美

语感训练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去感知语言文字的状情、状物,使感情升华。如《瀑布》文中的描写:“瀑布是一座珍珠屏――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段文字从瀑布外观来感知,其声如浪涌海滩,其色如一道白银,其形如珍珠的屏。这段文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感觉到了瀑布那秀美、壮丽的形象,好似看到了瀑布,听到了那哗哗的流水声,让学生心中感受到瀑布的外在美。在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时,他们就能深入角色,如在那瀑布之下去仰望,去体会。这段文字,即用一种惊奇、惊喜、热情的语调去读,读出瀑布那秀丽又不失气势的美。学生从形象感知入手,丰富知识,引发联想,激发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更多更美的形象,获得美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中体会“瀑布”那冲破一切狂泻力的象征。又如《搭石》一课教学中,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便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有助人为乐美、谦让美、尊老美、心灵美、善良美、奉献美……学生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接着以“发现美”延伸课文,“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三、在语感训练中,以学生的情感为出发点,体会文章情感

情感在语感训练中含有情感心理因素,教学中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情感是审美教学活动中的必要中介物,审美情感的唤起要以形象思维的展开为条件。一篇很美的文章,有的学生读起来声情并茂,有的学生则读得平平淡淡,毫无感情,这除了朗读技巧和习惯外,主要由于这些学生形象思维不成熟,理解情感不丰富,很难通过语言文字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因此,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情感境界中就更能感受美、认识美、理解美,从而提高感悟能力。

如《荷花》一文中,作者写道:“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得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这段文字描写的景色令人陶醉。学生读时,应站在作者的情感角度上去体会。作者看荷花时,因为荷花太美了,作者就情不自禁地使感情与荷花在心理上契合,产生了“移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好像自己也在看荷花,与荷花共舞,舞得美妙惬意,如入仙境的感受,这就找到了与作者心理感受的切合点,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再一次朗读时,就能发现语言的文字美,欣赏语言的文字美,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如《乡下人家》一课教学中,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教育。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诗情画意的美,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由浅入深地层次性地朗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直觉、想象、情感,三个条件在语感训练中应是互通的,对促进学生语感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它们都是语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它们与美育相结合,相统一在语感训练中,对提高语感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有重要的作用。

重视语感的培养并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发现文章描绘的人或物的形象美,欣赏意蕴美,认识文字美,挖掘情感美,而且通过美的事情、美的形象、美的理想感染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

(作者单位 福建省清流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下一篇:优化作业 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