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旅行者:把“不靠谱”游成“靠谱”

时间:2022-10-12 05:41:02

职业旅行者:把“不靠谱”游成“靠谱”

时间的长河中从来就不乏对“外面的世界”的追求者,中国公认的“职业旅行者”的开派宗师,当属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他从22岁后就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游历各处,千百年后,又有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出发了。

追求安定是人的本性,把旅行过成一种生活,就需要面对“游离于正轨”的压力,也许这正是很多人即便喜欢旅行却不会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在追求安全感的社会逻辑下,飘着就需要承担很大的成本。

“不靠谱”的偏移

从菜鸟背包客到国内首位职业旅行家,小鹏用了10年时间。更多的人熟悉他,是因为他在天涯的超火爆热帖,在千万背包客中疯狂传播。其实,2001年从南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小鹏最初与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对人生、事业十分迷惘,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他也曾经踏入职场“当过白领,每天出入城市里最好的写字楼,代步要搭的士,上班要穿黑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知道领带的多种打法,还有西装扣子几个要开着几个要扣上。生活精致到每分每秒,而每分每秒都是无聊”。

大四那年的毕业旅行让他对世外桃源般的自由生活方式深深着迷,随后他攒些钱就辞掉工作旅行,背起背包的时候,同时背起了一个“不靠谱”的名头。

实际上,最开始小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旅行者,包括后来到荷兰读研究生,也是抱着游学的态度,有更多机会欣赏国外的风景。断断续续的工作,慢慢成为支撑自己兴趣的手段。小鹏也曾试图回到“主流”的职场体系中,他做过旅游杂志的编辑,在金融公司做过市场营销。一次又一次地离开,让小鹏的工作简历看起来“很不靠谱”。在面试那家旅游杂志的时候,面试官对他说:“你之前走马灯似地换工作,即使撞得头破血流都可以重新再来。但如今你已经26岁了,不再年轻,选择一份事业,就需要坚持下来,才能有所成就。”

职业旅行家,你行吗?

Q:旅行的资金从哪里来?

A:毕业后四五年的时间,我的旅行模式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收入,然后开始旅行,旅行到经济上产生困难时,再次寻找工作。

Q: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方式是什么?

A:会有一些旅游局或者其他机构赞助,但目前还是希望一个人旅游,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自己出书的版税,以及一些专栏和其他稿费。

Q:未来有什么打算?

A:能走多远就多远吧,暂时都是未知。

Q: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A:关于旅行的方式:体验式

五星级酒店,或露宿街头;顶级饕餮,或饥肠辘辘,了解人生百态,才能将这些感受付诸笔尖和照片。

职业技能:能写能拍,视角独特

写字拍照是职业旅行的基本技能,并不需要专业的训练,也是换取差旅费的必需,而独特的视角是成为顶尖旅行者的通行证,记录感动的瞬间就是全部。

职业素质:苦中作乐,喜新厌旧,持之以恒

在陌生的环境中,被偷被骗乃至孤独无聊的时候,还必须享受这种状态,这就是苦中作乐。而喜新厌旧,就是希望每天都不同,这也是旅行的动力,去见证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情与文化。当兴趣变成职业,更需要持之以恒,开头的艰辛不可道,而十多年的坚持更不易。

经过反反复复的寻找与尝试,小鹏发现自己唯一没有失去兴趣而更加愿意坚持的正是旅行。从开始间歇性的体验生活,到后来对办公室生活的不能忍受,旅行也从兴趣变成了他想坚持的一种生活。

谈到工作简历的跳跃时,小鹏戏谑地反问:“我是不是更容易被界定为‘负面典型’?要是看工作简历,我真的什么都不是。”当然,现在看来,这份简历上有一行耀眼的文字,就是“单纯的坚持”。

“外面的世界”精彩背后的无奈

任何理想主义最终会还原成现实的柴米油盐,小鹏这种背包族,压力显而易见――尽管父母给了自己绝对的自由,但他还是心怀愧疚。父母是传统的人,也希望小鹏过传统的生活,有稳定的工作,但自己的奔波流离却一直让他们很操心。另一种压力还是来自经济上的,旅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武侠小说中客栈打尖的大侠随手就能扔出十两纹银要一间上房半斤牛肉二两酒。

收入来源的“不确定”成为现实的压力。小鹏也曾有过“穷游”的经历,一次,小鹏从佛罗伦萨到比萨,因为负担不起打车费,从车站步行了几个小时,半夜到达旅馆后却发现已经客满,意大利的网吧也不实行通宵,无处容身的他只能选择将睡袋铺在路边,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旅行中还有永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被偷被抢的事还不少,小鹏曾在肮脏的车里与小偷同眠差点丢了自己的全部家当,最危险的一次是小鹏被人抢相机,双方在大街中央拼了一分钟,对方挥拳打人,小鹏却死护着相机没有松手,最后歹徒放弃了,小鹏后来都觉得后怕。去的那次,缺氧的事情就比较严重。虽然提前几天吃了红景天,还是不管用,在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带40%的地方,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翻江倒海的恶心与难受,小鹏被同行的人扶到屋里昏睡,还担心自己是否能醒来。

怎么保证旅行的进行,成了小鹏这样的背包客们最初都要面临的问题。小鹏曾经在央视一档旅行节目做过出镜记者。但以这样的角色参与旅游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带着工作的任务,有了更多实际的目的和限制,让旅行的过程变得不再纯粹。不久之后小鹏又恢复了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给一些节目制作公司写节目策划案、写广告脚本,一个月写三四个,能维持生活。同时,还给杂志、报纸撰写旅游稿件,这也要求只能去新的地方才有更多东西可写。写稿件成为小鹏旅行的“完美借口”。

终于“靠谱”的旅行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鹏受到法国旅游局的邀请,去普罗旺斯旅行。这种方式,让一路走来始终磕磕绊绊的小鹏终于变得安稳起来。

很多国家的旅游局,对于宣传推动自己国家的旅游都有迫切的需要,而像小鹏这样有丰富经历和感触的人正是他们需要的“载体”。对小鹏来说,与旅游局的合作,可以让自己相对自由地到达更多地方。小鹏则把自己对每一处风土人情的观感,用文章或者照片的形式在媒体和自己的博客上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当旅行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们的向往,小鹏的博客也吸引了更多粉丝关注,这里也成为展示与分享自己的平台。

与旅游局的合作是成为职业旅行者重要的转折点。但是小鹏还会面对一些商业化的质疑和矛盾,如何从中取得平衡,这也是职业旅行者的职业技术含量所在。

他曾把一家受邀居住的五星级酒店的照片发在博客上,却引起很多的劝诫与猜疑,有人说年纪轻轻就贪图吃喝玩乐活得那么消极,有人说这一定是富二代或者继承了遗产,小鹏说为什么大家都会挑光鲜奢华的一面来批判,谁又看到过他旅行中的艰苦?

能被主动邀请,能去更多的地方,虽然不再为吃住担忧,行程却十分紧张。每天的自由活动有限,无法跟当地人接触,少了了解原生态生活的体验,这在小鹏看来并不是最佳的旅行方式。只能作为过渡,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一个人旅行。

小鹏知道,自己的轨迹并没有太多的标准意义。他只是觉得成为一个常年的“背包客”,甚至准备长期以此为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梦想、勇气,还需要对未知世界探知的好奇与信心。在《背包十年》中,小鹏这样写道:旅行进入第10个年头,经过兜转轮回,我又恢复到最初的状态……所谓最幸福的工作就是不用朝九晚五,既没有领导也没有员工,每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从中获益。之前总有人说我的生活“不靠谱”,可正是因为一直都“不靠谱”,所以才越来越“靠谱”。

上一篇:重返大城市还是在家乡重新开始? 下一篇:进展原则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