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新闻:矛盾三重奏

时间:2022-01-23 09:05:14

草根新闻:矛盾三重奏

草根新闻的出现,给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促使新闻传播向着更广、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也使普通公众由“受众”转为主动的参与者,为他们参与民主决策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途径。但负面影响也相伴而生,草根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使草根新闻浮现出了许多虚假信息,并带有搞怪、非理性的取向,给新闻真实性和社会舆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草根新闻在矛盾中发展和成长。

新闻生产方式:弥补与误导

“博客新闻报道带来新闻报道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新闻报道的人员构成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新闻线索的来源从单源索取转向多源涌动,新闻事件的解读从异口同声到百家争鸣”①,草根新闻弥补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许多缺憾:

首先,草根新闻提供了更广的新闻来源。“最牛钉子户”的首位发帖人周曙光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报道:“我四处闲逛,看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专业记者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我能找到他们没有注意的东西。”正是无数个周曙光这样的平民记者的参与,使得新闻来源突破了地理、人数的限制,使“报道一切”成为可能。

论坛、博客、播客、短信、数码相机、DV等载体成为了普通大众提供新闻线索的平台;从教育到医疗、从娱乐到商务、从游戏到休闲、从理财到美食等更多社会化、生活化的信息成为了新闻线索的来源,信息从这里流出,高关注度的话题随即被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报道、转载,新闻的范围于是更加广泛。

其次,草根新闻带来了更快的新闻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可能没有专业记者,却可能有博客作者”,社会中每时每刻发生的事件都可能在草根作者的视野中,庞大的作者群获取的信息是专业媒体记者所无可比拟的,他们的加入无疑加快了新闻生产的流程,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时效性尤其是突发事件时效性上的不足。

以九江地震为例,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发生地震,余震波及南昌、宜春等县市地区,以及湖北、安徽等周边省区。博客网的一个武汉博客“寻找东海岸”在9时04分即发出消息:“2005年11月26日9时整武汉发生地震,有较强震感”,他的信息比最早报道此事的中国江西网早了整整一刻钟。

再次,草根新闻包含了更多的新闻内容。当大量的普通公民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中,每个人都把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观察和感受写出来,每个人都留下各自的观点、评价时,新闻信息的精细度、评论的广度将发生巨大改观。正如一些专家对“9・11”报道的评价: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并不在《纽约时报》,对事件最深刻的反思和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名记者之手,而都存在于诸多博客之中。

同时,草根新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草根新闻的广度和及时性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草根新闻中的不实信息、猎奇取向以及对点击率的追逐也对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产生了误导。

2003年,“木子美”随着博客的兴起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自爆经历的走红方式随即带动了一批渴望成名的草根博客,为了追逐点击率,袒胸露背的“二月丫头”、仇穷崇富的“雅阁女”相继出现,暴露、炫富等颠覆传统的方式成功吸引了网友和媒体的目光。而2007年十大假新闻之“社科院公布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即源于网友的搞怪:一篇《在其他城市挣多少钱可以过上北京月薪5000的生活》的帖子经过网友的转载和加工,被异化为《社科院公布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而一些报纸在对数据未加核实的情况下纷纷予以报道与转载,于是所谓的“白领工资标准”出炉……对相关内容缺乏核实意识以及对点击率的盲目追逐,使草根新闻夹杂了大量虚假、负面的信息,如果新闻媒体对这些素材缺乏谨慎的筛选或是受其误导,那么草根新闻的负面影响也会如期而至,而这种影响同样是强大的。

普通公众:权利与成本

对普通公众来说,草根新闻的最大影响无疑是使自己获得了更多权利,从被动的新闻接受者变成了新闻的参与者,“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梦想开始实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新闻传播的行列,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也在显著提高,如何从参差不齐的信息海洋找到有用的信息考验着每一个人。

首先,大众开始享受参与新闻的权利。今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2.1 亿网民中,有65.7%的网民曾在网上发过帖子或上传过内容,其中半年内有35.5%的网民在网上发过帖或跟过贴,31.8%的网民上传过图片,17.5%的网民上传过影视节目或者其他视频内容,即有1.38亿网民对互联网内容作出过或多或少的贡献。

随着网络相关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开始通过网络等平台参与信息的传递,这其中也包括新闻。他们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帖子、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及时抓拍的图片、甚至被主流媒体有意无意遮蔽或过滤的信息通过各种平台出去,透过这个平台他们还可以互相交流、接收更为多元的观点,无疑,草根新闻改变了他们在新闻传播中的被动地位。2005年7月伦敦发生连环爆炸,遭袭现场的目击者用手机拍下了发生爆炸时的图片,这些图片迅速传遍世界,也为警察破案提供了大量现场证据。事后,伦敦《卫报》将此次行为称为“新闻程序的民主化”,并认为目击者对手机的使用标志着“‘平民记者’的真正诞生”。

与此同时,信息获取成本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使网络、手机等平台上的信息日益增多,这既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不确定的信息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报告》中“网民对网络媒体的相信程度”的调查显示:有73.6%的人半年内在网上看过新闻,相信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比例为51.3%;半年内更新过博客或个人空间的比例为 23.5%,但表示相信博客内容真实性的网民比例仅有32.6%。网民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呈现出较大的抵触心理,而对博客信息的信任度则更低,参与信息的他们显然意识到了信息质量的潜在风险,与以往相比,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挑选信息、经过更多环节确认信息,信息获取成本无形中提高了。

社会生活:民主与暴力

草根(Grass 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的美国,那时美国正处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②无疑,草根新闻也赋予了更多“基层民众”参与新闻的权利,使他们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民众”结构的复杂化则使这种舆论呈现出了两种态势:

一方面是民主参与对社会的推动。草根新闻的出现使普通公众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和公开表达的机会,他们的多元观点、建设性意见、群体力量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形的推动力。2007年6月6日晚,网友“中原老皮”在大河网发帖《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此帖曝光了山西黑砖窑奴工的悲惨生活,一场空前的打击黑砖窑风暴由此刮起:网络民意的汹涌澎湃,直接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跟进调查报道;6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亲自批示要求彻查;6月15日主席、总理做出重要批示;6月19日,黑包工头衡庭汉等被抓,400多名童工重见天日。

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十多家网站做了“两会关注热点”或者“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上调查,数千万网民参与讨论,所提问题超过百万。温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高度评价了网民的参与热情,认为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并用“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是盲目回应引发的群体极化。“如果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他们就会在这个方向提供更多的论点,只有极小部分的论点会转到另一个方向,其讨论结果就是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观点。”③这是美国学者凯斯・桑坦斯提出的群体极化理论,而在网络这种自由的交流环境中,群体极化正以更为突出的形式呈现:通过BBS、博客,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轻易聚集并频繁沟通,当对其中的某个新闻或话题赞同或反感时,网友就会通过不停地转载与回应将其不断扩散,而网友素质的参差不齐则使一些负面信息有走向极化的可能。

2006年的“铜须门”、2007年的“最毒后妈”、2008年的“艳照门”都是发端于网络的草根新闻,但由于相关细节与传统的伦理价值存在一些冲突,于是遭到了无数网友的回应与炮轰:“铜须门”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对当事人的各种资料大肆挖掘,相关讨论无一例外地指向与他们价值相悖的当事人,一边倒的评论最后升级至道德拷问乃至人身攻击,事件相关人物的生活由此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干扰甚至破坏,而极化的观点也对社会舆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是对新闻真实性和群体理性的威胁,在笔者看来,生产方式的改变是根本性的,而虚假、非理性则是这种尝试的附生物,随着网民素质的提高、传统新闻与草根新闻的竞合,不良影响最终会趋于平淡。美国学者大卫・阿什德在《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个人和组织也日益以符合技术和媒介范式的方式行事,有意提供符合媒介范式的资料、信息,促其采纳,形成有利于自己意图的“新闻”和舆论④――随着更多专业草根记者的涌现,随着草根作者对新闻传播规律的逐渐掌握,草根新闻将不仅仅是传统新闻的补充,普通公众将会真正拥有符合自己口味的“新闻”与舆论。

注释:

①张合斌:《Web2.0视野下的博客新闻报道》,《青年记者》,2008年2月中

②百度知道,?si=2

③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金雯雯:《博客未来发展方向预测》,《青年记者》,2006年11月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上一篇:草根新闻崛起下的传统新闻业 下一篇:综述:草根新闻的变革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