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12 12:02:38

中学思想品德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革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本文从“创新教学情境”、“培养教学评价”、“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学法”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 中学思想品德创新教育有效策略

2010年2月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创新教育作为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足见政府实施创新教育的期望和决心。根据相关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而创设轻松和谐、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容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心灵,发散学生的思维。

1.注重课堂教学导入的创新设计。

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容易忽视这一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经常是“一个面孔”出现,学生没有新鲜感,求知欲望也就激发不起来。因此,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思维持点和教学内容,围绕到达到的“激趣”和“切题”的目的,不断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比如,在讲授《诚实守信》一课时,我以公益宣传片:“诚信美化世界”导入新课题,并提出问题:世界为什么需要诚信?并借助视频,创设情,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氛围中。又如在教学《团结合作》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千手观音》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舞蹈节目录像片断,在悦耳舒缓的音乐和精美绝伦的舞蹈中,屏幕提出了:“《千手观音》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的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起来,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望强烈,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己见。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因问题而产生。爱因斯坦曾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留时间让学生互相提出问题。为更好地引导学生会问、善问,教师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例如,在学习了《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中的“民族平等”这一知识点后,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我国坚持民族平等,为什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要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自主提问,进一步提高了探究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讲授“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原则后,我结合教材阅读材料、插图、表格,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什么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

新课程的评价观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应多元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信心。

1.为学生回答问题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要不断给予恰当巧妙的肯定,适时选择使用精妙的教学评价语言,尤其面对思想活跃的学生的“发难”,欣然面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错误回答”。比如,当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知道”时,不同的教师会给出不同的评价语言。如,有的教师会不假思索地说道:“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还当什么学习委员。”这样的评价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产生的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重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每一句评价。碰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可能会这样对学生说:“没关系,你坐下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当学生作出精妙的回答时,教师要热情地给予鼓励:“非常精彩”、“太捧了”、“你的回答很有新意”、“你的见解很有创造性”、“这一点,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敢说敢问。

2.灵活运用肯定性的评价语言。

听公开课时,常常听到老师这样肯定学生:“对”、“不错”、“很好”。可见教师语言缺乏创意和吸引力。我曾有幸听过几堂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其中在一堂名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课堂教学中,该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语言共计11处,尤为可贵的是教师用词都非常考究,分别用到:“好,经典”、“看来你们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与未来的同行握握手”、“不愧是我们班的班长,能从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有战略性眼光”、“非常可爱的女生”、“心灵手巧的男生”等,真可谓细微之处方显其真情。我们常说:“没有情感的课堂不会是成功的课堂。”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基础上,才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时时关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创新,灵活运用肯定性的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三、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展开活动课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只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在课堂组织上,教师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小组讨论、正反观点辩论、演讲、思维答辩,师生间互问互答,学生间互问互答、展开各种师生互动,利用音乐、歌曲、录像及各种多媒体教具,把讲故事、自编自导小品、相声、快板、评书等曲艺形式引入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使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心理感受,放飞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创新意识。我常说:“老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常动脑;老师讲得全,不如学生来发言;老师讲得细,不如学生动手记。”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观察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他们敢于举手发言,无论对错,都要给予正面的鼓励、评价和恰如其分的点拨,不能轻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以启发、鼓励、开导的方法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欣赏、鼓励、期待的心态来善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小组讨论活动中的监控力度。小组讨论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监控力度不够,学生可能会讨论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话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意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对学生要有专门的了解与认识,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男女比例、座位远近、成绩坏搭配,合理划分小组。让各个小组成员轮流充当小组长、记录员和发言人.提前对其进行指导、要求和培训,让他们明确任务和目标及操作要领,适当提供一些材料资源和案例模式。在课堂上言简意赅地作出提示,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展开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奖励。

四、创新学法,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

“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复习”这句老话,在新课程改革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有了更新的诠释。课前预习不再局限于看教材、划要点、查生词、简单地根据教材提出问题等,而是着重要求广泛阅读、查资料、找案例、上网搜索、搞社会调查问卷、采访、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收集整理资料、分类归纳处理资料等。将“上课专心听讲”演变成积极发言,广泛参与各种课堂活动,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有创意的、独到的个人建议和见解。课后除了巩固复习所学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本地本土的家乡变化,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开展每月时事论坛活动,宣讲禁毒防艾、反对、义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教育、安全教育、亲情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求写出心得体会、论文、演讲稿、倡议书等书面材料,以供互相学习和发表。举行关爱社会回报社会活动,开展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爱护环境活动、为灾区捐款、义务献血活动,展开学生间的团体互助活动,组织出好黑板报、校刊、班级墙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各种综合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学生的自学、继续求学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点尝试。教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教学行为反思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更高、更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峰.论思想品德课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7,8.

上一篇:公共政策分析教学改革刍议 下一篇:厚重灵动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