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11 03:06:0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长期、深刻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交易风险和报表折算风险有所加大,弊略大于利,但影响程度有限。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多变的环境,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新需求、新市场和新工具。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关键词: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升值汇率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006-1770(2005)11-0024-04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初始升值幅度为2%左右。8月初,人民银行又出台了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的系列举措。估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小幅波动,中长期内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比较明朗。以下将重点分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升值将增加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使国内部分行业和企业的景气状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相应地影响到商业银行在这些行业信贷资产的质量。

人民币升值主要对两类行业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纺织、服装、电子、造船、医药等行业。二是进口替代(竞争)型的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等行业。若人民币中长期进一步升值,则受负面影响的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响程度也将更加显著。

因人民币升值而受益的行业主要是销售市场以国内为主、同时进口原料或借入外币资金比重大的行业,主要包括航空、电信运营、造纸等行业。人民币小幅升值后其收入基本不受负面影响,而其外汇支出折算为人民币的数额会有所减少。当然,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行业的受益也会减少,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行业内部各子行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就单个企业而言,所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的大小还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议价能力越强,就可以更多地把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转嫁出去;二是要看企业资产负债和收入支出的币种结构情况,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和支出的比重越大、资产和收入的比重越小,人民币升值对其负面影响越小或者正面影响越大。

总体上看,因人民币升值而明显受益的行业相对较少。而纺织、电子、化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所受的负面影响短期内就将显现。若人民币中长期进一步升值,上述行业所受的负面影响将更为显著,同时还将对钢铁、房地产等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上述行业信贷投放的占比较高,约为30%-45%,需要对授信业务的风险予以关注(参见表1)。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目前境外投机资金对我国东部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有相当程度的介入。人民银行《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显示,2004年4季度境外资金占上海市全部购房资金的比例为23%。由于此次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估计境外资金不会大规模撤离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流入,从而对房地产行业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在沿海一些大城市,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游资大幅度流出,将有可能引起过高的房地产价格的深幅下跌,并对上游行业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从银行业的角度看,200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商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同比增速虽然下降,但仍达到18.7%和25.6%,远高于同期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贷款13.3%的增幅,在本外币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到4.25%和8.74%,少数银行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比例已达到15%左右。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导致房地产价格产生突然而显著的下跌,将对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资产质量产生直接、重大的不利影响。同时迅猛发展的个人购房贷款业务也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商业银行对建筑行业的一部分授信实际上也是投向了房地产行业,更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外汇存贷以及进出口结算业务的影响方向相反

1、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来源紧张和需求旺盛的状况,中长期内存在一定的外汇流动性风险隐患。一方面,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商业银行外汇存款近两年增幅趋缓,其中外汇储蓄存款的绝对额逐步下降。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1605亿美元,又比上月减少48亿美元,其中外币储蓄下降8亿美元。另一方面,则是外汇贷款需求旺盛,贷款余额快速上升(参见图1)。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导致商业银行银行外汇存贷比持续上升。2005年7月末,少数银行的外汇存贷比已经超过80%,接近85%的监管上限标准。同时中长期外汇贷款占商业银行外汇贷款的比重也逐步上升。目前各商业银行的外汇流动性指标基本高于60%的底限,但由于升值预期依然强烈,中长期内商业银行仍然面临一定的外汇流动性风险隐患。

2、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结算业务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的出口增速下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出口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速度。2004年商业银行出口结算普遍出现大幅增长,这得益于去年我国35.4%的出口增速。据预测,与不升值的情况相比,若人民币升值5%或者10%,我国出口将分别减少227亿美元和457亿美元,降幅分别为3.9%和7.8%,商业银行的出口贸易结算业务也会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200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速仍然高达32.7%。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我国出口企业把出口时间提前。考虑到这一因素,下半年乃至明年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如此快速增速的可能性不大,商业银行的出口结算业务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3、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结算业务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的进口增速上升,从而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进口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速度。2004年商业银行进口结算额同比增长迅速,这同样得益于去年我国36.0%的进口增速。据预测,与不升值的情况相比,若人民币升值5%或者10%,我国进口将分别增加115亿美元和24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2.3%和4.8%,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进口贸易结算业务带来相应的促进作用。

4、国际结算业务的政策风险应当引起重视。为缓解升值压力,防范短期资本冲击,我国今年将进一步严格和改善外汇管理,包括完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金流入的真实性审核,规范对出口预收货款、进口延期支付等贸易融资行为的管理(外管局今年下发了《关于加强进口延期付汇、远期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大对个人可疑外汇资金的监督,规范非居民个人境内直接投资等。在此情况下,如果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对有关政策法规的把握不够,就可能面临政策风险。

三、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有利有弊

1、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给外汇资金业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不利因素看,由于人民币小幅升值引起更强的升值预期,可能有更多的外汇资金会选择结汇,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外汇宝、外汇理财和其他外汇衍生业务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从有利因素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外汇市场的创新。从“创新需求”角度分析,由于汇率波动的日常化,会产生更多的投资和保值需求。从“创新供给”角度分析,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配套措施,5月份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了八个外币货币对之间的交易业务。8月初,又进一步扩大了可以从事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银行范围和资金范围,并推出了银企之间的掉期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远期、掉期业务,使商业银行能够向各种各样的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创新需求和创新供给的增加将使外汇市场的交易更加活跃,给商业银行发展新型外汇资金业务带来更多、更大的机遇。

2、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人民币投资类资金业务不利而对交易类资金业务有利,新型业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资金面看,强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吸引了境外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内市场。2005年以来,在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加大调控力度、股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境外资金越来越多地进入银行间市场,是造成市场资金面宽松的重要因素,推动债券价格走高,市场利率走低。人民币小幅升值后,这一趋势将继续,同时升息的可能基本排除,使债券价格维持高位,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对商业银行的交易类资金业务有利而对投资类资金业务不利。

从政策面看,为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银行间市场资金过于宽松的局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直接融资,货币市场的创新也将获得很大的发展。人民银行2005年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银行间市场上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的规模将迅速扩大。

四、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会计报表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并将导致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

1、人民币升值使商业银行资产和权益折算为人民币的绝对额减少。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对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类项目要按照期末汇率进行折算。人民币升值使商业银行资产折算为人民币的绝对额下降。同时由于对权益类项目按照历史汇率进行折算。按照2005年6月末的数据,人民币升值2%后,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将减少539亿人民币,降幅为0.16%。

同样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时不同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作为外币折算差额单独反映。至于外币折算差额的具体会计处理,各家银行有两种做法,一是列入所有者权益,如招商和民生银行;二是计入当期损益,如交行、浦发、华夏和深发展。由于各行外币资产均大于外币负债,如果采用前一种方法,则会造成该银行所有者权益减少(参见表2)。

2、人民币升值将给商业银行造成汇兑损失

一是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形成的汇兑损失。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外币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交行、浦发、华夏和深发展),则形成汇兑损失(参见表2)。另外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对影响货币项目的汇率变动在损益表内反映,对影响非货币类项目的汇率变动则在股东权益内确认。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负债中货币项目占了绝大部分,如果按照这一规定,人民币升值后形成一定的汇兑损失,其数额大致等于表2中的“折算差额”。

二是外币买卖产生的汇兑损失。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在发生结售汇、外币买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账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买卖”科目。按照此规则,期末“外币买卖”科目(外币)贷方减借方的差额乘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再乘以期末汇率之积就是外币买卖所产生的汇兑损失,反之则是汇兑收益。

人民币升值将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所有者权益在总所有者权益中的权重高于外汇风险资产在总风险资产中的权重,人民币升值将使商业银行的资本折合为人民币的减少幅度大于其风险资产折算为人民币的减少幅度,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根据2005年6月末的数据,粗略计算人民币升值2%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约下降0.1个百分点。具体到各家商业银行,在人民币风险资产和外币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结构相同的情况下,要看其外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和外汇权益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前一比重越高,后一比重越低,人民币升值导致该行以人民币计算的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幅度越小。

五、商业银行应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综上所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将对商业银行产生广泛、长期和深刻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对商业银行是弊略大于利,总体影响程度有限。从长期来看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多变的环境,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新需求、新市场和新工具。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1、加强对政策和形势的研判。面对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完善的长期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把“变动”和“改革”当作“常态”,逐步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同时要密切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济宏观形势的变化对汇率水平的影响,及时调整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策略。

2、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首先,要把控制因升值引起的信用风险纳入全行授信管理的整体流程之中。其次,确定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调整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升值对各行业的不同影响。第三,从分析企业资产负债和收入支出的币种匹配情况、原料和产品的定价能力、上下游企业的景气变化情况等因素入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客户经营和商业银行的影响,调整和授信业务的客户结构。

3、处理好国际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商业银行控制汇兑风险、政策风险和发展国际业务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高度出发,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合理预测外汇资金需求和外汇资金供给的变化情况,在确保流动性、有效控制汇兑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国际业务。同时,还要保持合理的外汇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结构和币种结构,利用远期、掉期等外汇市场新工具有效管理风险。

4、大力提升外汇资金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交易盈利能力。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中长期升值带来的重大机遇,要求商业银行一是通过创新机制、引进人才,提升交易能力和盈利水平;二是将外币资金交易的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仍比较强烈、但境内外外币存款利差较大的情况下,外汇储蓄和外汇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提升外汇资金交易业务快速、持续和针对性创新的能力,通过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作为补偿,并强化营销的差异性和有效性。

5、优化人民币资金业务的品种结构,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由于升值对人民币投资类资金业务的发展较为不利,而对交易类资金业务的发展较为有利,因此商业银行一是要继续优化人民币资金业务的结构,大力发展现券交易业务;二是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投资等业务;三是考虑汇率变动对利率走势的影响,管理好人民币资金业务的市场风险。

6、完善资本充足状况的监控机制和调节机制。面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和汇率波动加剧的长期趋势,商业银行应完善资本充足状况的监控机制和调节机制,在筹集和运用资本时考虑汇率变动所造成的影响,保持合适资本充足水平,促进资金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和业务结构的优化。

7、加强海内外业务联动,引进和储备国际经营人才,积极稳妥地在海外增设机构,进一步培育国际经营能力。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必将推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及时跟进。同时人民币升值也降低了我国银行海外发展的成本。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一是要加强海内外业务联动,为优质客户提供全球统一的授信、结算和现金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可以利用资本较为充足的优势,根据既定的发展战略,引进和储备熟悉海外市场和国际规则的人才,采取新设和并购等方式,积极稳妥地在海外增加机构,进一步培育国际经营能力。

作者简介:仇高擎,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200120

注:

对商业银行影响较大的是名义汇率。除特别说明的情况外,本文所提到的汇率均指名义汇率。

本文的分析将未区分外汇资金的币种。

上一篇:银行资产损失拨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调整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