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诵读兴趣,体会国学精髓

时间:2022-10-11 11:31:49

培养诵读兴趣,体会国学精髓

近几年,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诸多独特的民族文化精华越来越多地获得有识之士的肯定,国学经典教育也由此步入人们的视野,且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国学教育走进课程,必然伴随着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引入,而经典诵读作为国学教育中最基本的一环,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笔者所参与的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在教学上主要采用生活案例分析、道家文化介绍与讨论、经典诵读三段式的方法。经典诵读虽然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些不相适应,但却是深入掌握国学精髓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关键一环。我们倘若不对经典进行诵读,则始终难以接近和捕捉其中的独特韵味和不言之教,同时自身也难以形成直接从经典中获取营养的习惯与能力,而更容易停留在人云亦云或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作为这门课的必备环节,教师必须对经典诵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愿意诵读、热爱诵读,其中如何为学生寻找到诵读的意义与乐趣成为关键。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笔者尝试了多种方法,以下就培养中学生诵读兴趣的探索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诵读意义,教师体验先行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有时,教师对国学的一句否定性意见,往往就可能阻塞或封闭了学生在某个方向或主题深入探究的兴趣和可能性。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清楚,为什么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经典诵读,而不能只是停留在“观书”和讨论的层面上,要让学生们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

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笔者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以国学中的道家文化为例,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当代中学生对道家文化的了解主要受传媒影响,并且局限在二手资料和他人评价影响下的主观印象,缺乏对道家文化的根基如《老子》《庄子》《易经》等经典的亲身阅读和体会,因此这种兴趣只停留在比较浅显和不稳定的阶段,也不一定能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学经典的发散性是比较强的,对语句和文字的解读往往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见解,断章取义或者按自身喜好解读往往成为经典教学的最大障碍。因此,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应该力图将现有教育体系中所不包含或涉及很少的中华文化精髓介绍和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有一个更直观且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自主思考、批判、选择和融会贯通。相对于西方文化和科学内容,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比较陌生,尤其是对经典中独特的内容,往往会因为我们的了解太少而缺乏辨别力和批判力。因此,了解先于追捧或批判,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原则,而诵读作为了解国学经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则显得十分重要。

二、建构诵读环境,体验清静自然

初中生正处于先天身心状态向后天成人化状态转变的过程,“仁德”主导下的正心、正念、正气的培养,自我反省和自律习惯的养成,是这个阶段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生处于“青年养志”的初期,正是“义德”主导下的意气风发的年龄,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自我的认知,将决定他们一生的志向与达到的高度。[1]正所谓“少年养正、青年养志”。但是,无论是“正气”的树立,还是“志向”的生长,都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或者道德规范来达成,而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建构来实现。对自我内心的探究,对自我情绪的疏解与调控,正是这个阶段“养正”和“养志”的重要基础。在这种身心自然的调整和体验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抒发和平抑。因而,如何建构诵读环境,使学生身心舒展,体验清静自然,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也仍然是我们大多数人,即使是尚未步入社会的中学生,所需要但往往没能得到实现和满足的。而这个方面,恰恰是我们需要从国学经典诵读中所要找回的宝贵资源。

三、有声有色,音声相合

针对很多学生诵读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兴趣减退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笔者曾运用“内观经典诵读法”[2],让学生们尝试在熟背的基础之上,闭目回想经典中的字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右脑的图像思维,让整个诵读或背诵的过程不那么枯燥,而是“有声有色”,进一步提升诵读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老子》《易经》等发散性比较强、易激发创造力的经典作品。在后期,笔者还采用过另一种办法,即引导学生感受诵读韵律之美与身体的共鸣。这种方法既是一种诵读技巧,也与音乐有一些相通之处。通过这种共鸣点的感受,学生们会将注意力从“溜号”状态转移回自身的诵读体验上,激发对自己身心的关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使用对于深化诵读兴趣是有积极作用的。虽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完全或者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诵读共鸣音,但是通过这种共鸣点的体验,增强了诵读经典时诚敬的心态和对经典深刻性的体悟。有个学生说,感觉这门课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帮助,诵读时心里很舒服,以前读书时很少有这种很舒服的奇妙感觉。

尽管国学经典诵读有以上诸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诵读的兴趣。这时,教师的亲身示范与表演,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经受住最初一段时间的“无聊期”,逐步找到诵读的乐趣与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三段式的方法虽然使用起来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采用的时候,仍然要以课堂效果为主要参考点。一般来说,每一阶段的到位,都会自然“换挡”到下一阶段。前一阶段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那么下一环节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和参与意识,自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的喜悦感和收获感带入到诵读环节中去,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诵读体验。总之,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是让学生接近国学经典、体会国学精髓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熊春锦.老子德道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一篇:阅读话题设计好在一个“度” 下一篇:芬兰利用媒介制作推进青少年公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