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名的类别与编辑策略

时间:2022-10-11 11:30:42

外国人名的类别与编辑策略

摘要:

外国人名出处多源,形态多样,其汉语译名也复杂纷繁,‘这给编辑工作者带来很多困难。文章分析了外国人名的构成和类别,归纳了外国人名汉语译名的编辑规范,提出了形之有效的编辑策略。

关键词:

外国人名看似很简单,但是常常给编辑工作者带来一些困惑。本文拟详细分析外国人名的构成,并细致地整理其不同的类别,分析其汉语译名的特点,以期对编辑工作有所助益。

一、外国人名的类别

1.类别

编辑面对的外国人名宏观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真实姓名和虚构姓名。真实姓名就是真正存在着的和曾经存在过的人的身份代号,虚构姓名就是没有真正存在着的和曾经存在过的人的身份代号,如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等。王瑞、陈国华对莎剧中的人名作了分类,认为“可分为通行姓名和虚构姓名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各自分为三小类,即姓、名、名字,名字指无法判断是姓还是名的称呼。”显然,这是对虚构姓名的清晰明确的分类。但编辑关注更多的是真实姓名的分类。因为真实姓名还要复杂一些,往往涉及顺序排列问题和书写格式问题。

一般而言,外国人的真实姓名由三部分组成:首名(多由父母或牧师指定,故又称教名,放在最前面),中间名(除签署法律文件外,常省略,放在名和姓之间),姓氏(代表家族的称谓,放在最后)。这三部分之间的区分有两种表示格式:第一种用空格表现,但名和姓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如:Thomas Alva Edison。第二种用连接号表示,英语中的连接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一”形(同我国的连接号一),一种是形(同我国的间隔号(・),实际是英文的句号)。全写时可用“一”形连接号,不空格,如Thomas-Alva-Edison,缩写时可用“,”形(英文的句号)连接号,仍要空格,并且有三种小类,即T.Alva Edison或Thomas A.Edison或T.A.Edison。

2.形态类别

1)源语形态。源语形态是指用人名所在国的语言表述的人名的写法和发音。世界上有上千种语言,不同语言的写法和发音千差万别,人名的源语形态也就千差万别。如日本人的名字和中国人的名字可以用同样的汉字,但发音却不同。

2)英语形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许多非英语国家的外国人名的源语形态往往不为人知,而这些姓名的英语形态却流行一时。这些非英语国家的外国人名的英语形态是根据源语的读音而转写成英文形态的。这些人名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在发音上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德国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姓名的英文形态是Angela Merkel,法国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姓名的英文形态是Nicolas Sarkozy。

3)异体形态。异体形态是指异体名,主要是指人名的变体(variants)、昵称(pet forms)等。这些异体名的出现是由于来源于不同语言中同一个名字有相同或相近读音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同一语言中的同一个名字由于不同地区的方言读音差别造成的。目前,由Julia Cresswell编纂的Dictionary of First Names(《人名词典》)收录的英国、美国、爱尔兰三国的英语各类异体人名就有10000多个。我国收词最多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收入人名词条多达65万,涵盖100多个国家与地区,附有大量详细的译名常识介绍,部分常见西方教名,分别注明其词源、使用范围、变体、昵称等。

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或复杂情况。下面对这些特殊情况或复杂情况中产生的形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略。

1.遵循汉语的书写格式规则

根据《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但是,此标准中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说明”比较粗疏。这样,编辑工作者在编辑外国人的姓名译名时,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格式问题。实际上一般有三种情况。

1)首名、教名、姓全翻译成汉字,三者之间用中国的间隔号“・”隔开,如“Thomas Alva Edison”译成汉语则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2)首名和教名用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只需将姓翻译成汉字。这时,两个名的后面仍用西方的连接号,也即常见的英文句号(,),标在大写字母的右下边,仍要空格,如T.A.Edison译成汉语应为T.A.爱迪生。

3)首名和教名中只有一个用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需要将非简写的那个名和姓翻译成汉字。根据《编辑校对实用手册》中的说明:“人名中若出现缩写字母,则缩写字母后面要用下脚圆点号,不能用间隔号,缩写字母若出现在名字中间,则缩写字母与其前面汉字部分间仍用间隔号。”T.Alva Edison应译成“T.阿尔瓦・爱迪生”。

2.根据汉语取名的选字原则,选择合理的男女名用字

一些外国人名在译名手册中查不到,译者往往根据一些权威字典附录中给出的人名译写规则自己翻译人名。一些字典给出了音译说明,这些说明有利于区分男名女名,如《英汉大词典》指出:“玛、娃、芭、娜、丽、莉等用于女性名字。”这些说明有助于译者选择不同的同音汉字,区别男名女名,编辑也有据可循。

3.尊重译者,选择文学作品中的译名

文学作品中有些名字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词构成的。显然,这些名字是作者有意为主人公起的,名字的含义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作品文本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音译,会减低译本的信度和审美力。译者往往费了很大工夫,对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进行音译、意译相结合、或者意译,目的在于反映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表达的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者的寓意。对这样的译名,编辑人员应该尽量尊重译者,肯定译者创造出的译名。

4.根据特殊语境,选择文学作品中的译名

许多著名翻译家从前翻译的文学名著如今仍旧很有市场,对这些作品中的译名可以完全保留原样,因为这些译名是时代的产物,是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是那个版本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辑人员应该保留这些译名,无需更改。但对其他人所译版本的译名则可以按照目前已公认的译名音译原则来考量。

5.辩证地选择标准译名和约定俗成译名

现在,姓名翻译应该音译已成人们的共识。但是,许多流行译名,如果按权威字典给出的音标来判别,其实并不十分准确,或者说至少用的不是与其英文名字发音最接近的汉字,比如:著名侦探小说中的人物Holmes译成“福尔摩斯”,其实“霍姆斯”似乎更佳。《英汉大词典》指出:“译名之已约定俗成者,可以从俗;因上下文关系可能出现歧义时,亦可作适当调整更换。”这个说明就是简单的辩证法,编辑人员可以据此判断,可以确认“福尔摩斯”“贝克汉姆”,因为这些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译名;而对Edward的译名应选择“爱德瓦”。

外国人名的类别复杂多样,其翻译也存在少许混乱,这给编辑工作带多了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编辑人员不怕辛苦,勤查字典,大胆创新,共同努力,定会使更多的音译人名渐趋规范。

参考文献:

[1]Julia Cresswell.Dictionary of First Names[M].London:Chambers 2009.

上一篇: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应当取消 下一篇:科技期刊常见翻译错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