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时间:2022-10-11 03:24:25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摘要】有效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富有艺术的提问将会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问策略进一步探讨,以期对基础教育工作和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问策略

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把握学习内容,集中小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基本途径;是指引学生把握重、难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教师素质、小学生的特点、英语课程本身的性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先就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语言单调乏味,缺少生动性

小学生对趣味性、情感性的语言更具敏感性。若用单调的语言提问,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简洁、生动、富于亲和力,风趣幽默,对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才会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ALittleHero时,教师可用这样一则谜语加问题来引入课文:Thefirsttwolettersofmeisaman.Thefirstthreelettersofmeisawoman.Thefirstfourlettersofmeisabraveman.Thewholeofmeisabravewoman.WhatamI?(谜底heroine),通过设置谜底可以使问题角度新颖,能够使学生更有思维动力,思维空间和思维成果。

二、问题深浅不当,脱离重、难点

提问要难易适中,具有针对性。教师在一定的课堂环境下要围绕教学任务,将问题设在重点和难点上,才能使学生通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教师悬念式的提问更易。例如:老师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的方式整理了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量的食物方面的词汇,总结出somepeoplelikemeat,someotherslikevegetable,andstillsomelikesweets.Weknowthatfoodisgood.Butdoctorssaythatfoodisnotgood,whatdoyouthinkofit?就当前课堂提问提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提出以下有效性策略:

1.建构教师自身的教学策略的思路框架。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是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学生内容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路框架”。教师作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导者,需要在构建自己教学策略的思路框架下,能够把缄默的英语教学思路和显性的教学技巧结合为一体。教师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指引下,要优化提问的语言,熟练把握英语学科的特点。

2.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英语教师在建构的教学策略的思路框架的指引下应该平等对待学生的全面性。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能力。这样的差异直接制约着教师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差异,注意问题设计的多样性。

3.尊重理解,充分信任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调动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回答的积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要的一点就是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教师可以创设分享空间。这个分享空间应该是适合师生之间提问,有利于提问进行的话语空间.

4.创设情境,趣味引导,构建知情合一的英语素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容易让学生走进问题情境,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化,产生情感共鸣。教师的提问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会运用单词“heavy、light、broken、pocket、easy”等词描述事物的特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利用过渡性问题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设计的过渡问题如下:(叫两位学生到讲台前提两个事先准备好的重量不一的红、黑色背包)T:IwanttogotoFuzhou.Pleasebringthetwobagsforme.Canyou?(学生1提包时肩膀歪一边)Q1:Oh,isthisredbagheavy?(师用卡片呈现“heavy—重的”同时帮助提包)并说:“Yes,it’sheavy.”,教授新词汇heavy;用同一方法教授light。课堂提问是一门人文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的催化剂,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凸显出课程与教材内容的智能训练价值。注重教学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更是有效课堂提问的追求。

参考文献:

[l]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朱晓燕.英语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19.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05):16-17.

作者:许金梅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上一篇:核能与核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发展 下一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