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11 03:06:34

化学课堂“学案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围绕新课标要求,下冶一中化学教师常直红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借鉴学案教学设计理论,吸取洋思之精华,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实践并总结了“化学学案导学”模式,解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实现了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学、课堂提高、达标反馈、课后延伸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案导学的认识

1.学案导学“导”是关键。

鉴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局限性,要想让学生能利用学案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学案中的“导”,可以说是“学案导学”的关键所在。“导”既包括导入新课、导入问题情景、导入学习过程,又包括深层次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交流发言开导和组织学生互助学习,等等。总之,“导”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编写学案是门值得深究的学问。

2.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是基石。

学生依案自学,是学案导学的出发点,也是交流互助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依案研读课本,尝试解决疑难问题。当然,教师要在学案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给他们研读课本、解决问题铺设道路,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3.学案导学“小组互助学习”是捷径。

教师要想卸下“讲”的包袱,充分发挥“导”的效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是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捷径。为此,教师在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前提下,应及时、灵活、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释疑,然后教师对学生普遍的疑难精讲点拨,既调动了学生,又解放了老师。

4.“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思想要突出“三为主”:“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展为主导”。

(1)学为主体就是把教室变成学室。在课堂上的活动一切都围绕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参与度及是否围绕学习目标积极有效地学习。把课堂上学生听讲、理解、模仿、练习变成学生自主看书、动手、动脑、讨论、探究、发现、感悟的学习过程。

(2)疑为主轴就是学生质疑、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对学案上“自主探究:”这一部分问题的处理情况,可分为学生之间的质疑和师生之间的质疑。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设疑、质疑、解疑是一堂课上使学生实现发展、达到目标的主渠道,疑是新课堂教学的主轴。

(3)展为主导就是学生展示、难点精讲。学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展示既是为了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问题,又是为了验证学习的效果。开放课堂前期可尝试这样做,培植一些展示明星,发挥“鲶鱼效应”,以此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必须及时杜绝“明星展示”现象。因为课堂是全体学生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课堂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争取人人参与、个个展示。

展示不是教学的目的,展示仅仅是“学”的手段。如果单纯为了展示而展示或者刻意降低教学难度,让所有学生排排坐吃果果,一个个轮着展示,那么展示岂不影响进度、降低教学效率?

到底哪些问题需要展示?我认为:这不能仅靠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教师要根据“学情”决定,需要展示时再组织展示。学案课堂的展示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每一种展示都不应拘泥于教师的预设,而应视学情而定,是现场生成的。教师假如缺少这份临场应变的功力,就很难有真正的课堂生成。传统课堂与学案课堂最大区别恰在于“生成”二字上。

二、学案编写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编写的流程为:个备学案预案集体研讨修订个性化学案课后深化。

编写时应注意:(1)注意广泛搜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如图像图表、试题试卷、资料课件、社会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2)设计时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紧扣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科书,做到生课熟备、熟课生备,精心整合教学内容;(3)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总之,“学案”在设计时要求教师深入浅出,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要能够深入浅出,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营,逼近目标。

三、学案教学的教学模式

1.学案引导,学生自主。

此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学习目标;主要特色是学生个体利用人、书、网络、实验室等各种资源,展开有计划、有步骤、可检测的自主学习。

2.学生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达成个性化发展性学习目标,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主要特色是学生小组利用各种资源,展开基于项目学习为主的合作探究。

3.展示交流,教师精讲。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是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与分享,达到展示成果、互相交流、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的目的。主要特色是按照成果展示的要求,打造一场自我展示、相互激励、共同分享的完美盛宴。

4.达标检测,总结提高。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测评与矫正”达到全面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主要特色是全员全面达标、由局部的学习到系统的理性梳理、由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探究。

四、研究与反思

1.通过课堂实践发现每个学习目标设置的四个级别还有待改进,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2.为学生自学准备的课本所有实验视频虽然简单高效,却使实验的功能弱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素养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基于此,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改进和创新是今后相当艰巨的任务。

3.导学案的使用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在学生自学时间安排、能力训练形式及课堂组织教学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与互动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学研究与合作性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