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

时间:2022-10-10 11:48:15

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

摘要: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能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扩张的财政政策也能在各方面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城市化进程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早已吵得沸沸扬扬,而世博会的开展,在中国各地城市化则更是一片火热的劲头。本文将通过分析城市化扩张、财政扩张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其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浅论当前土地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对该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 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

目前,在动荡不稳的国际经济形势中,中国能率先突出重围,能够很快从经济危机中复出,并且让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保持着高速增长,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城市化正在接替中国的工业化。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同时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财政收支水平也在不断上涨,这同时也带来了房价过高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化定义评判标准

城市化,有不少专家学者称其为都市化和城镇化,其主要是指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会转向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期间逐步转变的历史进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改变、土地及其使用性质的转变、产业结构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其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完善,许多专家也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城市化定义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但通过归纳总结比较我们发现,所谓城市化,具体来说,就是农村变城市,农村人口的户口变为城市户口,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组织和文化也发生变迁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也是众多学者在研究的问题,但是大致包含两类方法:复合指标法和单一指标法。其中,单一的衡量法是指通过度量城市常住人口的城市化水平,这是城市化水平高低最核心本质的切入点。复合指标法,则不仅包括前文介绍过的人口或土地的变化,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组织、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转变,因此,在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时候,单一指标法并不全面,有效性不足,那么这时用复合性指标法则更加科学。

二、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形式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在财政分配时为了刺激社会需求而采用的一种膨胀性财政行为,其基本通过减税,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支出的财政分配方式。与之相反的则是财政紧缩。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减税,第二种则是扩大预算增加财政支出。这两种都可以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支出扩大和收入增加不相称的情况下,便会出现财政赤字,所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叫做赤字财政政策。

三、财政扩张及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使经济增长得以稳定保持,也可以明显拉动出口、消费、投资的增长。第二,扩张的财政政策能够让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硬件环境也得到改善,促使经济结构做出调整。第三,通过国家财政的支持,我国的创新企业、重点行业得到有效的扶持,能够引导社会大的投资方向,从而推动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第四,能够促进我国中西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国家财政的支持,许多大型的工程包括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都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状。第五,深入的对外开放,促使了全方位的贸易布局基本形成,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各行业也与国际接轨。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

产业结构的改变、就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业、制造业的聚集都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能有效的促进城市化进程。第一,产业结构的改变。经济的发展会引起社会需求的改变和技术的升级,社会需求的改变会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第三产业会占据更多的比重,更能够在城市集中,到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城市人口会更集中,城市化进程才会更好更快更合理。

城市化又能从以下一些方面推动经济更好的增长:第一,城市化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城市化到来的技术升级创新能够很好的扩散到农业,提高生产力。第二,人口的快速增长可以刺激工业产品的需求。第三,城市化促使服务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准。第四,城市化也能很好的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四、土地财政政策引发的问题及建议

(一)土地财政的发展

土地财政指的是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来维持当地的财政开支,又叫第二财政。这包括以下几种途径:一是费,对土地相关部门进行收费,耕地开垦费、房屋拆迁费、管理费;二是土地转让金;三是息,即政府以土地入股的收入;四是利,即土地资本化的溢价。在土地财政执行初期,确实为政府的经济增长带来一些宏观功能,例如在资源分配等方面。但是,随着土地财政政策的长期执行,很有可能导致土地价格的不合理,市场失衡。

(二)土地财政引发的思考

在政府的推动下,房价不断上涨,城化的发展逐步背离了原来的轨道,导致了全社会的物价及生产成本都在不断上涨,这些成本间接的或者直接的都转化到了消费者的身上,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再者,早期以低价获得土地的债权人,在低价上升之后,坐享资本利得,不符合资本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且,更为严重的事,土地的价格上涨,容易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创新活动无法正常发挥机制作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邓凌云,洪亮平.中国"硬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62-69

[2]黄明辉.谈城市化、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3,(11):14-15

[3]谌睿.土地出让金与地方经济增长[D].江西财经大学,2010

[4]郭志勇,顾乃华.土地财政、虚高城市化与土地粗放利用[J].产经评论,2012,3(6):128-137

上一篇: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