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中的“中国对日舆论战”

时间:2022-10-10 09:35:54

海外华文媒体中的“中国对日舆论战”

自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以来,中国的外交系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凌厉攻势。继12月30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在日本《每日新闻》刊发《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打响“舆论甲午战争”的头炮后,多位中国驻外大使纷纷加入谴责之列,或者众人在同一天发表言论,或者同一人以不同方式多次阐述观点。据统计,截至2014年1月24日,共有78位中国外交官120次在海外发声谴责安倍。①这些声音在消除外界误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

舆论战一时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文媒体也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不少媒体以独特视角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有的深度分析安倍“拜鬼”原因及其代价;有的对中、日、美三国之间的国际关系进行挖掘;有的通过展示“日军侵华掠宝图”、“日军侵华档案”等“铁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文化经济掠夺;有的传达海外华侨华人对日本安倍政府的严厉谴责和强烈抗议。除此之外,更有媒体针对中国在舆论战中的对外传播行为进行评价。海外华文媒体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们替海外华侨华人发声,是具有鲜明族群特质的媒体,是这场舆论战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它们存在于所在国的大众社会,隶属于当地传媒体系,能够站在“他者”的角度看待中国的传播行为。因而,分析它们的评价对我们打好这场舆论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及时应对,抢占先机,把握舆论主动权

针对此次中国政府开足马力快速出击,在舆论上抢占上风,海外华文媒体大加称赞②,认为这是“中国外交发挥主动性的一次尝试”。美国侨报网文章《中国对日舆论战要“快、狠、准”》称,“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面对日本就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发难时,虽能做出回击,但往往慢半拍,是被动式的反应。外交部等大多以‘抗议’这一官式反应表达不满,更让日本有恃无恐。”而此次中国的迅速反应和频频出击,非但使日本“恶人先告状”的阴谋难以得逞,也占据话语主动权。文章还指出,由于“在以往的中日冲突中,日本都将自己描绘成同威胁世界和平的霸权主义作斗争,企图博取西方主流舆论的同情。加上中国宣传机器长期以来的僵化运行,导致日本的积极运作往往对西方国家领导人及其民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文章指出,“中国应针锋相对开展立体宣传攻势,加强在国际上发声,全面布局,保持住前期优势。”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也有评论称,“中日舆论战的本质是正邪之战,涉及国际秩序、国际正义、国际责任等话语权之争”,中国应跳出别国领导的话语体系,着眼于建构中国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借国际媒体发声,创新话语表达和传播手段

在不少海外华文媒体看来,中国在这场舆论战中的传播渠道和话语表达方式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③例如,日本新华侨报网指出,从传播渠道来看,驻外大使选择的媒体,都是在当地甚至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如,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发声”的《每日电讯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驻美大使崔天凯投稿和接受采访的《华盛顿邮报》、美国公共电视网,分别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最老的报纸、“艾米奖”的常客;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舌战日本驻英大使林景一的媒体是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有报道称,外交管道上,借国际媒体发声,其覆盖面和表现形式都要比单纯通过国内对外媒体传播更有效率。因为这种形式拉近了中国外交官与国际受众的距离,可让对方更加全面、综合、快速、准确地了解中国立场。从传播话语看,中国驻外大使在阐述观点时普遍使用了“接地气”的话语,用西方人听得懂的方式表达中国立场。如驻英大使刘晓明引用英国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反派“伏地魔”来比喻日本军国主义,并引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名言;驻法大使翟隽将安倍拜鬼形容为“如同有人在希特勒墓前献花”;驻美大使崔天凯提及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时说其中“包括偷袭珍珠港和太平洋战争的发动者”。尤其是在刘晓明发表“军国主义是伏地魔”的言论后,日本紧紧咬住“伏地魔”不放,“在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中日大使对决中,中国已经先胜一筹”。④有评论指出,这是中国利用“融通中外”的话语,利用国际媒体传递中国声音的新尝试。

积极谋划,多方应对,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虽然在这场舆论战中,中国驻外使节在短时间内频繁发声,阐明中国立场、澄清事实,中国暂时占领了舆论制高点,形成了对日舆论优势,但鉴于日本较强的对外传播能力,加之舆论战正在向领土和历史问题之外的领域延伸,海外华文媒体指出,中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⑤

如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虽然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让日本处于尴尬境地,但日本国家机器的舆论战能力很强,其舆论引导能力、制造热点的能力都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日本将千方百计把中日冲突描绘成它同一个威胁世界的集权大国之间的斗争,从而唤醒西方主流舆论对它的同情,让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情结主导西方舆论界对中日冲突的态度。”⑥新华侨报网也指出,日本一直将西方媒体作为国际公关的主要目标。2013年8月,日本外务省已申请10亿日元的预算用作岛屿争议的宣传费。2013年10月16日,日本在YouTube上通过11种语言宣扬“日本拥有”的视频,但这只是日本加强领土争端国际舆论攻势的冰山一角。“日本还将制作更多有关的宣传片,并计划在年内制作英、汉、韩、阿、意等多个语种的版本。”⑦文章认为,中国围绕争端的国际公关活动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在宣传渠道的挖掘、宣传方式的创新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2014年1月5日,中国河北隆化县宣布发现了“日军侵华掠宝图”,吉林省档案馆新近发掘的日军侵华档案,则记录了1931-1945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统治的各种事项,包括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劳工等内容。“铁证如山”,这些消息在安倍拜鬼之后迅速,确实起到了揭露作用。建议将此类档案资料的发掘、整理、保护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并利用新媒体、多语种、多种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报道还建议中国媒体用更加理性客观的分析、阐释来引发全世界舆论和人民的共鸣,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虽然关于日本右翼形成的历史源流、日本社会右转的根本原因、日本政客利用民意的主观意图、日本外交困局症结等问题在外交和舆论层面得到了说明,但远未达到透彻、明晰的程度。” 中国需要从这一层面出发,在如何讲、怎么讲好上下工夫。“通过唤起历史记忆使之感同身受,不失为争取国际援助、壮大力量的有效途径”。⑧同时,鉴于该舆论战的长期性,中国在对外传播中还应注意连贯性和延续性。

谩骂不是战斗,保持理性,开展客观报道

对敌人的批判也应该有理有据,越是在争端发生时,媒体越是有义务保持理性,尽最大可能开展客观报道,不能授人把柄。有几家海外华文媒体指出,出于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极度憎恶,中国媒体的报道有时不注重“格调”,或是在解读信息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还有不少中国媒体的评论中存在明显的“语言暴力”。美国侨报网称,中国某官媒在社交平台用“恋尸癖”一词来辱骂日本,虽然旋即删除这一词,但已在网络空间产生影响。文章认为,这种言辞表达上的“堕落”反映出中国某些媒体和媒体人的“幼稚甚至庸俗”。⑨鲁迅先生曾说,“谩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骂战易引起普通民众反感,使自己失去本来可能得到的支持。日本新华侨报网也指出中国媒体在中日争端中对信息的误读现象:中国媒体中广泛流传的“安倍点头哈腰见美议员”经证实安倍只是在落座过程中邀请宾客喝水。中国媒体显然有过度解读和断章取义之嫌。究其原因,是“想象的日本”在影响中国媒体和民众对新闻事实的判断,而人们对日本的憎恶使这种判断出现偏差。此外,中国媒体报道安倍在2014年“新年感言”中“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的表述中“夺回”、“战斗”等词汇的翻译不够准确。⑩这种只图“口舌之快”,不计格调高下严肃与否,甚至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遣词或报道,很容易让“舆论战”转化为“口水战”,也容易引发外界对媒体自身的理性和公信力的担忧。在这方面,西方主流媒体的诸多做法值得借鉴。

海外华文媒体普遍认为,中日舆论战是中日两国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虽然我们相信“邪不压正”,但我们不能忽略,话语权是一个精密的操纵系统,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是一个精心操控的巨大工程,并不是单纯通过正义、公平、开放甚至自身的强盛就能完成的。鉴于中日舆论战长期化的趋势,适时总结经验,不仅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反击日本,也有利于处理与周边其他国家因类似问题产生的矛盾,乃至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作者供图)

「注释

①凤凰网视频: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舆论战开打http:///news/ world/2014002/019a7105-45e0-4ebf-a12c-f5dbc1031a4e.shtml

②参见日本新华侨报网:“中国外交应通过对日舆论战学到什么”,2014年2月2日;侨报网:“中国对日舆论战要‘快、狠、准’”,2014年1月13日等文章。

③参见美国侨报网:“外交官集体发声启示”;日本新华侨报网:“中国外交应通过对日舆论战学到什么”;法国欧洲时报网:“中国驻外大使密集发声谴责安倍‘拜鬼’新华官微:爽!”等文章。

④日本新华侨报网:“‘中日甲午舆论战’或将长期化”,2014年1月18日。

⑤参见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官媒:中日打响‘舆论甲午战争’”;日本新华侨报网:“不应忽视日本对的‘舆论战’”、“中国外交应通过对日舆论战学到什么”、“‘中日甲午舆论战’或将长期化”等文章。

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官媒:中日打响‘舆论甲午战争’”,2014年1月8日。

⑦日本新华侨报网:“不应忽视日本对的‘舆论战’”,2014年11月25日。

⑧日本新华侨网:“中国外交应通过对日舆论战学到什么”,2014年2月2日。

⑨美国侨报网:“谩骂不是战斗――对日舆论斗争随想”,2014年1月7日。

⑩日本新华侨报网:“中日争端中的媒体误读”,2014年1月24日。

上一篇:以电视风光片展示中国之美 下一篇:多渠道发声 多层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