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时间:2022-10-10 01:19:06

谈谈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在诗的海洋里,同类型的诗作很多,或同一主题,或同一标题,或同是歌咏一事一物等;从作者角度而言,可以是不同诗人的,也可以是同一诗人的。只要是作品之间有内在的某种关联或一定的相似性,都可以放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对照,或相近,或相反,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

1. 角度不同,认识不同

水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吕诗中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范诗中木芙蓉“孤花破小寒”,都写“开花”,但因写作角度不同,对木芙蓉的认识也不同。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范诗中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面对霜雪,未作“愁”、“怨”之色,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的形象。

再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都是写历史人物项羽,因写作角度不同,对项羽的认识评价也不同。杜诗从兵家用兵的角度评价项羽,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挫折与失败面前方显英雄本色,卷土重来或许可以东山再起,忍一时之辱,才能在雄浑的历史画卷中书写自己真正的一页。王诗则从民心相背的角度评价项羽,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北宋大诗人苏轼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无疑告诉我们,欣赏 角度不同,欣赏到的效果也不同。

2. 时代不同,思想境界也不同

菊 花

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次花开尽更无花。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知人论事是诗歌鉴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诗言志”、“诗言情”,只有准确把握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性情,才能较为客观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及情感。

所选的两首诗,作者虽然都生活在唐代 ,但因生活阶段不同,他们的思想境界也不同。贞元十八年,时年二十有四的元稹正在长安待选,踌躇满志的诗人面对秋冬时节却春意盎然的,写下了这首咏菊诗,表达诗人对的由衷喜爱。二四句展现了一幅诗人缠绵痴迷于的“爱菊图”。三四句为我们揭示了诗人酷爱的原由:不是因为的色彩与香气吸引了我,而是因为寒冬时节,除了就没有其他的花可以欣赏了啊,诗人紧紧抓住在百花中最后凋谢这一自然现象,再次表达对的喜爱之情,对不惧严寒、不屈不挠精神的赞叹。而黄巢青年时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第而归。他亲眼目睹了科举制度的腐败,考场的黑暗,决心有朝一日彻底改变唐王朝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且后来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的《》中的不仅具有抗御风霜、高出百花的坚强品格,而且象征了农民起义军的战斗风貌及主宰乾坤的气概,这种奇特的想象是受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和战斗风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尽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戴黄金甲”这样的思想境界。

3. 时代不同,表现形式不同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犹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得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物诗的表现形式、思想境界,因不同时代和不同的诗人而不同。一般说来,唐人咏物,总是非常注意被咏物体的“入画性”,重于如贺诗把柳树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和丝丝下垂的嫩绿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那种迷人的意态都“纯客观”地描写出来;而宋人咏物,则往往重于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体验感受,强调咏物的“入理性”,因此被咏物体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一般比较明显。曾诗有感于柳的旺盛生命力,并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倚官仗势,的志便猖狂的人,他们虽然得势于一时,终究逃脱不了时间的惩罚。从“犹未........,势便........”

“解得........,不如........”两组句式和“乱”“倚”“狂”这类词中所包含的固定的感彩,就可看出诗人对当时朝廷中谗佞小人的指斥。

4. 艺术手法不同,意味也不同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李久无烟。

两首诗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即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 但因艺术手法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意味。孟诗写到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 ”,但却出人意料写出了“堪悲”,作者是 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异乡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上“寒食”二字,除指节令外,还含有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他乡寒食”也更可悲了,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乐景只能倍增其哀,运用的是反衬手法。接着 由“堪悲 ”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寒食”“无烟火”是为了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 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欢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的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这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dev事物对比,也是一种反衬手法。张诗三四句似乎是作者的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亦庄亦谐,耐人寻味。但前两句言贫之意太切,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断火”,又说“无烟”,词芜句累,且嫌做作,远不如孟诗。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室行之有效的 一种方法。”文学鉴赏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欣赏,诗歌鉴赏也自然如此。古人说“诗无达诂”,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诗歌鉴赏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切入,通过综合比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涵。

上一篇:新课改教材教学的的点滴体验 下一篇:浅论如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