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教学综述

时间:2022-10-09 03:02:50

文学作品教学综述

“阅读教学”是相对于文学作品中应用文体作品而言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一共分为四册,其中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旨在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以及评价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教材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加大了文化分量,期冀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塑造人格、提高素养。然而职教学生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一特殊群体.无论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还是文学素养都与普教学生相距甚远。“很喜欢读名著.但老师讲它们时,我却睡着了。”有学生如是说。究其原因,由于当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多数从属于语言和文章教学,导致现代的语文教学普遍缺乏“文学味”。并悄悄地远离了文学作品本该富有的美感和情感l_。由此,我针对文学作品教学提出了几点见解。

一、找准文学作品的教学定位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大都缺乏对所要讲授作品的几点思考主观概念和体悟,不能抛开课本,只能“照本宣科”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解读。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文学学识教学,利用单一的教学传输方式进行讲授,使得教师成了课堂的统治者,严重抑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个性情感,以及个性技能的发展,使最具人文精神、最能丰富读者想象力.以及充满人性之美的文学鉴赏,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的“鉴赏”和学习.学生的思维也只能被这种传授过来的传统思维模式给牢牢困住[教师定位准确,才有机会获得文学作品教学的成功。文学作品教学的定位应当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与文本的特点中去找,以“鉴赏”为基本点。此处的鉴赏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欣赏。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欣赏应是表层的,鉴赏则是深层的,既要理解文字表面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深层面的内容。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若问:“词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那么这就只是一个欣赏性的问题。因为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文本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倘若换个角度,“词中的‘愁’又是怎样一种愁呢?”那么,这就是一个鉴赏性问题了,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要联系全诗。结合自身感受来理解体验。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从文本中直接得出,后者则要求学生知人论世。从作者及写作背景中找信息,并对此作归纳提炼转化成自己的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由此可知,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鉴赏”和“欣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层面。教师不同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走势。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应是一种让人充满期待。丰富人文精神的鉴赏性的教学[3]。

二、把握准确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切入点。

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应深深地扎根在文本这块土壤中,并能迅速地传递出作品最有效的信息,同时,它又能带动整篇作品的教学。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应大气,要从大处着手,从作品教学的整体考虑。倘若设计太细或者设计太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悟。下面以《祝福》(鲁迅)为例,看如何设计多切入点,如:从小说开头结尾处描写鲁镇过年的氛围人手;从介绍祥林嫂的身世人手:或通过祥林嫂眼睛四处的描写入手。这些设计过于具体或过小,都不能真正意义上带动整篇文章的教学,因为理解文中的基本情节,以及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等特征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因此,教学时就大可不必将切入点设计得过小、过细。鲁迅先生的《祝福》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以悲剧收场的,那么造成此次悲剧的真正原因就是此文所应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通晓了整篇小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以文中精神内涵人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小说要表现的深层社会含义。基于这样的思考,可以紧扣住文中的一句话:祥林嫂嫁给贺老六以后“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以此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如下三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取名《祝福》(因小说是悲剧的收场)。(2)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惨在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传统礼教吃了祥林嫂”,结合课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3)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表现了哪些迫害妇女的情节,并从文中找出相应情节。这三个问题是统一的,而带动这三个问题的是切入点所提的问题。由此也就解决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的问题。这个切人点设计貌似有点抽象,但其蕴含的内涵却很深,又不偏离主题让学生紧扣文本去阅读、思考且得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来E4]。结合实际教学,我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有一个好的切入点,而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紧扣原文本。能传递文本的最有效信息,能让学生依据原文本创造出心中新的文本来。

三、教师对文学作品必须进行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实现师生的对话,并能使对话有价值,首先就得有个性的阅读行为存在。即文本细读。细读是语文教师阅读文学作品的极好方式和良好态度.也是引导学生阅读的优秀语文教学方式。那么,如何细读呢?下面我以《把栏杆拍遍》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Fs]。比如对文章标题的解读,很多教师只是带领学生朗读一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并稍作解释即止,其实梁衡先生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把栏杆拍遍”为题,其内涵:“拍”是一种力度,一种气势,恰恰契合辛弃疾这位沙场英雄的形象、气质,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懑;而“遍”则说明拍的次数之多,郁愤之深.折射出他壮志难酬.只能写诗填词的无奈与感伤。英雄之苦,英雄之恨,又使得后世多少豪杰志士为之扼腕叹息。这个题目正好能概括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双重身份.所以作者说给辛弃疾造像这是最贴切的题目我想这样的细读于开篇之处就撑起了文章的感情框架。这样的文句对读者是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思考也易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其中“他并不想当词人”一句细读文章可得出结论:历史的动荡、时代的磨炼、贪官污吏的排挤.使得辛弃疾武途不通、政路难行,只能填词.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倾诉于笔端.把自己满腹的惆怅寄托于栏杆。因而,作者说辛弃疾的本意不是做一个词人。显而易见,作者完全把辛弃疾置身于政治漩涡中.探讨政治对其人生与写作的深刻影响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辛弃疾。思考到这一步大多数人会戛然而止。其实不然,作者最深刻的意图是通过解读辛弃疾因武途政路不通而成为大词人的典型个例,说明一个普遍哲理:真正的诗人,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只有被大事件所挤压、扭曲、磨炼、捶打,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有了这种感悟,再加上知识的积累,艺术的升华,就会写出既有人生感悟又有高超艺术的好词来。

上一篇:统计局三思三创实施方案 下一篇:全镇驻地环境卫生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