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立足于文学审美

时间:2022-08-25 08:55:47

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立足于文学审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立足于文学审美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形象的分析去思考、比较、想象作品中的形象,进而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 船长 》是大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被选作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下面就以甲、乙两位教师教学这一课的片段,来谈谈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如何立足于文学审美这个问题。

【案例一】

生1:面对即将下沉的轮船,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呢?

生2:在哈尔威船长眼里,“诺曼底号”就是自己的生命,现在船就要沉没了,船长认为自己也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甲老师:说得有道理,“诺曼底号”承载着哈尔威船长的生命与追求、光荣与梦想,现在船沉了,虽然责任不在他,但是作为船长,他别无选择,他决心与船共存亡。

在阅读教学中,类似甲老师这样的情况很多,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通常采用“就问题谈问题”的简单方式去解疑释难。在“标准化”的阅读姿态面前,全方位又多侧面的文学之美不见了,这样很容易造成文学审美教学目标的缺失。

事实上,文学作品应以文学的方式去教学,教师必须走出忽视课文不同类型的区别而采用统一化模式进行教学的怪圈。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对于学生关于“船长为什么不逃生”的追问,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疑问,其本质是一个文学审美过程的追问。教师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才能够对学生的提问有一个恰当的回应。在认同了学生的追问是文学审美之后,教师需要思考的是: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如果仅仅认为船长是一种客观具体的存在的话,常规的阅读理解方法就会采用逻辑演绎来论证船长的事实存在,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论证,为船长的英勇殉职找出一些理由;尽管有些理由也很充分,但是这样的答案常常让人感到僵化和生硬。

不同文学作品的美是不尽相同的。这篇课文的文体是小说,就应从小说角度思考哈尔威船长的存在:它是船长的形象,它的存在是一个感性存在。此处的船长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主观化的产物,也就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所创作的文学形象。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对话过程,对话要从倾听开始。反思前面的案例中,甲教师之所以简单回复学生的问题,是因为缺少了一份倾听学生所提问题的耐心。基于学生的提问语境,我们不难理解,学生其实对于哈尔威船长这一英雄形象已经刻骨铭心了,他们此时更想知道的是:“这么出色的船长为什么要让他离我们而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有了倾听的耐心,我们就可以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案例二】

生1:船长为什么不喊船员救他呢?

乙老师:他根本就没想获救,如果他脱险了,他还是一个英雄吗?

生2:他应该还算是一个英雄,因为他是最后一个逃生的。

乙老师:他拯救了一船人的生命,也是一个英雄。但是如果作品真是这样的结尾,与课文中的结尾比一比,哪一种结尾更具有震撼性?

生3:当然是让船长殉职更震撼。

乙老师:悲剧往往更具有震撼的力量,所以雨果的《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等“悲剧”作品,都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各种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是作家让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奥妙所在。

相比于甲教师,乙教师的教学无疑更成功。这说明,在文学作品里讨论人物形象,可以适当地考虑作者的表达意图,也就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探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通过甲、乙两位教师的教学对比,可以让我们明白:文学作品的教学一定要立足于文学审美,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原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如皋市东陈镇中心小学,江苏 如皋,226571)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课程的生命观 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