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创新,快乐

时间:2022-10-09 03:44:36

和谐,创新,快乐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就是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目的观、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在对话中互动的课程实施观等。”因此,在课改新理念的引领下,合理、科学、巧妙地培育和发展一个和谐、创新、快乐的新班集体,势在必行。这些年,笔者通过倡导自主管理、加强群体协作、打造班级文化、营造温馨课堂等途径,培育了一个和谐团结的“新班集体”;通过激发潜能、实践探索、搭建舞台等,培育了一个创新的“新班集体”;另外,我们还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充满人文气息的个性化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新班集体的快乐。以上举措,不仅让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地发展,而且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理念,提升了教师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较好地改变了传统班集体的评价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校班集体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创新;快乐;新班集体;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就是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目的观、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在对话中互动的课程实施观等。”在课改新观念的引领下,合理、科学、巧妙地培育和发展一个和谐、创新、快乐的新班集体,势在必行。这些年,笔者在这一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和谐”——夯实“新班集体”培育之基础

科学、合理的培育和发展新班集体,既是一种治班理想,又是一种治班策略,同时也是一种治班的结果。我们通过不同途径,把班集体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让学生在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一)倡导自主管理,创建和谐的“新班集体”目标

新课程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同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集体的管理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目标追求,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赋予每个学生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发挥他们的最大创造潜能,使班集体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

如近几年我们总结出的一种学生全员、全程、全域参与的“纵横建制,职能并举”的自主管理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现行教室内座次一般横竖成行的特点,赋予小组管理新的内涵。该模式既横向保留传统的值日组,又纵向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列出“班委组”、“学习组”、“体育组”、“宣传组”、“劳动组”等八个专职管理小组。这样,每轮到卫生值日或值周的一组八位学生,也就是一届人员齐备的“值日班委”或“值周班委”,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执政”一周,参与班集体管理与服务工作。这样全班形成了一个组织网络,任何一个学生都处于经纬纵横的交叉点上,他要双向负责:轮到值日时,既要参与管理又要搞好服务。

(二)增强群体协作,创建和谐的“新班集体”组织

笔者以为,教师群体是和谐班集体构建的引领力量,是班集体中的管理群体;而学生群体则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主体力量,构建和谐班集体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享有平等的成长权、发展权,获得全方位的成长,获得个性的发展。另外,家长群体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资源开发力量,是协助群体。因此,和谐的“新班集体”,就应该是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一个和谐的共同体,科学、合理的培育新班集体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班集体的过程就是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协同合作的过程。

(三)营造班级文化,创建和谐的“新班集体”精神

新课程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教育之中,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构建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可见,人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新班集体的文化资源主要以班级书香文化的形式存在。以笔者看来,班级文化,就是一个班集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在本质上它反映着班级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如班级博客、创作格言、选定班歌、书写班史、庆祝生日等方法与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打造温馨课堂,创建和谐的“新班集体”阵地

“当前建设和谐校园,最关键的是要关注课堂,关爱弱势学生,避免课堂中的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落实教育公平”。浙江大学教授刘力曾这样说。因此,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目的出发,这些年,我们在培育新班集体的过程中,加大了“以人为本”温馨课堂的打造。其中,关键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应多关注弱势学生,让学生在校时刻都融爱于教,以爱为本,爱人以真,爱人以德,以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二、“创新”——激活“新班集体”培育之灵魂

新班集体是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也可以说是学生生活的微观社会,因此,培育新班集体也就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摇篮。在这个“社会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潜能,培育“新班集体”中的创新意识

希腊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挖掘其潜能,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与勇气。如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和课余时间给孩子讲一些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找出喜欢阅读课外书,知识面较广的孩子,为学生树立一个就在他们身边的榜样。

(二)勇于实践,提供“新班集体”中的创新机会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儿童的功课表排满”。这段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孩子,鼓励他们勇敢地实践,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机会,从而努力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创新的班集体。

例如:前面提到的“纵横建制,职能并举” 的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值日班长轮换制,为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可是对值日班长的职责却一点儿也不肯马虎。在每个人值日的那一天,孩子们都会显得异常的郑重其事,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同时,我发现孩子们经常会参照前面的同学,来改进自己的一些工作方法,并力求使自己一天的工作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所实效,因为他们知道,那样的话,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这就是一种最初的创造欲望和动机,应该得到保护和支持。

(三)搭建舞台,体验“新班集体”中的创新乐趣

作为跨世纪人才的小学生必须学会竞争。竞争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体验到“与众不同”的快乐。要竞争首先要有自信心。学生能悦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展示自我。例如:在一次以《我的班干部经历》为题写作练笔中很多当过值日班长的同学当中,他们都写道: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值日班长,一定要多动脑筋,想出好的办法,新的主意,同学们才会更信服你。在“值日班长”这个舞台上,学生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的乐趣,他们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展工作,而且自己的主意、办法越新,效果就越好,这便是创新的魅力。

三、“快乐”——实现“新班集体”培育之宗旨

集体的感染力是在新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通过建立正确的规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的心理凝聚力,其作用是能够对学生的动机和行动产生直接的暗示和规范。班主任将期待目标巧妙地融化于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寻求自我角色定位的过程中逐步去感受或得以陶冶,而凝聚出一个快乐的班集体。

(一)在个性化活动中体验“新班集体”的快乐

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班主任只有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巧妙地暗示给学生,才能逐步树立班主任的威望,而个人威望的不断提升又可有力推动暗示的作用效果。例如:春游和秋游。这是每所学校教育活动的必修课,大多作为学习之余的散散心而已,常陷入形式化。如果将春秋游上升为社会实践考察课程的高度去认识,精心组织,巧妙安排,对外出的目的地、考察项目、活动流程等让学生一清二楚,并编辑宣传小报,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整个考察课题。让每个学生在外出之前,选好自己的考察重点,订好考察计划。流动完成后,写出富有个性思考的考察报告,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因活动的目的明确且各具个性特色,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互助合作品质等人格素质,同样于无声处得以落实。

(二)在多样性活动中丰富“新班集体”的快乐

形式多样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传达班主任教育意图的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寸草心——感恩父母”主题活动,通过爱的回顾篇——爱的激情篇——爱的回报篇——爱的感言篇等环节引导学生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使学生在点滴中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每一件小事中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与关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三)在读书类活动中提升“新班级集体”的快乐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对潜在教育资源越来越重视。而主题教育活动正是班级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所以班级活动的设计就不得不立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围绕班级文化品味的提升去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活动。例如班级读书活动,学生读什么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性别特质,如高年级男生喜军事、武侠类,女生喜情感、心理类;渐转入名著类等。这类活动适宜每学期进行一次,或期中、或期末,在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之后,进行班级的整体交流。

实践证明:集中性的读书活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并因读书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探讨又形成了浓厚的互相教育和互相促进的班级气氛,学生获得的是远比班主任说教更具丰富内涵的一份体验。

这些年,通过“新班集体”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班集体”的培育与发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首先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了改善。新班集体中的成员,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主人翁,提高了学生日常行为中的自觉性和自制力。班级中、校园内抢着做事的同学多了,“旁观者”少了;自觉保洁的同学多了,校园变得更干净了;餐厅中剩菜少了,放菜盆的声音轻了……总之一句话,良好的校风班风在我们学校已得以充分的体现。

其次,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得到了提升。班集体中的“纵横建制,职能并举” 的自主管理模式,使每个集体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有时是管理者,有时是被管理者;某些方面是管理者,某些方面是被管理者,在这样不断的角色转换中,人人成为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

另外,新班集体的培育,也为每个学生和班级的自我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全校各班级纷纷争创自己的特色,如书香班、创新班、快乐实践班、和谐班等等。近三年中,先后有10个班集体被评为区级以上优秀班级和各类特色班级。

(二)新班集体的培育与发展,改变了教师的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通过新班集体培育的实践研究,让教师真正“从讲台上走下来”。由于“新班集体建设”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启发引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角色起到了质的变化。因此教师大多时间不处于讲台的位置,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学习中来。教师站不站在讲台上上课,看似形式,实际上体现了师生地位的变化,把中心的位置让给学生,是课堂上实行学生主体性的保证和必要条件,它促使新班集体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到位。通过新班集体培育的实践研究,教师的研究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一年来,教师们撰写了大量的班集体建设的论文和案例,其中有多位教师在区级以上获奖与发表。

与此同时,通过新班集体培育的实践与研究,比如像正确的舆论、良好的班风、向上的精神、和谐的关系等被纳入了班级评价的体系之中,因此,比较好地改变了传统班集体的评价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校班集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2] 赵玉茹.基础教育新概念 集体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

[3] 涂光辉.班主任工作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下一篇:高效课堂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