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8 10:10:36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目前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解决途经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金互助社;政策

中图分类号:DF433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而目前农村中农户贷款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农户可以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社贷款,但一系列的原因限制了农户通过正规金融贷款获得资金的可能性。

(一)抵押品要求和信息不对称使商业银行不愿贷款。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经营风险的考虑要求农户在申请贷款时提供抵押品担保,但是由于农户的土地以及房屋都是集体所有,无法成为有效的抵押品,这样就限制了商业银行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能完全了解贷款农户的详细信息也增加了农户贷款难度。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化导致农户贷款难。最近几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尝试商业化发展方向,商业化的进程也给农户的贷款增加了难度。农村信用合作社为降低风险,逐年提高贷款门槛,同时贷款主要对象也逐渐转为村镇中小企业。

(三)农户自身贷款性质不利于从正规金融渠道贷款。农户贷款资金一般分为生产性资金和非生产性资金,由于医疗、教育等支出比重的上升,农户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也在增加。另外,由于生产有季节性,所以资金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季节性,这样无形之中提高了贷款的成本。并且由于大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都是小额的,一般金融机构也由于成本因素的考虑不愿意提供小额贷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户自发成立了小型资金互助社向其每个成员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1月22日银监会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07年2月4日,银监会再出台《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这标志着政府正式承认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法地位。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据银监会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全国已经核准开业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只有1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普遍采取的设立方式是由十几个农户自发组织成立。其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大多农村资金互助社由十几个有资金借贷需求的农户联合组织成立,贷款对象只限于互助社成员,属于半封闭式经营;二是农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互助社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几乎不存在,因而成员很容易贷到款,并且还款违约率很低;三是成员贷款数额小,一般用于生产性贷款都是在几千到一两万之间。

(二)资金互助社存在的问题。1.资金互助社资产规模太小。目前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总体规模都是微型的,这符合它的设立要求。但是资产规模过小,农户贷款额度就受到限制。以中国首家农户资金互助社----闫家资金互助社为例,由于成员数量有限,吸收入股资金少,一般农户可获得的贷款为5000元以内的短期小额贷款。到2009年4月份,尽管闫家资金互助社成员发展到了116位,但股金数量只有144000元,存款总额只有47000元。而当地的每年贷款需求大约在68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以目前的规模,该资金互助合作社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小额贷款需求,而在遇到突发状况需要大笔资金时,该资金互助社就无法满足贷款人的需求了。2.融资渠道过窄,融资难。根据银监会的《规定》,资金互助社只能通过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并且严格规定,单个农户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其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的10%。这样就从政策上限制了资金互助社的融资渠道。由于入股的农户通常是由资金需求的农户,所以每个农户的入股资金一般都不高,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而社会捐赠多是偶然性的,不可能作为融资的依赖渠道;而银行由于风险等各因素的考虑,一般不会向资金互助社提供同业拆借,如闫家资金互助社到2009年4月份通过同业拆借获得资金只有190000元。3.管理水平不高,参与金融市场能力有限。由于资金互助社主要是由农户发起设立的,而农户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管理能力有限,导致目前整个资金互助社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而农户对金融知识的欠缺以及对金融市场的规则和规律不了解,又使其参与金融市场的活跃度不高,不能有效地对资产进行多元化管理,而主要以放贷为主,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资金互助社发展政策建议

(一)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鉴于目前资金互助社资金规模太小,难以发展吸收存款等问题,政府可以在财政上设立专项基金来扩充资金互助社资产,但前提是仍然给与资金互助社完全独立的运行权利。这样就能够资金互助社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成员比较大额的资金需求,又可以保证其自主运行的状态。

(二)在一定条件下适当放宽入股限制。目前银监会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金互助社的融资额度,由于其规定的单个人或者企业最高入股限额为10%,这样会使得有钱的农户或企业没法提供更多的资金,而需要钱的农户有贷款不到数额大的资金。如果适当放宽这样的比例,如15%-20%,那么资金互助社的资产规模也会扩大,并且仍然满足其服务于所有成员的要求。

(三)积极发展周边农户,扩充成员数量。由于资金互助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农户的参股,那么如果参股农户的基数越大,资金互助社的资产规模也就越大,其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大。从目前全国的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方向看,这也是其发展的主要途径。

(四)规模大的互助社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当资金互助社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必要的。聘用专业的管理人才虽然提高了人力成本,但专业人才可以对资金进行多元化的管理,参与金融市场的债券买卖,发挥资金互助社沉淀资金的价值,并且可以有效减少资金互助社的其他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德志,周向阳,陈莎.首家资金互助社两周年回顾[J].银行家,2009(7)

[2]孙开功.大力发展农村互助金融组织[J].科技致富向导,2009(8)

[3]齐良书,李子奈.农村资金互助社相关政策研究-基于社员利益最大化模型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9(10)

[4]赵小晶,杨海芬,王建中.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5)

[5]许洵.资金互助合作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4)

[6]姜柏林.资金互助破解农村金融改革难题[J].银行家,2006(4)

上一篇:冰岛债务危机的起因及其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下一篇:浅析银行风险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