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国企结构调整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8 05:14:21

供给侧改革下国企结构调整的问题研究

【摘 要】 马钢集团作为我国钢铁产业的代表之一,现阶段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马钢集团应结合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几个因素,对企业进行去产能、进行技术创新、转变目标市场等方面转型和优化升级,以适应现阶段下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马钢 供给侧改革 去产能 鲁尔区的经验

一、前言

2016年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7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为清洁能源发展腾开空间。近年来,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利润下降幅度极大。

受淮矿增产影响,安徽省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3404.2万吨,比上年增长5.4%,增幅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二。但需求萎缩,价格下跌,煤炭行业全年出现了近百亿元的亏损。针对产能过剩状况,2016年8月19日,安徽省政府今日下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2016-2020年,全省压减生铁产能384万吨、粗钢产能506万吨;分流安置职工约2.9万人,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到2020年,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年人均产钢量力争达到1000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本项目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对马钢进行产能优化、调整及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过程进行具体研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分析供给侧改革下国企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项目选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是,分析马钢产业分布、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借鉴国外产业转型的经验,对马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四是,分析马钢在去产能、进行技术创新、转变目标市场等方面的转型可能性及结果。

二、马鞍山钢铁集团

(一)集团介绍:马鞍山钢铁集团作为我国钢铁产业的代表之一,目前拥有钢铁主业、矿产资源业、多元化产业三大板块。经过50年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马钢形成了铁、钢、材1600万吨配套生产规模,总资产近900亿元。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和独具特色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有38个产品荣获国家、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出口到48个国家和地区。

(二)存在问题:由于产能严重过剩,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近年来亏损较大。销售收入从2014年的598亿元骤降至2015年的451亿元,净利润更是从2014年的税后盈利2.2亿至税后净亏损48.04亿元,其中从2015年上半年净亏损11亿元至下半年净亏损37亿,下半年占据全年亏损77%。可见,在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马钢集团产业结构问题毋庸置疑,结构改革刻不容缓。

(三)改革成果:2016年,马钢紧扣“聚焦两大战场、锐意变革突破”主题,牢牢把握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国际化经营主攻方向,在精准运营、铁钢匹配、产品升级、活动激发等多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股份公司荣获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成为本届奖单中全国钢铁企业的惟一成员;大高炉连续34个月稳定顺行,累计铁水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88元/吨;高速车轮通过CRCC认证并正式供货,汽车板突破200万吨,特钢进入风电、核电用钢等高端领域。

三、我国钢铁工业领域现状

我国钢铁产业历史由来已久。从3000多年前开始出现冶铁技术,历经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时期,近现代已逐渐形成我国独立的钢铁生产体系。但在本世纪以前,我国钢铁冶炼大多属于不具规模和质量的民间冶炼,对钢铁技术的提高未能起到推动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目前状况的如下几个特点:

(一)规模经济方面,我国钢铁工业存在规模经济,其规模大小是决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我国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较少;

(二)运营效率方面,我国钢铁工业整体存在效率偏低,规模经济效率低,行I集中度低等问题,我国钢铁工业应从改善规模效益、加强技术开发、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入手,推进钢铁行业由大向强转变;

(三)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是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力量。但我国现阶段钢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出口较少,国际竞争力较弱。通过提高设备生产力、整合研发系统以及建立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合作,能有效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竞争力不强的状况。

四、德国鲁尔区钢铁产业转型的经验分析

鲁尔区历史上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钢铁中心,在漫长的发展阶段中曾经历了严重的危机,而如今它已成功转型为欧洲乃至全世界钢铁产业的最重要的研发和制造中心。

20世纪50-60年代,战后的德国钢铁行业进入黄金时期。自60年代后,鲁尔区已经渐渐显出产品结构单一、产量不断增长、需求放缓的迹象。然而在不断涌向钢铁产业的投资的作用下,到1974年德国钢铁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400万吨,同年秋天整个欧洲钢铁业陷入钢铁危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欧洲钢铁产业急剧萎缩,面对严峻的产业形势,鲁尔区不得不开始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水平多元化战略,进入水泥、机械制造、焦炭以及相关的贸易等行业,逐步发展到80年代中期的垂直多元化,专注于一些具有潜在市场和价值的领域,如汽车、工业工程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钢铁市场的回暖,鲁尔区钢铁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量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企业都开始注重环保、技术改造和产品、工艺创新,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削减了成本、扩大了产能、增强了竞争力,整个鲁尔区钢铁产业成功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了本质的提高。

五、马钢转型可能性及结果

(一)机遇

1.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中游经济带建设的有序推进,为马钢集团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转型机遇。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为先、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结构优化、强化战略支撑和保障等五大战略举措,推动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五项重大工程。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品种质量持续改善。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钢铁行业要加快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争取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走在前列,这既是制造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钢铁行业脱困图强的关键。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

2.2016年12月份中央工作会议中,指出,2017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其中,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方式:

1.去产能、提高效率、优化结构:一是严控新增产能。设定钢铁和煤炭等全国总量“天花板”。二是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开展上下游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等,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五是创造新的就业空间,为企业人员转岗提供支撑,支持传统企业开展“双创”。

2.创新产业,提高知识产权、大幅降低成本:以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引领当代产品创新,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高度加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关键品种的赶超,并把绿色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研发最先进产业构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钢铁产业。

(三)可能Y果:

马钢集团作为传统工业企业,没有避免工业文明高消耗、高污染的一般特性,并且因其特有的“高速度、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特征,形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

马钢集团需要积极合理的改变自身发展现状,进行去产能、去杠杆的绿色转型,同时借鉴国内外钢铁产业的转型经验,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相结合,使企业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本质性的提高。最终可以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曹u玮,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2] 汤丽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

[3] 韩珍堂.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上一篇:中美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与变迁 下一篇:日照市东港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